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的体会

时间:2022-10-15 11:49:47

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的体会

关键词小儿;静脉穿刺 ;穿刺成功

小儿静脉穿刺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技术操作,与成人静脉穿刺相比,有较高的难度和技巧,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简述静脉穿刺成功的体会。

1良好的准备是静脉穿刺成功的前提

1.1用物准备

备齐用物,放在合理的位置,以方便使用。

1.2自身心里准备

保持沉着稳定的心里状态,镇静果断地进行操作。

1.3做好患儿和家属的心理护理

对2岁以上的患儿,护士应用亲切的语言耐心与患儿交谈,如问患儿几岁,夸患儿漂亮、聪明等,给予患儿安慰与鼓励,以减少紧张情绪,使其尽量与操作者配合;对2岁以下患儿,若患儿不能配合,则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让家属将患儿头及四肢固定好,以求对操作的配合。

1.3选择适当的注射部位和血管

选择较直的、弹性好、避开关节而易于固定的血管。不同年龄选择的血管部位也不同,3岁以下患儿,头部皮下脂肪少,静脉清晰、表浅,宜选取头皮静脉进行穿刺,常选取的静脉有正中静脉、额静脉、耳后静脉;3岁以上患儿宜选择四肢静脉,一般选取手背静脉和足背静脉为佳。

1.4针头的选择

选择针头大小原则是根据静脉大小及深浅部位而定,一般常用头皮正中静脉、额、颞后静脉、手指浅静脉、指趾间静脉滴注均可用4.5号~5.5号针头。肘静脉、大隐静脉,推注或采血可用5.5号~7.5号针头。

1.5选择适宜的光线

明亮的自然光线是最理想的光线,静脉显得清晰,操作者眼睛不易疲劳。在光线不太好的房间、阴雨天、夜晚借助2台40W日光灯置于操作者的正前上方,距穿刺静脉45~50cm为宜。

2提高静脉穿刺技巧,穿刺时针头应稳、直、准

2.1新生儿

由于新生儿的血管特点,所以穿刺时应绷紧皮肤,靠远心端5°~10°进针,见回血后沿静脉走行再刺入一段后固定,进针时应快,但切忌过深,因新生儿皮下脂肪少,开皮后就是血管。如有头皮血肿应避开血肿,不在此做静脉穿刺。

2.2婴幼儿

①额正中静脉:比较粗,易于固定,绷紧皮肤后20°~30°进针,针头斜面刺破皮肤后,针头行于皮下时角度变小,刺入血管时角度改为10°~15°,使针身与血管平行向前推进。但额正中静脉易外渗,逆行进针可克服此缺点。②颞静脉:较粗,能看清静脉者由浅入深进行穿刺,开皮时较浅,回血后向前略平行推进,后固定。看不清静脉者可用示指触摸,能摸到静脉沟,根据血管走行在手指引导下进针,刺入血管后可有通畅感,即为成功。③耳后静脉及枕静脉:血管多表浅,管壁薄而脆,应小角度,浅进针。④大隐静脉:扎止血带不要太远,约在穿刺点上4~5cm。较胖的孩子除外,止血带应往远端扎,如手感弹性不清,可按其血管斜内上方走行的解剖特点,由浅入深进针,进针角度30°~45°,较胖的患儿进针应稍深些。⑤手背、足背静脉:如高热、休克等患儿末梢循环不良时多不采用,足背血管多表浅,应以10°~15°角进针。⑥毛细血管:如眶上静脉。表浅、有弯曲,穿刺时应选择一段无弯曲的血管,5°~10°角进针,缓刺缓行,以防刺破血管。⑦颅骨骨缝穿刺法:用手摸准患儿颅骨骨缝后,剃去局部头发,行常规消毒,将左手拇指、示指分开,绷紧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头皮针取15°,在骨缝中间穿刺见回血即可。

3有效的胶布固定是能否完成输液的根本保证

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后,用左手示指固定针柄于头皮上,大拇指垫于针柄下方,这样可以保持针头与血管平行,用第一条胶布粘与针柄的前2/3处,如针柄悬空,可在针柄下方垫个棉签头,用第二条带无菌干棉球的胶布遮盖针眼,第三条胶布从针柄下以V型固定在针柄两侧,将头皮针的塑料管向上自然弯成一个小圆形后第四条胶布固定,对于针头易滑出者,可再用一长胶布绕头部一周。嘱咐家属以喂奶姿势抱患儿,将患儿一手夹在家属的腋窝下,平抱患儿,输液部位朝外,家属抓住患儿的另一只手。

手足静脉网固定多以夹板固定为主。手背固定:将夹板自手心处插入袖中,固定针头后将除拇指外另外4指固定于夹板上,在手臂端用绷带固定。脚背固定:将夹板置内踝处固定。大隐静脉固定:将夹板固定于足跟处。应注重夹板固定的松紧度,固定时切不可向前推针,以免穿破血管。

总之,进行静脉穿刺时,护士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掌握过硬的静脉穿刺技术和有效的固定,才能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付伟华.静脉穿刺体会.现代护理杂志,2001,471.

[2] 高维波.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5):459460.

上一篇: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 下一篇: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