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究与互动教学方法

时间:2022-10-15 06:33:51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究与互动教学方法

摘 要: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密切相关,比较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与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比较一言堂与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发现后者明显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而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讲,可以解决传统教学中的相当一部分问题.

关键词:探究;互动;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以复杂和抽象著称,而这种复杂与抽象其实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又存在某种程度上的相关,因此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来化解数学学习的难度,就成为教学中的自然选择. 问题在于,随着教学理念的不同,随着教学评价的改进,有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这个时候就需要对原有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以寻找新的教学方法. 但同时要注意的是,这种新又不是为新而新,而应当在原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去进行改进. 在诸多教学方法中,笔者选择了探究和尝试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些许问题,进行了相对综合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之后提出的重要学习方式,但笔者这里想先说说这些年来高中数学使用探究式教学时存在的些许问题. 很多教师对探究式教学有一定了解,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缺陷和问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中体现出来:

教师认识不足. 教师没有充分了解探究式教学的方法和理念,因此在教学中缺乏足够的引导,而探究式教学的核心理念就是“提倡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学习并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实际上教师的探究教学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虽然教师引导了,学生也参与了,但是由于经验不足,造成指导工作存在问题;

学生配合不佳. 以往的数学教学基本都是教师传授理论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探究式教学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但是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学生对探究式教学不适应,因而探究式教学难以真正实施.

在正视了问题的基础上,再来看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式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纯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这种观念顺应了新课改和素质教育步伐,因此在今后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应重点运用. 要解决当前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其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其一,提高认识. 教师是实施探究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探究式教学能够有效改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首先要认识到探究式教学的重要作用,并认清自己在探究式教学中的位置,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其二,创设情境. 由于深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大多数情况下,数学教学都是平铺直叙,因此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高,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创建问题情境,以问题引导学生并激发他们深入探究的动力. 例如讲授函数知识时,为了让学生对“函数”这个概念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具体概念,例如地球温度会随着二氧化碳量的增加而升高,或者温度会随着太阳高度变化而变化,并向学生提问“我们如何用数学模型来表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呢?”,然后向学生讲述“函数”的概念.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一些简单的函数,例如y=ax2+bx+c,y=,y=ax+b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这部分内容,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其三,联系实际.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于实际,而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商场出售一种玩具,售价是每个100元,而玩具进价是每个80元,为了提高销量,商场决定采取促销措施,顾客买一个该玩具就能得到一个赠品,实验表明,当赠品售价为1元时,能够提高销量10%,在商场规定的赠品价格范围内,赠品价格每增加1元,销量就增加10%,如果不促销时商品销量为a,那么赠品价格为m时,求出售玩具利润y和赠品价格m的函数关系,并求出礼品价格为多少时,能够获得最大利润?

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比较充足,并且很多学生对于第一问都很熟悉,能够很快求出函数关系式为y=a(10%+1)n,n的取值范围为(0,20];对于第二问,学生并不是很熟悉,因此解题存在一定困难,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带入几个不同的数值比较一下,并将问题转换为不等式问题,可以得出以下两个不等式:

?摇f(n)≥f(n-1),

?摇f(n)≥f(n+1);

需要以上两个不等式同时成立,得到n的取值范围为[9,10],但是如果学生回答“n=9和n=10都是正确的”那么就错了,因为这是一个实际问题,n的值越小越好,因此n=10应舍弃,答案为n=9.

高中数学要求学生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上述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出,运用探究式教学,能够将生活化的问题引入到教学中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发挥探究式教学的重要作用.

互动教学方法的应用

教学并不是单靠学生或者教师就能够完成的,因此是一个双向过程,在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非常重要,不仅能够让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还能够让学生了解教师的教学思想,更好地跟随教学步伐,完成学习任务. 但是很多高中数学教师仍然采用“填鸭式”灌输理论知识的教学形式,因此师生之间缺少交流互动,教学效率低下,要改善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互动教学方法.

第一,在新课教学中加强互动. 要保证教学效果,需要同时确保学生“学”和教师“讲”的有效性,但是由于课堂教学中缺乏师生互动,学生感觉教学枯燥无味,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一堂新课对于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是接受后续数学知识的基础,因此要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基本不等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如下过程展开教学.

教师:同学们,请看一下这道题目:当x>0时,y=x+的最小值是多少?

学生:是2.

教师:很好,那么同学们能够解决这几个问题吗?(1)当x>3时,y=x+的最小值为多少?(2)当x

(学生根据第一题的方法很快得到三道题目的答案)

教师:通过这几道题,我们能够得到什么结论呢?第一,如果两个数大于0,并且和为定值,那么它们的积存在最大值;第二,如果两个数大于0,且积为定值,那么它们的和存在最小值.

第二,归纳解题中的互动. 问题教学也是高中数学教学重要的方法之一,如果学生能够掌握解题方法,就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和教师保持互动和交流,达到双边互动活动的目的. 对于教师来说,要着重于解题方法策略的传授,以此为中心,和学生开展交流互动. 例如如下题目:a=(1,0),b=(2,1),求3b+a,如果a+3b和ka-b平行,k为何值?在讲解这道题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展开互动,帮助学生一步一步解决问题,最后得到结论:向量a和向量b的和为(7,3),则第一问的答案为=;由于ka-b与a+3b平行,因此7+3(k-2)=0,得k=-,并且两向量平行时,方向是相反的,然后教师给出总结:解决向量问题的关键在于判断向量共线以及计算平面向量的模. 在教学中通过问答的形式展开互动,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并掌握解题的方法和策略.

小结

高中诸多课程中,数学可以说是难度最大的一门课,但是对于学生的高考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数学成绩是高考中最具区分度的成绩,此外,优秀的数学成绩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大有裨益,因此,高中生必须充分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 在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环境下,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和理念,抛弃传统“填鸭式”的理论知识灌输,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善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根据教学经验,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密切相关,比较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与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比较一言堂与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发现后者明显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而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讲,可以解决传统教学中的相当一部分问题.

从另一个角度看,高中数学是高中课程中最重要的一门课程,不论是对学生的高考成绩还是今后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教师来说,应针对不同的情况,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为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奠定基础. 以上所说的探究式教学方法与互动式教学方法,其核心并不在于方法名称的本身,而在于教学过程中要落实探究与互动两个核心要素,显然这两个要素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来进行的,探究是学生的探究,互动离不开学生,而这也正符合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而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可行性,在实际教学中应当坚持.

上一篇:基于ProE和MasterCAM的模具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 下一篇:浅谈数学文化在高中教学课堂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