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试行浅议

时间:2022-10-15 10:32:51

“翻转课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试行浅议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大学生的需求,严重影响课程教学效果。将“翻转课堂”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独特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仅能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这对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翻转课堂;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重要作用。但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如何从教材体系转向教学体系,并赋予新的教学模式和内容,成为近年来越来越受大家关注的问题。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不断拓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途径和模式,当下盛行的“翻转课堂”可以提供给我们以改变教学方法的新思路。

一、翻转课堂简介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 Model”,也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简称翻转课堂。它是指一种教师创建学习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回到课堂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形态;是所有学生都得到个性化教育,自己对学习负责;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成为教练,不再是讲台上的“圣人”;是增进师生互动和个性化接触的手段;是直接讲解与建构主义学习的结合;是所有学生都积极学习的课堂。因为除了观看教学视频外,它还有面对面的互动时间,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互动,一同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翻转课堂,它是一种增进师生互动和个性化接触的手段,是直接讲解与建构主义学习的结合,是学生更深刻理解课堂内容的平台。

二、翻转课堂的特点

重新建构了学习流程。翻转课堂是课前自主学,课堂中教师因材施教,或开展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在课前学到的新知识与技能。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信息传递”,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的;第二个阶段是“吸收内化”,是在课后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的。由于缺少教师的支持和同伴的帮助,“吸收内化”阶段常常会让学生感到挫败,丧失学习的动机和成就感。“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信息传递”是学生在课前进行的,教师提供视频;“吸收内化”是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的,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

三、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和国际交流的日益广泛,各种思潮涌入国内,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这些变化也反映到青年人集中的高校中来,反映到了高校政治理论课上来,学生们要求吸收各种新鲜知识的愿望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缺乏变化成为了一对现实矛盾。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着严重的排斥思想政治理论课单纯说教的讲法,不少大学生都把它们当成枯燥乏味的“学分课”。大部分的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兴趣,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对不上号”;部分学生觉得老师讲课内容缺乏新意,“填鸭式”的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讲授以及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无法调动他们上课的积极性,甚至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厌恶抵触情绪。如何改变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使学生真正能学有所获从而升华个人的精神境界,是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翻转课堂不失为一个能盘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教学模式。

四、翻转课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

1.创建教学视频

创建教学视频是翻转课堂顺利进行的基础。这一步骤的目标是调动学生对课程的积极性,并通过生动的视频形式将课程知识点穿插其中,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这一步骤对教学工作者有较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应该结合历史与现实作深入的研究,针对每一章节的内容和主旨,将复杂的理论变得深入浅出,把枯燥的内容演绎得绘声绘色,录制相关内容的教学视频,每个视频时间宜为20-30分钟。在创建教学视频的过程中,为了能创建高品质的教学视频,教师因考虑如下原则:第一,要深挖教材内容,加强理论研究,吃透教材,熟悉文本,避免视频录制过程中的照本宣科。对最新成果进行及时的学习和补充,将最新鲜的前沿理论知识贯穿教学视频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第二,洞悉社会生活,增强教学视频的生动性,提高视频的教学质量。教师要结合课程特点和本人专长,瞄准本门课程重点,不求面面俱到,但应重点突破,即有选择地重点讲解,凡是讲到的内容,都要力求讲深、讲透,使学生真懂、真信。第三,为了检测学生对章节内容的掌握情况,可在视频后适当留下两到三个思考题,且题目以无固定答案的主观题为主。学生在课外观看自学视频,理清知识框架,填充知识细节。通过教师教学视频的指导,学生在弄清知识脉络的前提下,完成视频课后的思考题,形成对此章节知识的个人吸收和理解。

2.组织课堂活动

这一步骤是翻转课堂的亮点。其宗旨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内活动,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在教师引导和与他人的思想碰撞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活动形式可以丰富多彩。课堂上,教师可以先利用三到五分钟对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做适当讲解,抑或让理解了知识点的同学做适当阐述。然后可以组织讨论、辩论、演讲、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历史政治情景再现、角色扮演、观看相关主题纪录片,或者学生自己创建内容开展探究式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带领学生一起探讨现实问题、思考社会现象,和学生一起用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理论分析辩论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解决办法。

翻转课堂让学生在通过观看教师讲课视频,了解大致思想政治理论框架的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组织课堂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融入活动中。在活动的熏陶和感染下思想火花激烈碰撞,从心灵层面激发学生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活力,潜移默化地提升个人素养,受到思想政治教育。这样,不仅使学生能更深刻的掌握思想政治基础知识,而且更深刻地领会思想政治精髓,促进其思想政治品德的成长和个性成熟,并且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所需的做人做事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3]安明霞.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情况的调查及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5,12.

上一篇:新课改下小学美术教学质量浅析 下一篇:试析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