“开放之花”结硕果

时间:2022-10-15 03:37:53

近年来,兴文县委组织部立足实际,以抓实“四个开放”为着力点,强化组工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开放培养模式,让组工干部能力更强

“请进来”――用理论提升素质。2006年以来,兴文县委组织部相继建立了对外“借脑”的学习制度。部机关干部职工除每周三进行专题学习外,还就拓展组工干部的知识面先后做了大量工作:聘请专家开展普通话、苗语、苗歌等专题辅导;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特聘两位外国专家讲解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知识……通过学习,全县组工干部的知识面得到了大力拓展,思维更加开阔,也让社会各界人士更加了解、支持组工干部的工作。

“派出去”――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县委组织部建立了组工干部轮流联系县级机关和乡镇制度,规定组工干部每月到联系单位开展工作不得少于1天。一年来,部机关共选派了5名组工干部到乡镇、村任乡镇长助理或村党支部副书记。从工作成绩来看,他们在实践中都得到了有效锻炼,也展现出了较高的综合素质。在去年8月全县干部大调整前的民意测评中,组工干部的优秀得票率明显较高,在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

开放人本理念,让组工干部成长更快

“观念一变天地宽”。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兴文县委组织部提出了让组工干部“政治上有盼头、事业上有干头、待遇上有想头”的“三有”理念,极大地激发了全县组工干部的工作热情。

政治上有盼头。在倡导奉献精神的同时,更多地让组工干部切实感受到自己的进步。2006年,组工干部中有多人得到了提拔:部机关先后交流两人到县局机关任局长、1人到乡镇任党委书记、1人由县人一局副局长提拔为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在事业上有干头。“组织部不是休闲所,更不是养老院,所有人都应当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基于这样的考虑,兴文县委组织部通过实行定岗定责制度,明确了每个组工干部负责的具体工作,同时建立每周工作小结和下周工作安排公示制,让他们真正清楚了自己的工作思路,做到心中有数、忙而不乱。

在待遇上有想头。除了积极创造条件,为组工干部争取符合政策的物质待遇外,部领导更是高度重视职工疾苦,竭力为部内职工当好“后勤部长”,营造出了一个团结、融洽的工作环境,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了组织上的关怀,自觉维护“组工之家”的和谐局面。

开放服务领域,让组工干部活力更盛

树立“家”的理念,营造“家”的温馨。在去年的换届工作中,兴文县委组织十分注重强化服务意识,并通过“家”的营造,尽力解决困难人群的实际困难,为组工干部发挥才能、建功立业搭建舞台。一年来,县委组织部成功解决了近30名党员干部在两地分居、岗位调配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担起“帮”的责任。做好“扶”的落实。“每个组工干部落实一个贫困户,实行不脱贫不脱钩机制。”根据安排,从去年至今,县委组织部共为联系的贫困户送去钱物总价值约4000元,帮助农户寻找致富门路20余条。除此之外,组织部还先后参与了兴文县共乐镇山体滑坡等数起救助活动,并捐资9000余元,以实际行动增强了困难群众对过上新生活的信心和决心。

开放工作业绩,让组工干部魅力尽显

去年换届期间,兴文县共调整科级领导干部269人,是近年来调整最多的一年。由于县委组织部的精心组织和稳步推进,换届工作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新班子进入工作角色快、执行力强,在全省“第四届旅发会”,县、乡党代会等多项重大工作中充分体现出了强劲的战斗力。作为牵头协调单位的兴文县委组织部却只有12人,是近年来人数最少的一年。而且,组织部在推进工作中撰写的40多篇文章,还被《四川党的建设》等多家权威媒体采用。这一切正是“构建开放的组工系统”在干部成长中的直接体现。

上一篇:政府“搭梯” 企业“上楼” 下一篇:创新机制 强化领导干部作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