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体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

时间:2022-10-15 06:27:08

试述体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

【摘要】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主旋律,素质的有机构成中心理素质是人的主体性的核心部分,它推动、促进人整体素质的发展、提高和优化,居于搬重要的地位。体育教学对心理品质有较大的影响,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是体育老师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关键词】体育教学 素质 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

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和培养道德品质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对素质有机构成的三大部分(自然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既心理品质;社会文化素质)均有较大影响。下面就体育教学对心理品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谈谈自己的浅见。

1体育教学对智力因素的培养

智力是指人体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1.1体育教学对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的知觉,一切科学实验、发现都是建立在精确、细致的基础上。在体育教学中,观察更是学习新技能的起点和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力的方法有:让学生观看教学片、录象、技术图片;观看教师的示范动作;学生相互之间观察技术动作。

要使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和重点;要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和步骤,使学生明白观察的顺序;使学生处于合理的观察位置,学生从哪个位置、角度观看,主要取决于所学技术动作结构和观察目的;注意教师示范方式,培养全面观察力;采用直观教学,尽可能使学生的各种感受器参加活动;注意对学生观察细致性的培养,通过学生相互观察技术动作,培养细节观察能力。

1.2.体育教学对记忆表象的培养。

记忆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成在头脑中的反映。记忆表象的发展,有助于促进整个记忆能力的发展。体育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识记技术动作的结构、练习形式、速度、幅度、次序、还要求学生在练习中,通过回忆动作之间的联系和先后顺序,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不断练习,从而形成技术动作自动化。

1.3体育教学对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体育具有实践性和活动方式多样性的特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采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过的知识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最后教师讲出动作原理、要领,学生练习。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教师组织教学和学生练习,要由浅至深,由简到繁。

1.4体育教学对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的表象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学生对运动技术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模仿上,而要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已已有的各种运动表象加以对比和联想的方式进行。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述内容,是丰富学生想象力最有效的方法。教师的语言要直观、准确、活泼、易懂。其次,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一位小学教师在前滚翻教学中,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大家扬头可以看到体操馆顶上的灯,那么,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看到呢?一个小朋友手扶地,低头,臀部抬起来了,从两腿间看到了灯。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2体育教学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包括意志、性格、态度、情感、动机等因素。下面谈体育教学对几种主要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2.1体育教学对意志品质的培养

通过体育教学,发展学生自觉、果断、勇敢、主动、顽强等优秀的意志品质,使体育教学与有目的的培养意志品质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寓意志品质的培养于各种运动的教学中。

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运动项目的特点,有的放矢的发展学生不同的意志品质;有意识的设置困难环境,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主动性;借助不良条件发挥学生意志品质;坚持早操。通过常年不问断的早操练习,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

2.2体育教学对情感因素的培养

情感是从客观事物与主观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良好的情感能推动学生的知识学习,形成熟练技巧。体育课是师生问的双边活动。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2.2.1可以根据课的内容,结合时事,新闻体育大赛,讲讲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作用,而体育是综合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鼓舞学生并激发学生刻苦锻炼的高涨情绪。

2.2.2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经常开展教学比赛,小组比赛,让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密切合作,协调配合,同心协力战胜对手,体验团结的力量,集体的力量。

2.2.3寓美育与体育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明白,什么是美,什么是高尚的,从而陶治情操净化心灵。让学生通过教师优美、正确的示范、教学片、实况转播等多种形式,欣赏体育美。

2.2.4注意培养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如在体操山羊分腿腾跃教学中,多用语言鼓励,保护与帮助学生完成动作。当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克服恐惧心理,越过器械,成功的喜悦将激励学生更有信心的参加练习。

2.2.5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在体育教学中,采用相互观察、保护与帮助,纠正错误等方法,培养学生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助人为乐等情操。

2.2.6利用学生喜爱的明星、人物等,鼓励学生。在现在的学生心目中,几乎都有自已崇拜的偶像,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讲解他们心目中偶像怎样克服困难,走上成功之路的事迹,以此鼓励学生刻苦锻炼、学习,为自已的目标奋斗。

2.3体育教学对性格的培养

性格是表观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稳定而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如勤奋、勇敢、自信、谦虚等)能促进智力的发展,消极的性格特征(如骄傲、粗心、自卑等)则会抑制智力的发展。体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性格牲,有其独特特的作用。体育运动可以用来培养学生勇于进取、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的性格;培养学生自律性、条理性及一丝不苟的性格;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信的性格;培养学生勤劳及有责任心的性格。

总之,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体育教学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多种教法,有目的的培养和发展心理品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体育教师在教育改革的潮流中更要捕捉变革的脉搏,根据各自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为学生健康的成长做出自已的贡献。

上一篇:浅谈中国篮球后卫现状及发展方向 下一篇:张家口二人台艺术小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