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研究

时间:2022-10-15 12:44:52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时代在进步,教育改革也在进步,新课改教学观念也被人们所接受。其中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了创新,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不合理的地方。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有效地课堂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们的一些传统教学观念和所采用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及学生们自身的一些学习行为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将生物课堂教学进行有利创新,会对现实生活产生深远影响。改变了学生过去被动学习的现象,积极探索生物学知识和有意识的关注现实问题。也解放了学生只注重成绩,而没有体会到学习生物的乐趣,新课改为课堂教学带来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理念。

一、在新课改背景条件下,目前生物教学现状

在新课改背景条件下应运而生的新生物教学观念,是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综合性学科。生物学科的开设,为开拓学生眼界,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等方面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通过研究调查发现,在目前的生物教学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教学方法单样化、基础环节薄弱等诸多的教学缺陷。要想真正达到新课改之下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就要得到有效的利用才是关键举措。

二、提高备课效率

1、树立好完善的教学目标

老师拥有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能够有效理解、吸收所学内容的前提,也是重要的学习基础。因此,在讲解生物圈这节课题时,老师应当在备课时做到与学生现有的学习程度、科学的情感态度、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相结合。老师可以选用学生能理解的话语讲解课题,不用再实行按部就班的照本宣读,也不管学生有没有听明白。

2、将教材的隐形资源扩大

生物教材是由众多相关专家经过反复推敲得出来的智慧结晶,老师应当充分的利用好教材,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所以,老师在备课生物与细胞的课题前,先整理好与上一章知识相关的内容,并且将知识有效地连接起来,使所讲的内容之间能够有效地形成规范的系统。备课的方法还有许多[1],其中这两点最为关键。

三、课堂有效讲解

1、建立一个良好的教学新环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活跃思维,还能将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扩展。将学生的求知欲挑起来,从而学生的注意力得到有效集中。比如,在讲解“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这一课题时,老师可以使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接力说出自己所认知的绿色植物,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参与其中。这样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而老师也可以通过这个方法将课题引入。学生遇到不懂得问题就要大胆提问,老师不应问题的简单而不做解答或者产生反感,重视而又认真地解答每一道问题,要让学生有大胆提问的安全感。良好的学习氛围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努力。

2、重视生物实验教学

生物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进行实验活动是学生认识生物的重要手段,也是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2]。因此,在教学“观察植物细胞”这一课题过程中,老师应当充分的利用好生物实验。制定科学、合理的生物实验计划,在实验前,老师先加大对本课题的研究和分析,然后制定好相应的生物实验方案,做好完善的计划。因为生物实验是不可确定的,所以老师在讲解实验之前,应当首先自己先尝试几遍,做到熟悉掌握生物实验的每一步。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做到有效地指导者和调控者,掌握好整个实验过程的全局。学生也应听取老师指令,不要按着自己的想法随意行事。因为实验的过程步骤都有相关要求,改变任何一个步骤都会影响到实验的正确结果。获得试验成功,不浪费每一节的生物实验,需要老师与学生共同努力。

3、不断重申重难点

在过去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只有在重难点出现时,才告知学生,过后就不再提醒。学生们还很难记住,所以,老师应当在课前、课中、课后不断地告知学生,让他们有一个产生重视的过程 。学生也应认真记载老师讲解的重点,不断地复习,做到温故而知新。例如,讲解细胞壁这一课题时,老师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总结细胞壁的作用:(1)细胞壁对细胞内部具有保护防御作用,保护的同时也维持了细胞的形态;(2)细胞壁决定了内部物质同外部物质的交换;(3)细胞壁的存在也控制了细胞的生长扩大。这样将重点内容进行规范的整理有助于学生有效的记忆,也有助于老师对学生的提醒。

四、有效的提问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课堂上曾出现过“满堂问”的现象,好多刚学过去的知识点照问不顾,这样不仅仅会造成生物教材重点的模糊,也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在新课标教学的新要求下,学生也应当学会自己思考,成为课堂的主人。所以老师应摆正好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掌握好课堂大体局势,避免为了刻意强调课堂学习氛围,而提出低级的问题。学生也不能浪费每一次的提问机会,故意提出低级问题。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使一课堂实现有效的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想实现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仅仅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备课,还要有科学化的课堂讲解,有价值有效用的课堂提问等等许多办法。此外,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上,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堂活动,创造一个融洽的课堂氛围,将师生之间的角色加以转化,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热情,最终建立起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庆娟.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讨[J].生物技术世界.2013,25(33):99 .

[2] 穆未来.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途径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25(8):86.

上一篇:新课标下的初中体育教学反思 下一篇:让口语交际课趣味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