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之改:开启走向金融大国与强国之门

时间:2022-10-15 10:37:12

金融之改:开启走向金融大国与强国之门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金字塔的顶层。中国金融业的改革、与世界金融强国的接轨,显然是个迫切的问题。而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易货币排名无疑具有标尺意义。

2013年10月,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的报告,人民币成为世界第交易货币,其中,60%的人民币外汇交易来自英国,其次为美国,欧元区国家法国为第三。人民币在外汇货币市场的排名已经超过了瑞典克朗、新西兰元和港币。

根据国际结算银行的统计,2013年4月全球外汇交易市场日均交易额为5.3万亿美元。过去三年人民币日均交易额由340亿美元增至1200亿美元,占全球外汇交易额的2.2%。在2010年,人民币的外汇交易排名为第17位。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提高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地位,意味着人民币流动的“池子”扩容了,可以推算,当人民币可以在世界各国更便捷地流通,当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的大宗商品开辟了以人民币为计价与支付货币交易的时候,人民币流动性的池子可以放大多少倍。2010年,全球外汇市场日交易额已经超过4.1万亿美元,今年1~9月份则达到5.4万亿美元。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中,人民币占比仅仅是2.2%,占比最大的美元2012年第四季度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有的比例达到61.9%,欧元占比23.9%。扩大人民币在世界金融市场的份额,中国才刚刚起步。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人民币在世界金融市场占比越来越大,中国受制于流动性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会越来越小,创业的青年人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享受到更为低息的贷款,贷款买房年轻人的还贷压力也会有所减轻。

中国的金融改革,在2013年步伐加大,《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世界经济强国所最乐于见到的是,外国资本流入本国,为本国经济提供廉价的资本支持,本国国民可以有更低息的贷款、获得更多的天使资金来创业与发展。防范热钱,多是金融业不发达国家的说法,金融业发达的国家,池子够大,制衡层面多,金融大鳄也会有老虎吃天之感。中国金融业的放开,在2013年渐见曙光。

以2013年为起点,低息贷款有望走近国民,一个重要的事件是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

中国由经济大国走向金融大国与强国的大门已经开启,前路虽有风浪,但是一条无限光明的路。

上一篇:关爱行动:为了孩子! 下一篇:最难就业季:青春如何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