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穆斯林的传统丧葬文化

时间:2022-05-22 12:39:38

浅谈中国穆斯林的传统丧葬文化

【摘要】原始的葬礼仪式是最早的宗教表现,是最普通的原始宗教仪式,它在全世界都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这一点-是相似的。但是,即使在同一个地区,由于具体社会文化环境的差异,不同的部族的丧葬文化也有不同的变形。然而,多民族的中国也如此,每一个民族都有其不同的丧葬仪式,通过穆斯林丧葬礼俗的不同来展示中国文化的多元性,然而,在现代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下,这种纯洁的、质朴的民族文化是否能够存活下来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穆斯林;丧葬制度;传统文化

伊斯兰教,即中国穆斯林的。传统的穆斯林对丧葬仪式的规定,执行的比较彻底。穆斯林学者认为以死亡为“正命”,死亡乃受命归真,去而不返,不同于“轮回”、“果报”之说。“夫人之生死,乃客途两端,古今公事,复命归真,圣凡不免,何谓不祥也?”明清的伊斯兰教学者就对此进行了解释,“回回字取象统天括地,取义则返本还原,身心之关合,理象之包藏,一回字尽之。回字之为义大矣,此先生不避回字之名而复叠用回字之义也”正是因为这种“返本还原,视死如归”的人生态度,决定了伊斯兰教“葬惟从俭”的原则,反对世尘丧葬兴师动众,大肆铺张浪费的风气。

在当代的穆斯林社会,有些穆斯林对于伊斯兰教除了丧葬规定以外的一些要求执行的不是太好,可以说是百见不怪,譬如有些年轻人会选择抽烟、喝酒,也有些年轻人的结婚习俗的意识正在逐渐淡化。然而,对于丧葬规则来说,更多的人却不会轻易违背。即便大多数人在青壮年时因为社会上的应酬等各种原因,对宗教上的要求没有过多的注重,但到了一定的年纪之后,常常说:“奔奔后世吧,不要在为顿业上的事忙了。”

这就说明“两世说”在穆斯林的内心深处是有相当地位的,而这种观念的形成,与其丧葬制度的实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据说凡经过这种丧葬活动的人,在这一程序的执行中,都会受到一定的教育和启发。可见,穆斯林的丧葬制度对于穆斯林信仰者来说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记忆的历史中,皇宫贵族的中国传统有着等级地位的划分,达官贵族的葬礼颇为壮观,平民百姓却无法与其相比较。但在穆斯林的丧葬中却看不到这种特殊差异,信仰者把能简化的都简化了,就连运送遗体的棺木,并非专人所用,无贵贱之分、无贫富差异。但并非穆斯林丧葬是随意的,没有自己民族的风格,恰恰相反,伊斯兰教对于一个穆斯林的亡故,从他弥留之际开始,一直到他的遗体掩埋,都要举行一系列的仪式活动。而且这些仪式活动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丧葬仪式制度,并且这些仪式的形式,都是以它的的薄葬、土葬、速葬为基本准则的,这样就顺应了穆斯林朴实、简洁的民族特征。

一、回族的丧葬程序

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的10个少数民族都非常重视丧葬,而且都实行土葬。他们都认为人是真主用土所做的,人死后应该回归土里。穆斯林之间提到已故的人,要说他“无常了”或“归真了”(即回到真主那里了),提死者时要说“亡人”或“埋体”(即尸体)。穆斯林不仅在称呼上重注,而且在丧葬的程序上更是严谨。传统的穆斯林在丧葬时,对于丧葬过程的前后顺序,特殊要求都有严格,准确地说明。下面我就一一介绍传奇的穆斯林的丧葬程序。

(一)弥留“讨白”,它是指一个穆斯林病势垂危,已经到了晚期,无法挽救,即将逝世,他的亲属需要近至床前,安慰其响应的号召,并由亲属和阿訇代他作“讨白”,诵念《古兰经》,来忏悔一生的过错,祈求赦免他的罪,使他可以进入天园来永久幸福。这个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当病人在弥留之际,病房内外必须保持安静,“息声息,禁行走,男子之室,妇人不入;妇人之室,男子不入,为本生子女例外”。除此之外,近亲必须守候在卧榻前,在病危枕前低声念清真言,使之诚信于,才可以。

这是穆斯林在人世间最后一次靠近的举动,也是向展现自己真诚的方式。每一个人来世之后,离世之前都会犯下各式各样的错误,这是穆斯林敢于承认自己,勇于认识自己的高尚品质,我认为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用心思考的。

(二)浴礼,它是指一个穆斯林确定已去世后,生者为亡者所做的一系列的事情。首先,“瞑合其目,撮合其骸,理髭须,理顺手足,然后换新衣服,无新衣者,反洗净的衣服即可。”穆斯林干净是众人皆知的,故不稀奇了。接着有三个人慢慢将其移动,将他放入尸床上,去世的人被要求头朝南,脚朝北面,而且身体要西倾,还要用白布单将全身盖住。然后浴礼,即为其洁身,也就是为亡者洗大小净,以净水沐浴全身,遍及每一个毛细孔。洗涤的程序:先洗其面孔,接着是臂膀,然后是脚,最后沐浴上身,用一块毛巾擦拭。代浴者,一只手拿汤瓶,一手拿手套轻轻擦拭。严禁拿手直接触碰遗体。而且,亡者脐一下部位至膝盖,必须用白布掩盖,不可外漏。同时,回民给亡人净身,男女有别,男不洗女,女不洗男。但无论洗男洗女,其程序都是一样的。洗法和活人平时洗大净一样。给亡人净身时,除了洗涤的三个人以外,其他人一律不得入内。洗毕,擦干即可。

穆斯林凡事要求“净”,这是其独到之处,现在的社会都视其为麻烦,孰不知这是其与最为接触的心灵交流。男女有别,穆斯林将之看的很重要,别与大多现代人无所谓的态度。时常可以看到穆斯林女性夏天也穿盖其胳臂的长袖,换句话可以说减少了不必要事故的发生。何为文明,保守和开放是现在常于讨论的话题。原始人衣不蔽体,被视为野蛮,而现在倾于少,“秀身材”,那么这是文明吗?可是似乎很受欢迎,也就出现了,各种网络红人,我认之为荒谬,不是刻意批判,只是过于不解。身体受之于父母,然而以“少”,来成为出名的工具,难道不觉得可笑吗?故“净”“男女有别”还是值得我们用心思索的问题。

(三)穿“克番”浴礼完后,在床上铺展大敛单,撒上樟脑之类的香料,将小敛单铺展放置在其上面再将作为衬衣、盖头、围裙的敛单铺展放置与上面,再将遗体转移到克番布上,从头到脚用克番布裹住。关于该克番布的使用,如果亡者是男童,用一件大卧单;亡者是女童,用大小卧单两件。亡者必须至少用一件,长度从头到脚,盖住整个身体,如说没有条件,可用亡者身前的衣服洗净代替。回民的“克番”从颜色上看,无论是哪个地区,都是白色的,不用有色的布料。从选料质量看,不分富贵贫贱,一律是白棉布、白市布、白漂布等,不用绫罗绸缎或其他高级面料。这主要是受伊斯兰教的影响,曾说:最喜欢白色布,生者着白衣,死者用白布做“克番”。回族由于受这些影响,逐步养成了用白色布料做“克番”的习惯。

看似这个环节没有特殊的见解,其实不然,“白”实为“净”,与前之相呼应,可见“净”于穆斯林的关注程度。“不用绫罗绸缎或其他高级面料”,又是穆斯林质朴的表现,现在豪华葬礼并不少见,有何必要?炫富的又一标志?现代正是缺少这种质朴,才出现各式各样的攀比之风,“牛奶浴”“一条龙”“黄金宴”的罕见之说。我们常常说深思,却不知如何去做,那么穆斯林的丧葬是不是可以给我们点启发。

(四)举行殡礼,穆斯林称其为“者那孜”。殡礼属于“副大命”,它指必须是穆斯林,不分男女老幼,只要落地时有声音或有动作的,故其也带婴儿(但落地即死和不足四个月流产死亡的,只洗浴埋葬,无殡礼)。殡礼的礼拜人选,一般是阿訇,殡礼地点要求一般是在清真寺礼拜殿外和其他洁净的地方举行。殡礼时,棺木横置于前,礼拜人面西端立于亡人胸部位置,参加殡礼者与其后,至少列为三班,人人必须沐浴洗净。殡礼中得仪式简化,不鞠躬,不叩首,不跪坐,只是在内心想象这些仪则即可,故也被视为“站礼”。即有殡礼者,率领大家面向“克尔白”方向端立,举手四次赞颂、赞颂先知,心里想象鞠躬、叩首、跪坐等礼拜仪则,来祈求的宽恕。(备注:关于是否脱鞋这个说法,很长时间进行这个争论,但现在大多数还是采取了脱鞋。

生命的重要性,自从“人命关天”就有了强调,然而现实生活中,却呈现一种不可思议的现象,人死似乎很平常。酒后驾车,矿难事故,意外追尾等等都是人们或有心或无心导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人类对人命的重视程度降低了。还有,不少见的婴儿无人认领,置于医院门口之类的,丧心事件的发生。面对穆斯林对待生命的态度,我们是不是应该用心思索一下我们现在对待生命的态度。

(五)举行转“费达”的仪式举行这个仪式,是有前来送葬的穆斯林围成一个圈子,亡人的侄子或其他男性亲属一人,双手持《古兰经》,从一个尊敬的长者开始,阿訇将《古兰经》恭恭敬敬的呈递他的手中,他双手接过后,吻经一下,然后需要念悼词数句,接着,依次延续……转经前,需要计算出亡者生前所犯罪过的多少总值(即他一生所缺的斋拜共有多少次,以及其他违反教规行为所构成的罪过)来决定的。这个计算还没有找到最为准确的计算方法,也是为了赎罪才进行的。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或多或少都要犯各式各样的错误。如何面对,是否敢于承认?这都是现在的时代所面临的社会危机。推责,不承认,躲避,现在可以说屡见不鲜。然而,穆斯林却可以计算生前所犯罪过,先不说是否准确,就凭敢于承认的精神是否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更甚者,在埋葬亡人的时候,随意空想其荣耀,尽然还公诸于世,不得已献其耻笑的面容。诚信,敢于承认错误,真的离我们很遥远吗?

(六)入土埋葬伊斯兰教主张薄葬和速葬,一般停放一天,最多为三天,“入土为安”。人亡后,一面请人去墓地挖坟坑,坟坑因土地的坚软不同而异:如土质坚硬之处,挖五尺深左右直坑,南北方向。坑上遮盖木头石板,然后在坑上盖土,做一坟堆。土软的,直坑挖至一人之深处,再在侧面或一头挖一洞穴,洞穴为下部方形上部拱形,大小为一个人躺下来并可坐起来的高度和长度即可。埋葬时,坟坑上下,需有其亲人来操办,若是妇人,则有父子或其同胞兄弟操持,无父母兄弟,则请有德长者。入葬,坑上四人,每人执布一端,放遗体入坟,坟内二人捧接,足先入。头北脚南面西倾,解去束带,仅露其面,塞门,然后以土坯封口。一般穆斯林反对大兴土木,建造陵墓,禁造祭坛和建造屋宇于墓上。

简单真诚,是我在这个环节看到的。我们现实的虚伪在其面前显得是那么无力,一个人生活在世上的时候,可能无人问津,去世后,却看到了儿媳满堂,岂不怪哉?又是大办宴席,又是吹拉弹唱的,真是在纠结是喜庆还是悲伤?尽然恨不得想把亡人葬于举世瞩目的地方,让大家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孝顺,孰不知充满了讽刺。钱不是万能,情更不能拿钱来衡量,而是用心,那么是不是我们应该学习真诚到底为何意?

(七)身后善事活动

由于穆斯林反对铺展浪费,所以不仅严禁为他设立灵位祭坛,也不以食物果品献花上供,不焚纸帛,不然蜡烛,严禁音乐以及向亡人遗像默哀和膜拜,故以下三种方式进行悼念:

1、施舍财物这也要根据穆斯林的生活状况界定,故没有明确的规定,实际生活中也是这样,富裕者多施济,贫困者少施或不施。总之,这个不是强求的。

2、举行“尔曼里”从埋葬那天起,起三日、头七、四十日、百日、周年、三周年至十周年,一般举行诵经悼念活动,宰牛羊备席,款待宾客。

3、游牧穆斯林也称之为“走牧”。回族穆斯林认为游牧于亡人,生人两益,“亡者得生者来祈祝,亡人之灵慰矣;生人视亡人之众多,知己身必将为冢中人也,则贪念之心顿息,向道之年油然,其为益者大矣”。亡人埋葬后,三日、七道、百日以至周年,上坟念诵《古兰经》。并且,在回族社会群体中流行“助丧”的美德,居丧之家,三日内一般不举炊,亲戚邻居馈送食物。以表示对丧主不幸的同情和慰藉。出殡时,一般穆斯林不论与亡者家是否相识,视参加“殡礼”为自己的神圣职责。

至此,丧葬的全部过程全部结束。

二、结语

传统的穆斯林丧葬,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真诚,质朴的精神品质。我们长期思索着,探索者好的优秀的文化,却孰不知我们过去的传统穆斯林的墓葬文化是那么的优秀。“取其精华,剔除糟粕”,是我们的财富,而我们却常常忘记,盲目的探索,却得到的是盲空,换之为苦皱的眉头。看看身边,回顾过去,我们就不难发现我们有着不可估量的财富。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每一个民族都有其历史文化长河,关于穆斯林传统的墓葬文化,很多人持为不解,大多人认为随着时代的步伐发展,应该有所跟紧时代进步。然而,穆斯林这个丧葬制度却无大的改变,还是按照原有的风俗进行着。虽然现代社会流传大胆淘汰,舍弃,但我认为这是独特的民族文化,应该予以流传下来,这是优秀的文化。我们应该注重保护着每一个民族的独特精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中国的多元文化才可以长远流长。

上一篇: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正视现实世界 下一篇:彰显人性,守望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