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数学学困生成绩

时间:2022-10-15 09:54:51

提高数学学困生成绩

在新课程标准下,搞好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数学成绩已成为课改的重点课题。随着年级的提高,数学学困生也在逐渐增加,大面积提高学困生的成绩,成了提高整体学科成绩的关键。“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所以帮助学困生工作势在必行。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要爱护学困生、尊重学困生、鼓励学困生、帮助学困生。同时,随着年级的升高,数学知识的加深,这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消极,兴趣淡薄,缺乏信心,而如何提高学困生的成绩也就成了一直困惑一线教师的问题。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提高学困生数学成绩的方法。

一、培养学困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1. 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周密性的抽象学科。正是因为它的抽象性,才是学困生越来越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这样,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他们有意注意的发展,并符合学生兴趣发展的要求,学困生对这种形式也会感兴趣。

2. 应加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教学生动、有趣。在课堂上,教师更应注意学困生的学习情绪,往往他们上课思想不集中、开小差。这时,教师应利用竞赛、抢答、小游戏、分组讨论等形式,让学困生融入其中。例如:在上习题课时,我把一些典型的题目写在一张纸条上,纸条反面画上一幅精心准备的图画或写一句激励的语言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让学生抽取题目,答对后,就奖励给他,既培养了学生的美感,又使学生明白了一道典型的题目。这样,每位学生都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使学困生也产生兴趣。

3. 教师应及时拿起表扬的“武器”。在提问时尽量照顾到学困生的水平,让他们回答一般性问题,若得出正确结论,应给予积极的鼓励。若回答不出或回答错误,这时应耐心引导,尽量使他们回答出,并给予鼓励。这样就会使学困生产生学习的动力,能够融入到课堂学习之中。

二、 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 让学生学会读书。很多学困生只把教材当成习题集,很少阅读。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应尽量让学困生多阅读课本,找出知识网络,弄清数学上的概念、公式、定理、法则,并且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提出一些问题。在上课时,我一方面鼓励学困生提出问题,另一方面从最易处入手,从最浅处引出,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开动脑筋,认真思考,这样学困生也会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了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 课后布置作业要注意分层布置,并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转化。不能对他们要求过高,更不能加大作业量。对待他们要放低要求,从起点开始耐心辅导,一点一滴地为他们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例如,我在布置作业时分A、B、C三层设置,提高学困生的自信心;每天还定时对学困生进行辅导,让他们逐步提高。

3. 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来教育学困生。对他们不仅要关心和爱护,耐心细致地辅导,还要对他们严格要求。不少学困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学习意志不强、上课不认真、思想开小差、作业不及时完成或抄袭,根本不知道预习和复习。以上表现都是思想惰性,必须彻底消除这种惰性,才能摆脱学困生的学习困境。因此,老师应特别注意他们作业的完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对他们严格要求,督促他们认真学习。在课后,应强调他们按时预习和复习。

三、关爱数学学困生,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

教育的秘诀在于爱。我注意在日常生活中陶冶学生;在学习上帮助学生;在生活上关心学生,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我的做法是,要求学生做到的,就自己先做到。如,在课堂上要求同学们讨论时,我也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一起提出问题,使同学们感觉到老师已经融入到他们,成了他们之中的一员了。

在学习上,创造让学困生有说说、讨论、写的机会。一方面促使他们感到自己能行;另一方面充分暴露他们在知识上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在生活上,利用各种机会和学困生谈话、交流,沟通感情、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以及生活方面的困难。在各种交流中,激发他们进取向上的动力,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困生的转化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用善心对待他们,用爱的眼光去温暖他们;对他们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多付出几分辛劳,就一定能把学困生引导好、教育好、转化好,使数学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备”出小班化课堂的精彩 下一篇:用教学反思提高聋校语文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