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奇葩

时间:2022-10-15 12:04:48

民间文化奇葩

江苏海门,位于我国长江口北侧,南与国际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西和开放城市南通紧紧相连。成陆于五代时期的海门,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海门人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风景如画的海门,也创造了具有浓郁海门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奇葩——海门山歌。

一、起源、历史

海门山歌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优美的音乐旋律和生动的唱词语言,源于劳动,它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随口、即兴哼唱出来的声音。有什么样的劳动形式,就会有什么样的劳动节奏和音乐旋律,而且随着各地方言的不同而不同。海门人民是勤劳的,更是一群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群,其祖先主要来自江南一带,随着长江下游、黄海之滨的不断溢涨,而不断聚集,尤其是在清末民初大实业家张謇先生的带领下,海门人沿着它不断向北开拓开发,海门的山歌也随着流传到了如东、大丰、射阳、滨海等地。海门作为海门山歌的发祥地,有着全国唯一的海门山歌剧团,它的音乐母体就来源于海门山歌的各种音调,很有特色,正因为海门山歌源远流长的历史、独具风格的音乐旋律、形象生动的山歌语言及流传广泛的地域范围,所以海门山歌已经深入人心。

海门山歌源远流长,其形式繁多,不拘一格,浑然天成。其中有短曲,也有长歌;有对唱,也有盘唱;有劳动号子,也有生活小调。其山歌内容也十分丰富,亦庄亦谐,雅俗共赏。其中有直抒胸臆的情绪宣泄,也有触景生情的即兴表白;有对真善美的褒扬和追求;也有对假恶丑的鞭挞和唾弃。千百年来,海门人在劳动生活中随口即兴编创了无数的山歌号子,口授相传,长盛不衰。在海门,无论是年逾九旬的老者,还是牙牙学语的稚童,人人都喜欢哼唱家乡的山歌,海门山歌成了海门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倘若劳动之时,喊喊号子,顿觉疲惫全消,劲添百倍;闲暇之余,哼哼小调,倍感心情怡悦,神清气爽。

二、艺术特点

山歌剧的表演艺术基本上是写实的,强调塑造人物的鲜明性格和特征,着力表演内心世界活动,同时也借鉴京剧等传统戏曲和歌剧的表演手法,融为一体。逐渐讲究唱、做、念、打、手眼身法步这种四功五法的表现程式,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形成了一套比较自成体系的表演手法。初步具有生、旦、净、丑行当之分。依据不同角色,形成了各种行当的表演风格。

近几年来吸收歌剧的板式结构和歌曲的旋律行腔方法,使原来的曲调更优美动听,舒展流畅,形成了新的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新的板式结构。

三、唱词特色

本色语言,俗中见雅;乡土色彩,本地风光;比喻夸张,诙谐隽永;句式多样,平仄协调;插入对歌,更为增色。

海门山歌的唱词内容最为丰富生动,最为精彩感人。特别是那些来自生活的形象生动的唱词,真是叫人感叹称奇。短的山歌只有四句,长的山歌长达数百句,大多描写男女青年在劳动中的爱情故事,有的长山歌甚至多到上千句。有首长山歌叫做《撑船歌》(又叫《摇船郎》),后来改编成了山歌小戏《淘米记》。五十年代,一直唱到了北京中南海,演唱者受到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四、音乐特点

海门山歌分两类,一类是即兴山歌,大多在田间劳动之时,随口编成。歌词有四句、六句、八句等。另一类是叙事山歌,歌词有十几句、几十句乃至几百句不等,叙事山歌中的系列山歌,在人物、情节上既互相连贯,又可独立成篇。海门山歌以反映男女爱情生活的题材为最多,如《小阿姐看中摇船郎》等。也有的山歌反映农民生活的艰辛,有些插科逗趣或打情骂俏,纯属消遣而唱。

解放后,以叙事山歌《摇船郎》为基础,整理、创作了第一个海门山歌剧《淘米记》。1958年8月,在此基础上正式成立了专业的海门山歌剧团。从此,海门山歌剧作为一个崭新的剧种出现于舞台,活跃于江海之滨。剧团曾去上海、浙江、南京等地演出,深受当地观众的欢迎。1993年晋京演出,获得成功;年底参加江苏省第一届戏剧节,演出《青龙角》,获多个奖项。

海门山歌曲调优美朴实、清新流畅,乡土气息浓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常用曲调60余首,其中以“山歌调”、“对花调”为基本调,以羽、微调式两种声腔形成对比;由板腔、联曲两种板式结构组织而成。已有板式:“山歌调”慢板、中板、清板、流水板、联板、紧板、叠字板、快拉慢唱等九种板式;“对花调”慢板、中板、清板、宽板、云水板、简板等六种板式。并吸收许多小调和说唱音乐。有的用于抒情,有的用于叙事。如“月月节”这首曲调,感情充沛,意境深远,用于载歌载舞最为适宜;《小郎依儿来》活跃有弹性;“香袋调”旋律优美,容易上口;“佛祈调”十分灵活,不受唱词字数限制,可长可短,可紧可松,善于表达愉快的心情;“打樱桃调”、“五更鼓儿调”、擅长男女对歌、抒爱;另有“牌经调”、“采仙桃调”等油腔滑调,适于反面人物的表现。

山歌剧的声腔,均是五声音阶,有时加进“清角”、“变微”、“变宫”音;旋法特点除级进外,最有特色四度、五度、小六度、小七度的跳进,如25、36、63、31、65等,由于羽音在调式中十分突出,使海门山歌剧音乐唱腔形成独特风格;其润腔方法紧密结合村词的运用,如:“嗨、唷、喷、呀、啊、咯、依呀呀得喂”等,使其富有色彩。

曲牌中,海门锣鼓很有特色,但只能与曲牌或曲子中同时运用。至于常用锣鼓经,根据京剧锣鼓稍加改动因地而用。

乐队编制是主奏乐器、基本乐器、色彩乐器。如主胡、笛子、琵琶为主奏组;以扬琴、大提琴、三弦、笙、中胡等为基本乐器;其余是唢呐、小提琴、西洋木管、电子琴为色彩乐器。主奏二胡音量与音比较高亢清脆。从以上诸方面形成了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并富有江海平原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从《淘米记》的演出到《青龙角》音乐唱腔的创作,并获得成功,历经了三十六年之久。《淘米记》作为开创了一个新剧种的小戏,它的唱腔主要是以“山歌调”、“对花调”为基础的。《山歌调》的原始曲调,名为四名头、六句头、八句头乃至几十句不等,但说到底只有上下两句旋律,中间有些说唱,近乎念白,且都是自由节奏,无板无眼,只能表演一些生活小戏或小演唱。在创作中,借鉴、学习其他剧种的成功经验,逐步地、有目的地以“山歌调”、“对花调”作为基础,通过节拍、节奏、速度、旋法、腔幅、调性调式及伴奏形式等变化,衍展出快、慢、整、散多种形式。因此,试演样板戏中的京剧音乐改革对海门山歌剧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八十年代,对海门山歌剧音乐发展进行了广泛探索。如《小阿姐看中摇船郎》、《两媳妇》等节目,都丰富了山歌剧音乐唱腔;许多板式如“山歌调”慢板、快板、叠字板以及反宫山歌调。反宫山歌调它运用游移调式,本调和旋宫调式交替进行,使得曲调抒情婉转,清新流畅,容易传唱。

1993年,现代山歌剧《青龙角》的创作演出,使山歌剧音乐又有了一个更新的发展。音乐创作得到了著名作曲家龙飞老师的亲自指导。这样,整场戏的音乐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性和完整性,使得人物内心活动得到充分的揭示,音乐给人以强有力的感受。这样使得整个音乐唱腔既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又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极具艺术感染力。

五、主要代表曲目

1959年9月,赴南通文化宫为刘少奇专场演出《淘米记》、《夫妻双回门》等。

1964年7月,《银花姑娘》参加江苏省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

1978年10月,《看桃人》参加省会演,编剧陆行白,作曲汤炳书。

1980年1月,《两媳妇》赴上海电视台录像,编剧梁学平,音乐整理陈卫平。

1980年12月,《余丽娜之死》参加江苏现代戏观摩演出,获演出三等奖。编剧俞适,导演吴祥,作曲汤炳书。

1984年11月,大型历史故事剧《唐伯虎与沈九娘》参加南通市专业剧团新剧目调演。南通电台制作成广播剧播放。编剧俞适、陆行白,导演吴祥,作曲汤炳书。

1986年7月,《小阿姐看中摇船郎》随南通市民间艺术团赴北京中南海演出。

1993年,《青龙角》晋京演出,同年参加省戏剧节。编剧陆行白,导演杨观复,作曲汤炳书、陈卫平。

1994年8月,获中国戏曲音乐学会颁发的“新剧种音乐建设孔三传金牌奖”。

1998年,《情系法网》参加南通市专业剧团会演,获多项奖。剧本改编陈伟功,导演李青云,作曲汤炳书。

2001年,《花香风雨》编剧张东平,导演杨观复,作曲汤炳书、陈卫平。

2001年,《声声山歌颂家乡》获江苏省民歌民舞民乐大赛银奖。

2002年,《江风海韵东洲美》获江苏省五星工程银奖。

2003年,《献给妈妈的歌》晋京演出,并参加南通市专业剧团会演,获多项奖。编剧张东平,导演李青云,作曲汤炳书。

2005年,《采桃》参加由中国剧协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演出国际小戏艺术节》获银奖。编剧陆行白,导演李青云,作曲汤炳书,演员宋卫香、陆新娟、朱新华。

2007年,《采桃》选段获江苏省第三届戏剧“红梅奖”银奖。

2008年,《江波海浪歌连歌》参加全国农民会演,获丰收奖。作词李翔,作曲汤炳书,编排李青云,演员宋卫香等。

2009年,《小夫妻一配做人家》获江苏省第四届戏剧“红梅奖”铜奖。

海门山歌是楚文化与吴文化交界点上非常鲜活的山野小花,它具有吴侬软语这种阴柔之美,同时它又具备了大江大海奔涌向前的那股阳刚之气,集阳刚与阴柔于一体,这是它的艺术风格。如果说,把我们整个江海大地比作一个大的自然博物馆,它就是一个非常鲜活的非常珍贵的艺术珍品,它的存在为中国戏曲历史长廊,为世界戏曲历史长廊增加了非常亮丽的色彩,它属于历史,它属于现在,它也必将属于人类的未来,它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录自南通教育博客,作者青竹)

上一篇:唯美寒笑,含笑吟唱 下一篇:计算机辅助制图的机械制图设计与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