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方法•习惯

时间:2022-10-15 01:38:25

兴趣•方法•习惯

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富有时代精神的开拓型人才,教师只有转变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在课堂中渗透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把学生培养成听、说、读、写四能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才能为两个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作出应有的贡献。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就教学中如何利用新教材进行阅读课模式探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了一些尝试。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注重课堂引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取决于心灵深处产生的情感。当情感持肯定态度时,便产生了轻松愉快,满意大胆,兴趣渴望的内心反应,使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份,是一种学习动力。学习兴趣越浓厚,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效果就越好。然而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对英语的新鲜感已淡化,且所学内容日趋增难。加之部分学生缺乏意志和毅力,因而兴趣易转移和中断。鉴于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显得越发必要了。

为了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最大程度的共鸣,教师在课堂引入时,可采用学生所喜欢的歌曲、诗歌朗诵、生动有趣的故事等导入法;也可用自由交谈、猜谜语和多媒体直观引入等方法,创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课堂教学的内驱力。

选择最佳教学法,增强教学情趣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最佳教学法,只有符合教学规律,适合具体教学情景,注意教学艺术的相对的较佳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确定后,教师可选用开放式的对比、归纳、小诗调节、讨论、辩论、电化等各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尤其是电化手段,能使抽象的书本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具体画面变活,使思维在各种媒体的展现中得到启迪,使能力在创设情境、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

总之,教师可利用自己扎实的基本功,精心设计组织每堂课的教学,努力增进课堂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充足的学习内容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觉得英语课有趣,使他们心甘情愿地投入活动,等他们获得了英语的运用能力时,让他们尝到“实践――成功”的乐趣,更增添对自己才智认可的愉悦感,使他们的兴趣得以持续。

二、以本为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限时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英语的阅读习惯是在阅读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能促成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正式阅读前出一两个问题(这几个问题一般要在看完全文后才能做出来),让学生养成边看边思考的习惯,即带着问题阅读,随时捕捉关键性词句,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定量的阅读,培养学生快速而正确地摄取主要内容,抓住文章大意的习惯。教师需及时发现学生在阅读中的不良习惯,如心译、分析语法、用手、笔指点着助读、出声或不出声地边看边读、移行时头的左右移动等。以上这些习惯都妨碍阅读速度的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后,可以及时纠正,并要求学生以词组、意群为单位,运用“眼动”“眼停”“扫视”等正确的动作,扩大视读的广度,把逐字逐句的点式阅读变成一次扫描一句或数句的线式阅读,并把看到的东西迅速传给大脑,以提高阅读的速度。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掠读”“扫读”“猜读”等方法来克服阅读中的障碍,找到文章中的重点段,段中主题句,句中关键词,从而尽快找到信息句。

三、注重阅读方法指导

阅读是自学的主要途径,所以阅读理解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无法直接给学生阅读能力,但可以在方法上加以指导,让他们用这些方法去摸、爬、滚、打,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由于新教材的阅读文章具有思想性强、体裁广、内容多、信息量大、能力要求全面等特点,故教师应把课文作为指导阅读的范文,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课堂上循循善诱,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文的梳理过程中,授学生以“渔”。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阅读中形成一种良性惯性。

阅读前,教师可先告诉学生:不同体裁的文章,在阅读时可以有所侧重。如:史地、科普类文章,可侧重记忆事实和细节;人物故事类文章,可侧重领会文章的主题,写作意图和人物性格等;社会、文化类文章,可侧重理解观点和结论。

四、多种形式操练,全面能力提高

高中新教材突出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而且体裁广,信息量大,内容生动,语言精美,因此在重点进行阅读训练的过程中,高效地进行四能综合训练,快速而和谐地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其实,能否使学生就讲授的内容进行问答、对话、复述讨论、辩论是判断学生能否把学习内容变为自身语言能力的主要标志,是衡量课堂效果的重要依据之一。

课堂上教师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对课文进行操练,以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

在文章理解透彻后,教师还可以根据具体文章,设计一些短语填空,句子转换,造句以及经过改写的完形填空,短文改错及类似的文章仿写等练习来提高语言运用的精确度,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当然,阅读理解能力光靠这有限的课文材料是无法培养出来的,因为质的飞跃还需要量的积累。因此,教师还必须给学生一些课外读物,以强化阅读习惯。所选材料要求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覆盖面广,富有时代气息,适合学生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学生在爱不释手的阅读中不断地吸取知识,扩大视野,培养能力。

综上所述,兴趣是启动学习车轮的强大动力,是燃起学生自学之火的导火索;方法是学习的向导,是获得自学效果的法宝。而习惯孕育于学习实践之中,良好的习惯必将编织出自学的无限风光。我们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抓住兴趣、习惯、方法三个着眼点大大有利于学生英语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

(作者单位:河南省杞县高中)

上一篇:高三政治复习的哲学思考和对策 下一篇: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