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初中物理教学的探索

时间:2022-10-15 03:52:57

整合初中物理教学的探索

摘 要: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已非常普及,信息化几乎渗透到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传统的、单一的、死板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要求。随着新课改轰轰烈烈地进行,越来越注重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以实现教学的新突破。初中的物理教学也应该积极地进行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借助信息技术来不断地完善初中物理教学,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信息技术和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重要性,信息技术和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信息技术和物理教学整合的策略三方面探析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导入;教学工具

信息技术与当今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它已经逐渐成为人们从事生产活动以及生活活动的必需品。没有信息技术,我们将难以前行。在教学方面,信息技术同样具有它独特的作用以及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针对初中的物理教学,近几年,教育改革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发展,更加注重教学的多样性、创新性、丰富性,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传统的死板的教学模式再也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式的需要了,教师应更多地借助信息技术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交流、合作、学习的环境,使得学生可以深入地掌握相关的物理概念,以及相关的原理、规律等等,能够灵活地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各类相关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的精神。

一、信息技术和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重要性

整合就是整体的结合,就是将某些比较分散的要点,借助一定的手段、方法而合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信息技术与初中的物理教学整合,也就是把信息技术和初中物理课程有效融合,为我们的学生创建一个信息化的物理教学良好的环境。

信息技术和初中的物理教学的整合充分体现了初中物理新课改的相关的教学理念,初中的物理教学更加的强调基础性,以及实践性,通过借助信息技术的特点,可以有效地将比较抽象的相关的物理知识转变成动态的过程,让学生借助多种渠道掌握物理知识,而且可以借助网络资源以实现知识共享。信息技术和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可以有效代替传统的被动的死板的教学,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动态的教学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例

如,在教学声波的传播的过程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建立各种场景,模拟鸟叫,虫鸣,汽笛等等的声音,伴随着色彩,图画的演示,使得学生具有身临其中的感觉,变枯燥的教学内容为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从而大大的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讲解抽象的物理知识,教师借助多媒体模拟较难以完成的演示实

验,将较为抽象的概念,规律通过实验演示给学生,例如,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电动机等的原理的讲解,单凭语言的讲解就显得苍白无力,借助视频就能将其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了。

而且,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黑板毕竟是有限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有效地扩充教学内容,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特别是教师在讲解电路图的时候,可以利用幻灯片,节省板书的时间。

二、信息技术和初中物理教学整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首先就是教师对计算机应用的水平以及学校的相关的设备的不足,不能有效地满足教学的要求,特别是相对较为普通的初中学校。因为计算机的短缺,往往导致几个班的学生不得不轮流使用多媒体教学,有时因为多媒体的紧张往往延误教学的进度。

2.教师的演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率,但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思维的活跃性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特的创造性。同时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影响了师生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交流等等。

3.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我们的教学中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特别是年轻的教师的青睐,但是,同时也出现了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的现象,计算机模拟实验代替了师生的实际操作,这严重制约学生的实验动手的能力,而且,多媒体过分介入,过多的丰富教学的内容,使得学生难以完全接受新的知识,无形中为学生增添了学习的压力。

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如何更加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急需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新课改理念下,结合教学经验多多地探究信息技术和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的方法、策略。

三、信息技术和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策略

1.导入教学的有效工具

通过借助信息技术,设置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地将学生的注意引入教学情境中来,借助丰富多彩的图片以及相关视频的展示等等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如临其境,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思考,以及对于问题深入的理解。

例如,在初中物理“摩擦力”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借助问题设置吸引学生的相关思考,如:“什么是摩擦力?”等,然后通过相关视频的播放,使学生通过眼睛,更加深入地理解摩擦力,以及与摩擦力相关的一些因素。这样在一方面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关于摩擦力知识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本身充分的认识,使得其对问题产生大致的答案轮廓,最后,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解答,迅速地导入教学,使得学生对摩擦力的模糊知识变得更加清晰。

2.探究教学的工具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等。例如,学生借助计算机采集数据的功能,收集实验过程产生的多种数据,

也就是最原始的数据信息。通过分析、处理得出最后的结论。在学习晶体的熔点时,借助有数据与图像的课件,让学生输入实验中得出的数据,从而绘出融化的图像,得出结论。

3.动态演示教学

对于初中生来说,有些物理知识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编制知识框架,借助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相关物理知识,例如,对于《眼睛》的学习,利用课件模拟环境,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晶状体的调节功能,同

时,利用眼睛看物的原理的动画图像,将此与凸透镜成像做对比,通过互动课件的模拟配镜,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不同透镜光路变化的动态过程。

4.资源共享,合作交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今,许多学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内网站,为教师交流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有助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将物理知识的相关重点、难点以及知识网络结构,上传到网上,以实现知识共享,例如,学生在校学习后,可以通过局域网进行巩固学习,以及交流学习心得,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使得学习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进行,使得学生可以争先恐后地学习、讨论、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推动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初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正是适应社会的潮流,符合新课改的发展的核心要求,当代的教师应该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韩建忠.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

[2]王学能.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J].新课程学习,2013(3).

(作者单位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礼乐中学)

上一篇:改良腹膜外剖宫产术和改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 下一篇:站在学生心里 宽容学生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