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中的异化与归化翻译

时间:2022-10-15 09:41:54

跨文化视角中的异化与归化翻译

摘 要:翻译涉及到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之间的转换。而翻译活动是由翻译目的、翻译内容和翻译方法构成的统一整体。异化法属于翻译内容的要求;归化法属于翻译目的要求;翻译方法则是异化与归化的灵活统一。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好的译者应在异化归化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才能将一种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中言语的意义和内涵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出来。

关键词:异化;归化;跨文化

一、文化和翻译的关系

如今,翻译和文化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里提到的文化是指广义上的文化,如思想、习俗、家庭构成,语言等非实物的东西。简单说来,文化就是指一个社会的整个存在的方式和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

由于翻译涉及到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之间的转换,所以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没有语言,文化就无法存在和发展;而语言只有在反映某种文化时才能发挥自身的意义。因为翻译首先要处理的就是文字,而文字只有在与文化相联系的时候才被赋予真正的涵义,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要深层次地理解文化内涵。

由于人类社会要通过翻译来进行文化交流,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重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尤其是在处理翻译中的一些特殊问题的时候,应该全面、系统、具体地对比区别其异同,识别共通之处,辨别特殊性。翻译不是简单的将语言的传统意义进行转换,而是最大限度的将原著中所有的文化韵味传递出去,传达各种文化信号,重现不同国家中根深蒂固的文化背景。

总体说来,翻译的目的就是消除或减少原著和译本之间的差别。不可否认,在翻译中会有一些巧合,就是相同的语言规则适用于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但相对而言,语言形成完全相同的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二、异化与归化

1995年,美国学者Laurence Venuti(文努迪)将涉及文化差异的不同的翻译处理方式分为两类:异化和归化(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and 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异化是以源语言的文化为中心(SL culture-oriented),而归化则以目标语言的文化为中心(TL culture-oriented)。

近年来异化和归化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之一,对两种翻译方式何者为主的问题也进行了较有深度地论辩。这两种译法都有各自的倡导者。一种观点认为文学翻译应以异化为主,如:刘英凯在二十多年前就主张翻译应提倡异化,陈丽莉认为“异化是大势所趋。”(葛校琴,2002/5:33)孙致礼教授在《中国翻译》发表文章认为:“我国二十一世纪的文学翻译将以异化为主基调,这将是提高文学翻译水平的必由之径”。(孙致礼, 2002/1:44)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今后的翻译应以归化为主,如蔡平认为:“无论从翻译的本质目的还是从翻译的实践来看,翻译的方法(特别是文学翻译)只能以归化为主基调。”(蔡平,2001/9:41)并写了《翻译应以归化为主》的论文,这种观点也得到了一些人的响应。

既然语言与文化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当我们进行翻译时,文化因素应该跟语言本身受到同等重视。而如何才能使双方和谐统一是我们考虑的首要问题。

在何时何地采用异化还是归化是个问题。在英语和汉语中有很多的文化差异。在各自的语言中存在大量发源于它们各自的民族的独特文化的表达方式,如典故、宗教用语、文化用词、习语和新词汇等,它们都与源语言国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有鉴于此,以下将分析一些关于异化和归化这两种翻译方式的实例。

三、相关实例和翻译方法

(一)典故

对于一些反映先进文化和被经常用到的典故,我们可以采用异化的翻译方式以此了解和熟悉其独特文化。

很多与人物事件有关的典故都来自于英国文学,尤其是莎士比亚的作品中。莎士比亚戏剧当中的很多角色都代表着跟他们有着相同特点或性格特征的人。所以如果说一个人是“罗密欧”就意味着这个人年轻英俊,热情激昂,神采奕奕,并且很有女人缘。还有很多来自于莎士比亚戏剧和后英美文学的角色和名字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词,如“夏洛克”、“葛朗台”等等。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选集》第956页)The old saying, “ 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would equal Zhu Geliang the master mind,” simply means the masses have great creative power. 在此译文中,master mind 解释了Zhu Geliang的喻意,wits 于master mind代表了比较的内容。从而读者可以了解到:(1)诸葛亮是中国文化中足智多谋的象征;(2)在中国文化中,诸葛亮和皮匠都是形象比喻,其喻意分别为智慧和愚笨;(3)习语意为“人多智广”。

(二)宗教用语

宗教也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途径。它是一个民族的信仰问题,绝不可滥用和误用。因此要遵从他们的信仰,异化这种方式在宗教用语的翻译中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在说英语的国家中,基督教占主要地位,因此不难发现很多对人物、事件的引用是源于基督教的圣书――《圣经》。

A messiah――――-救世主弥塞尔

而在中国,佛教和道教也是长期流传的文化的来源。

临时抱佛脚――to embrace Buddha's feet in one's hour of need――――-seek help at the least moment.

对归化处理不当会造成冲突和目标语读者对文化的错误理解,例如:

“There was some real falsity when they came to treat the Goddess of Mercy as a fashion plate of the court today.”

译法一: 中国人渐渐把慈悲女神描绘成穿着时髦的宫廷贵妇形象, 这可严重走样了。

译法二: 中国人渐渐把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描绘成穿着时髦的宫廷贵妇形象,这可严重走样了。

佛教是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宗教,但是译法一让人很难理解“慈悲女神”就是他们所熟知的“观音菩萨”,因为佛教中的人物已经被换成了希腊神话和罗马神话中的人物。

(三)文化用词

在各种文化中都有一些独特的词语或短语。也就是说,这些词具有文化特征并且能把这种文化特征带到某个社会文化的群体当中去。当它们被用于跨文化交流时,就称之为独特文化词或文化用词。

因为源语言和目标语之间无法完全等同,我们最好采用异化的翻译方式来进行翻译。

例如,从物质文化的角度,西方国家有我们以前从未听说的sandwich 和 hot dog,译者在翻译时就把它们译为 “三明治”和 “热狗”。 而中国的饺子和豆腐在国外就称之为 jiaozi 和 tofu. 还如,中国有“旗袍”cheong-sam; 英国有 swallowtail“燕尾服”;美国有jacket“夹克”。

从社会文化的角度, 外国人都知道“中国功夫”Chinese kongfu. 在英语中,有他们的church“教堂” 和 missionary“传教士”; 而在汉语中有“道教”Taoism 和“阴阳”yinyang。

(四)习语

习语是指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语。在英汉翻译当中有两类习语。一类是在一个相似的文化背景下渐渐形成的,通常情况下将它们归化双方都不会引起文化误解,如:

Self do, self have――自作自受

雨后春笋――spring up like mushrooms after a vernal

而有些习语用异化的方式更为恰当,如:

Armed to the teeth――武装到牙齿

(五)新词汇

新词是指随着一个社会中最近或当时发生的事件,出现的人物,发明的产品等的出现而产生的新的说法。

在英语当中有的新词汇在中文中没有对等物,我们就要在充分理解原生词这个首要条件下根据中文的规则想办法创造出与他们相对应的词语。这种情况就要采取归化的翻译方法:

back-to-back ――双往返机票

thumb tribe――手机一族

还有一些新生词汇由于解释起来过于复杂,不容易采用归化的翻译方式就最好异化这些词:

bungie jumping――蹦极跳

Nami technique――纳米技术

四、结论

在跨文化视角下,译文异化是必然趋势,它忠于原作,保持异域情趣,拓宽读者视野,是文化融合交流的需要;译文归化是必要手段,它能打破原文形式上的禁锢,在异化不能准确达意的情况下传达原文精神,更贴近读者。异化法属于翻译内容的要求;归化法属于翻译目的要求;翻译方法则是归化与异化的灵活统一。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好的译者应在异化归化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才能将一种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中言语的意义和内涵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出来。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Eugene, 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外国语,1993(3).

[2]陈丽莉.翻译的异化和归化[J].中国科技翻译,1999(2).

[3]郭建中.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归化与异化. 外国语,1998(2).

[4]李庆生,郭著章. 英汉互译使实用教程.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5]陆永昌. 翻译.时代.文化――翻译进程思考. 译林,2004(2).

[6]罗选民. 论文化/语言层面的异化/归化翻译. 外语学刊, 2004(1).

[7] 王东风. 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中国翻译》 2002(5).

[8] 朱健平. 归化与异化.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

成都理工大学“跨文化视角中的异化与归化翻译”(2009QJ19)青年基金项目

上一篇:论穿越文体对学生写作思维能力的影响 下一篇:社会科学划界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