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安全教育的误区及对策

时间:2022-10-15 04:45:46

浅谈幼儿安全教育的误区及对策

摘要:幼儿园孩子心理、生理承受能力较弱,对危险缺乏一定的认知,遇到危险难以自我保护。本文笔者以当今幼儿安全教育存在的几个误区为切入点,简单探讨“如何进行幼儿安全基本技能教育”这一问题的相关措施,从而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关键词:幼儿教育 误区 安全措施

一、当前幼儿安全教育存在的误区

幼儿园的安全教育都应渗透在幼儿的日常行为中,然而,有些幼儿园为了应付检查,为了能让安全教育更加方便,于是就出现了以下几种错误认知。

(一)对儿童进行过分的保护

基于大部分家长的“护子心切”,很多幼儿园和社会上一些游乐场所盲目地把幼儿的活动空间限制在一定区域内。有的幼儿园甚至规定,幼儿只准在园中某一小块区域进行玩耍。实质上,这是家长、教师消极的安全观,误以为坐着不动才是最为安全的方法。如此一来,幼儿的成长过程必定是局限而单调的,看似安全的环境中,潜在的危机随着孩子成长环境的变迁日益显露。长此以往,幼儿会因为不能参与感兴趣的活动,逐渐地发展为不想甚至不敢参加任何活动。如果说短期的安全要以牺牲幼儿的想象力、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代价,那么这种过分的安全保护措施对于孩子健康发展绝对是不利的。由于幼儿缺少适当的锻炼,当身处险境时,幼儿只会茫然且不知所措。

(二)注重课堂传授,忽视技能教育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对孩子的教育侧重于课本知识的讲授。传授安全教育知识时,大多数教师“直接灌输”,使孩子没法掌握必要的自救求生技巧。很多孩子的急救知识严重匮乏,如孩子出鼻血时,他们想起的只有课本的死知识,不懂得具体怎么操作。一旦意外事故发生,孩子总不能自我救助。

二、进行幼儿安全教育的对策

(一)结合日常生活,渗透安全教育

培养幼儿良好的安全意识,必须让孩子自己了解一些基本的技巧。幼儿生活中的一些细小行为,教师都应该进行一定的安全引导。如喝水、吃饭、上下楼梯等,教师和家长应当时时刻刻细心地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常常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例如,在出外郊游时,孩子容易发生绊倒或者被尖锐物扎伤等情况,教师在这之前可以先让幼儿了解如何自我保护。如邀请幼儿教育和儿科专家在园内举办“幼儿健康与安全保护”的专题讲座,使幼儿和家长都参加听讲。同时在家长、保教人员和专家之间开展互动式咨询、讨论。教师还可以每年举办“幼儿安全与保护”的知识竞赛活动,使幼儿、教师和家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幼儿安全保护的知识与意识。在竞赛活动中,教师可以发放“幼儿安全教育”的图文并茂宣传册,并在活动结束时,对在安全防护中做得好的幼儿、家长予以奖励。

(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期的孩子在小事上容易养成习惯,教师和家长应利用这一良好的教育时机,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吃饭前提醒孩子吹一吹以免烫嘴;走路时靠边右行,可减少碰撞同伴或被来往车辆碰撞的机率。这些在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事情,经过教师的反复提醒让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安全教育。通过持之以恒的强化练习后,会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学会自我保护。此外,教师和家长可以制定必要的安全规则化解幼儿的危险行为。久而久之,幼儿就能明白他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什么习惯对自己的人身安全有利而无害。例如,幼儿从事木工活动时,要戴护目镜,以防异物迸入眼内。教师要想通过语言暗示达到及时有效的效果,就需要教师付出细致的观察和行动。比如,当发现幼儿在使用餐刀切割食物时,可以告诫幼儿“把餐刀拿得离手指远点”,而不该马上制止幼儿的行动,阻碍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三)进行演戏训练,获得实战经验

模拟演习是幼儿园最有趣、最吸引孩子的教育方式。通过有趣的标志符号、图画、漫画等布置教室和黑板,可以让幼儿在这种高度仿真的场景中感受安全教育的氛围。教师可以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专门针对一些不安全现象进行解析,还可以在虚拟演播场景中设置很多危险现象,让幼儿根据安全保护的常识,独立应对这些状况。例如,教师可以请消防队员过来,一边协助孩子进行紧急演习,一边教导幼儿安全知识。这样就可以通过浅显易懂的环境创设,让幼儿获得安全教育的知识。

三、结语

幼儿安全教育工作只有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才能够行之有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所采用教育手段和有趣的演习训练,是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有效措施,有助于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让幼儿更快地了解和应对当今社会环境中的诸多不安全因素。总之,只有每个孩子安全、健康、快乐地成长,社会才能持久稳定,国家才有希望。

参考文献:

[1] 骆秀曼.谈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5).

[2] 王洁.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J]. 科学大众,2009(3).

[3] 张丽.谈如何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J]. 科学之友:B版,2009(1).

[4] 时洪峰.幼儿安全教育的紧迫性[J].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4).

(责编 张翼翔)

上一篇:“分数银行”,我看行! 下一篇:一次同余方程的解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