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指引心灵航向

时间:2022-10-15 07:14:23

【摘要】正如于丹教授所说的那样,《论语》和孔子是灰色的,生活是五彩的。有了生活的五彩缤纷,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显得俗不可耐。灰色提升着品位,而多彩则保证了活力。这便是《论语》展现给我们的和谐之美。

【关键词】《论语》;心灵航向

《论语》可以指引我们心灵的航向。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时常提醒自己是否记得父母的年龄,这样可能会又喜又忧,喜的是父母的长寿,忧的是他们的日益衰老……我们的每一次攀登都是踩着父母的肩,用心去爱他们,趁现在还有机会。不要等着有一天,好多事现在就可以做。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何者为孝,何者为顺?《论语》认为,对于父母的过错要委婉的劝谏,如果他们不听从,不要硬去冒犯他们,让他们生气,而仍应保持恭敬的态度,为他们做事没有抱怨的心态。其实,孔子对于孝更讲究一种心态,其间不只是简单完成义务上应做的事,更为可贵的是严肃和敬重的态度。但个人看来那种“顺”不应是一味的言听计从,而是保持自己的原则,坚持正确的做事的前提下让父母高兴。

“放于利而行,多怨”:“放”通“仿”,依照之意。人欲如沟壑,永远无法填满,整日为了私利而争,便会常生怨恨,心布阴霾,其实这不也是对生命的亵渎和浪费吗?知足常乐,生活才会充满阳光。

“德不孤,必有邻”: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独的,因为他们会兼备很多优秀的性格和品质,比如勤奋、诚挚、坚韧、温暖……而这些又是和才华同时出现的,所有的这些都会吸引更多真挚而优秀的朋友来到他身边。

“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人之方也矣”:“能近取譬”即以自己为喻,做到推己及人。己所欲,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唯有如此,己所欲才会被人施。其实现实中有一种看似“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情况:强势取胜,咄咄逼人,一味追求自己利益获得的人往往收获甚微。因为他们不懂得“立人”和“达人”的智慧,目的性太强,往往成长太慢,懂得分享,懂的合作和共赢,懂得影响和成就他人,我们反而能在收获快乐的同时成就自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劝诫我们生活中应该学会团结,学会合作,做一个合群的人,创造和谐的氛围,而不是一味的苟同和附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不应为了合群而放弃自己的原则。比如现在大学里假如你们宿舍有四个人,三个人玩游戏,为了“合群”,你便加入他们,但自己根本就不喜欢这样,只是怕大家指责自己太孤僻。还有一些情况,比如为了显得“合群”而附和别人说一些消极的论调和八卦的事情。你以为是在“合群”,却是在浪费青春,消磨斗志。合群不是附和,而是一种亲和力和建设性的表现。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中“士”一般指读书的人,有修养的人。他认为一个读书人不应该总怀恋家里的安逸生活,而应该有自己更高的追求,有自己的理想和为之奋斗终生的勇气和魄力,要有胸怀天下的大视界。听过一句话:做一个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人。我们应该做一个心中有小家,也有天下这个大家胸怀天下的人。二十几岁的年纪不应该追求安逸和安稳的,出去闯一闯,为自己最重要的理想拼一回,沉下气来奋斗,这些才是青春里该有的东西。就像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至少一个应该在路上。看过陈坤的《突然就走到了》,行走的力量总是让自己迫不及待得想要出发,不只是现实中的旅行,更是自己人生路上的规划和行走,想要经历所有不同的景色,触碰世界的每个角落,只要不要局限了自己就好。

“君子不器”:听过一句话:Know everything 0f somethingand know something nf everything,意思是说,通百艺而专其一,不要让自己的发展限定在一个小领域里,眼观天下,自己的路会更宽广。不要局限于自己的利益获得和物质享受而只做“有用的事”,而要关心你的家人,你的朋友,你生活的社会和国家,你心里真正在乎的东西和真正能让你快乐的事,这些才是人生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你和人说起时真正倍感骄傲的东西,“有用的事”和“有意义的事”是可以同时做的。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有时无言是一种大智慧,无言也是一种教育,那不是懦弱,而是内心的淡定和勇敢,是一种从容不迫的大气,是一种理性而温柔的敦厚之美。有种说法,一个群体中的沉默者往往最有实力,胆小者往往能成就大事,静水流深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当然这强调的是有实力者往往低调处事,善于思考和倾听,其实一味低调甚至沉默寡言的孤僻是不可取的,这种情况除外。

其实,《论语》中不只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三纲五常和强调封建礼序的中庸之道,不只有“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消极处世思想。她为我们提供了“过犹不及”、“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源远流长的成语;她为我们讲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难成”的为人处世之道;她告诉我们“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的朴素而实用的真理……“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她想要给予我们一种大智慧,给予我们从容不迫的淡定,给予我们直面一切的勇敢,她告诉我们如何更好地做心灵的选择,她指引了我们心灵的航向。

孔子不是多数人想象中的那样呆板的不知变通的老者,不是集感性思维和古代中国形象思维于一身的形而上学般的私塾先生,他是一位智者,一个拥有温度的亲切的老先生,他可以在我们困惑时轻轻的告诉我们怎么去选择和行动。

上一篇:彰显人性,守望幸福 下一篇:年画发展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