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未必都趁早

时间:2022-10-15 01:12:56

等待,绵长细软的时光才禁得住的字眼,青骢马蚱蜢舟才载得动浮得起的年华,在新世纪的钟声里悄然间灰飞烟灭。匆匆的步履、赶早抢先的喧嚣已将它挤对得无处容身。

倘若张爱玲那一声“出名要趁早”早上数千年喊出,姜太公钓到的只怕会是一汪清水。风头强劲的蒋方舟同学正是得了张女士的真传。

蒋方舟7岁开始写作,9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18岁参加高考被清华大学降60分录取。她可谓是战果辉煌,步步抢先。蒋妈妈传授育女心得:时不我待,不求最好,但求最早。的确如此,纵观蒋同学的成长经历,果真如搭乘了“神舟”号飞船,极速成长,一飞冲天。

等待。似乎成了弱者的专利,早被争强好胜的人们弃置在一边。可是,有多少人关注过蒋方舟极速成长的背后有着怎样的迷惘,盛名之下又有怎样的重负。成长中又有怎样的寂寞与彷徨?一味地趁早抢先从不停歇,即便是一个成年人尚且倍感煎熬,对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又该是怎样的苦痛?

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重视这些问题。

社会对天才儿童的特殊重视,驱使着一批又一批的父母将自己的子女推进硝烟弥漫的战场——他家孩子1岁就能说话,你家孩子3岁就识得百字,我家孩子才5岁就能写作……仿佛这样一比,自家的孩子自小就是一个人才。

放眼神州。胎教课堂、幼儿早教辅导、各类儿童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早已没人有耐心等待孩子自然成长。家长们浮躁的心中早已抛却了孩子的成长规律。一门心思揠苗助长。他们将孩子送进各类培训中心,以为是在为让孩子跑得更早、更快助上一臂之力。殊不知,没有了游戏的童年是多么苍白,没有了伙伴的时光是多么孤寂,没有了撒娇、没有了童趣的孩提时代是多么可悲……纵使赢在了起跑线,输掉的却是永远无法找回的幸福的童年时光。

试问:一个童年不完整的人如何去感受幸福?一个没有幸福感的人又如何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而且,从现实情况来看,像蒋方舟一样成功的只是少数,大多数小时候被大人捧上了天的孩子,长大后也只是“泯然众人矣”。

成才不是一杯速溶咖啡。而是一壶余韵悠长的碧螺春。急不可耐地大口灌下,只会觉得苦涩无比,甚至会烫伤舌头。唯有安心等待,在茶香氤氲中细品,才能尝出这杯清茶的百般风味。

成才不必求早,但求步步踏实,走出万般诗意。健康的人才不是催熟的,必然有一个成长的过程。

点评文章从张爱玲的“出名要趁早”,到蒋方舟的孤独前行,再到普天下父母们拼命催熟自己的子女,由点到面,暴露出我们这个社会的浮躁和不成熟,批评了错误的成才观念。

文章的语言极富诗意和哲理,意蕴无穷。“倘若张爱玲那一声‘出名要趁早’早上数千年喊出,姜太公钓到的只怕会是一汪清水”一句,化用两则典故,可谓词美意丰。文章虽是议论文,读来却如散文诗一般感情丰沛,这也是本文与一般议论文相比,凸显出的长处。

(指导老师/王淦生)

(责任编校/曾向宇)

上一篇:优化教学设计 构建高效课堂 下一篇:运用名言警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