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小说创作影视化的原因浅析

时间:2022-10-15 06:27:27

当代小说创作影视化的原因浅析

摘要:在当代文学中,大量的小说被改编成影视剧,给作家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更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声誉,由此在当代小说创作中出现影视化的倾向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现象的产生,除经济原因外,还有影视对小说创作的直接冲击、大众文化时代带来的读图要求、影视对当代小说的需求及影视和小说之间存在互通的可能性等几个方面的原因,理清这些原因,将有助于小说与影视两种艺术之间的交流与借鉴,更有助于创作主体认清二者之问的不同艺术特征,创作出更具有文学特色的当代小说作品。

关键词:当代小说 影视化 读图时代 大众文化

在当代作家中,作家和影视的关系日益密切,大量的作家因其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而声名大噪,同时也给作家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一大批作家涉足影视,同时还有一大批潜在的作家在等待着影视导演的青睐。这一现象对当代小说的创作不可能不产生影响。这就使部分作家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主动向影视靠拢。创作中有意识地寻求、改变创作的策略,由此,形成了当代小说创作中的影视化的倾向。出现这一倾向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影视化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

从某种程度上说,20世纪世界现代小说的发展史就是“电影化的想象”在小说家头脑里不断酝酿的历史。美国学者爱德华,茂莱在他的《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一书的导言中曾指出,“随着电影在20世纪成了最流行的艺术,在19世纪的许多小说里即已十分明显的偏重视觉效果的倾向,在当代小说里猛然增长了”,而且“1922年而后的小说史中,即《尤利西斯》问世以后的小说史,在很大程度上是电影化的想象在小说家头脑里发展的历史,是小说家常常怀着既恨又爱的心情努力掌握20世纪的‘最生动的艺术’的历史”。20世纪的许多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如乔伊斯、福克纳、海明威等,他们受影视的形象性启发,在小说创作中以一种更形象、更生动而又别具一格的语言来描述客观世界,使稍纵即逝的生活图景像影视一样富有可感性和长久性;同时借鉴影视艺术的蒙太奇等技法,丰富了小说的表现手法,使小说出现了不同于传统小说的特色。

在我国,影视化倾向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海派小说创作中就已经开始了,如穆时英、刘呐鸥等在创作时多方面地吸取了电影的叙述技巧,将电影的特写、闪回、交叉剪辑、短镜头组合等技巧运用于小说写作中,创作出一种以纷呈的物象、不连续的句法、电影场景式对话、场景的不断切换为主要呈现形态的作品,使小说文本呈现出一种影视化的叙事特征。但由于种种原因,影视化叙事在当时文坛并未形成潮流。

新时期以后,大量的西方小说和思潮的涌人。包括与电影艺术具有极大关联的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直接影响了当代作家的小说创作,他们或吸收或借鉴这些创作手法。于是,在他们创作的小说中自然地具备了影视化的叙事特征。

如宗璞的《我是谁》、王蒙的“意识流小说”系列等表现出的时空交错、不同场景跳跃衔接的叙事手法是对电影蒙太奇和转场手法的借鉴。莫言的小说《红高粱》、《透明的红萝卜》等表现出的慢镜头式描写、浓墨重彩的强烈的画面感、注重感官刺激的经验叙事风格也得益于电影手法的启示。

可以说。当代小说创作中的影视化倾向,是20世纪初期的电影化的想象的继续,也是对三四十年代的海派创作手法的继承,更是在汹涌的大众文化背景下的自觉行为。

视觉文化时代的图像崇拜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众文化开始在中国蓬勃兴起,至90年代以后走向繁荣。大众文化以其自身巨大的解构力和吞噬力,构成了崭新的文化时尚,影响着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无论是主流文化,还是精英文化,在大众文化强烈的震撼和冲击面前,都不可避免地改变着以往的文化质态。

作为大众文化核心的影视以其生动的画面、震撼的音响效果,给人们带来一种直接的、立体的观感和自由的表现空间,相对文学作品语言的间接性、文字的抽象性而言,更能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当下感与参与感,因而也更加容易被观众接受。在当代生活中,大众已经不知不觉从以文学为主的审美方式转变为以视觉为主的审美方式,视觉图像已无所不在,就把握世界的方式而言,大众已经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一个视觉文化时代。

视觉文化时代,又称读图时代,图像时代,影像社会,“是指以图像符号为构成元素,以视知觉为可以感知的样式为外在表现形态的文化,它以影像为中心,改变了以文字为核心的文化形态,是在高科技的支撑下回归到人类认知的童年,是最贴近自然又最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文化”。

著名美学家艾尔雅维茨曾断言道:“无论我们喜欢与否,我们自身在当今都已处于视觉成为社会现实主导形式的社会。”视觉文化作为当今整个世界的文化形态。已经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丹尼尔・贝尔对于当今世界的视觉文化有着一个颇为明晰的概括,他说:“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图像崇拜和狂欢成为新一代的生活方式,图像凌越文字的霸权如今已无处不在。当代的小说创作如果无视图像的强势冲击,就势必要被大众所淘汰,所以,小说作品要想赢得读者,被读者广泛地接受,作家就必须迎合读者的接受心理,在创作中要用类似于影视的表现手法,使小说创作具备图像的特征。因此,在当代的小说创作中出现叙述语言的图像化已成为必然。

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影视需求

文学为影视作品提供改编资源,影视剧离不开小说创作的支撑。电影理论家张骏祥曾指出“电影就是文学――用电影表现手段完成的文学”。在我国的电影发展史中,有两次文学改编的高潮。一次出现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另一次出现在20世纪的八九十年代,这两次的改编基本上都是以文学作品为基础的。第一次改编偏重于对文学名著的改编,第二次改编偏重于对当代文学作品的改编。而且我国新时期以来的中国电影的创作与文学创作的思潮基本一致,相对于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寻根小说、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及90年代的多元化并存的局面,电影方面同样出现了伤痕电影、反思电影、改革电影、寻根电影、纪实性的电影及有着导演特定的个人风格的多元化的电影,而这些相应的电影剧本。无不来自当时的文学作品。

文学为影视创作者提供创作灵感。由于作家在把握时代脉搏、揭示社会民众心理方面有着丰厚的经验积累,因此“第五代”导演大多选择文学作品进行改编来开创自己的电影之路,这种电影和文学、导演和作家“强强联合的做法成了一时之趋势,新时期中国电影走向国际的绝大部分影片,,都是以这种方式操作出来的。它在短时间里对世界影坛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吸引了世界各国对中国

电影特别的注意。推动了新时期电影走向高潮”。

影视导演从当代小说中获取艺术灵感,学习小说独特的叙述视点、叙事手法等,在影视中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拓展影视的思想深度与广度,使作为大众文化的影视具备了小说的韵昧、诗意,增加了影视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这样,影视导演自然就希望作家能够提供更多的反映社会热点问题并适合改编的小说作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当代小说的创作,刺激了作家在创作时的影视化倾向。如莫言的几部作品就有这方面的努力。1988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受了一个真实事件的刺激而创作的反映农村问题的小说;1989年出版的《十三步》是关注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的:1999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师傅愈来愈幽默》,反映的是下岗题材;200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良心作证》是当时热门的反腐倡廉题材。从莫言的这些选材上可以看出作家对时代热点问题的关注,也从侧面反映出莫言对影视的主动迎合。

影视艺术和小说艺术的互通性

小说和影视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学样式,但作为文学作品的小说与影视的关系一直非常紧密,可以说从影视诞生时起就有一种亲缘关系。“它们之间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么密切,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疏远,二者都是在现代意义上产生的叙事样式,而且都带有某种大众文化的印记。都作为最广泛的被接受和阅读的样式,它们之间的影响是相当直接的”。

可见。小说和影视能够互相影响互相借鉴,表明二者具有共同的叙事性基础,有共同的叙事元素。这些元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离奇引人的故事情节。对故事的着迷是人类的共同属性。电影本质上属于民间文化的范畴,民间文化充满着对“故事”的渴望。民间文化的消费者常常从一个一波三折的叙事中带来愉悦、幻想与满足。一部电影能否吸引观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具有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在当代小说的创作中,作家们注意到了这一点,为吸引读者,他们特别看重故事情节在小说中的作用,在创作中注重营造生动的故事,追求小说的可读性和好看性。

莫言曾说:“我心目中‘好看’的小说,第一要有好的语言,第二要有好的故事,第三要充满趣味和悬念。让读者满怀期待,第四要让读者能够从书里看到作者的态度,看到作者的情绪变化。”于是很多作家在小说中精心营造“好看的故事”。

展示世俗欲望。欲望是人类感性生命需求的一种表现形态,对人性有着深刻的影响。人性,是指人的本性,或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性。人性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有着极其丰富复杂的内涵,人性中的欲望是多方面的,最为基础的层面是食、色、性。这是影视的主要表现内容,这些内容能满足部分观众的好奇心与窥视欲,是影视之所以吸引人的地方。在当代的小说创作中,这些内容同样也成为作家的首选。

共同关注世俗化的日常叙事。90年代中国电影出现了一批表现中国都市和农村的各种复杂现实,关怀当下中国人生存状态、现实境遇、人生困难的平民电影,它们的主人公一般都是社会中的小人物,如基层干部、普通职员、知识分子、个体小业主、农村中各色人物等,夏钢在《关于都市的话题》一文中说:“我们所说的、所拍的、所研究的都市电影,首先是以普通的都市人为表现对象和服务对象的,普通人、边缘人、小人物是我们的主人公,也是我们的基本观众。”

这一平民电影就是源于当时的新写实、新都市、新体验的小说潮流。这些小说是以社会底层老百姓为主要表现对象,展示芸芸众生窘困的生存状态。关注他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里的挣扎与奋斗,在题材内容上体现为世俗化的日常叙事。以真实的小人物形象促成以普通人为基本成分的读者观众群体对小说和影片的认同、接受以致喜爱。

莫言在苏州大学的“小说家讲坛”上演讲时提出了“作为老百姓写作”的写作理念,他认为作为老百姓写作。就不会忘记自己是个普通的老百姓,不会把自己和老百姓区别开来,也就是要用一种平等的心态来对待小说中的人物。因此。在创作时他不但不认为自己比读者高明,也不认为自己比自己作品中的人物高明。这里的老百姓,可以看做是莫言创作时的一种身份的认同,也可以看做是奠言小说的读者,作为老百姓创作出来的作品。肯定也会得到老百姓的认可。

影视文化对当代小说创作的影响日益受到作家及文学评论家的关注,分析当代小说创作影视化的原因。有助于小说与影视两种艺术之间的交流与借鉴。更有助于创作主体认清二者之间的不同艺术特征,创作出更具有文学特色的当代小说作品。(基金项目:本文为淮海工学院校内资助项目,编号$2008013)

上一篇:美国第二次报刊大众化浪潮中的新闻伦理观 下一篇:人性美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