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转变农村初中生数学作业态度的有效策略

时间:2022-10-15 03:21:30

浅谈转变农村初中生数学作业态度的有效策略

摘 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反馈,是教师与学生实现教学互动、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然而,现实中的作业不尽人意,抄袭、不交、敷衍是常有的事,农村初中数学作业尤为突出。面对新课程培育的学生,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潜能,有效转变学生的作业态度,使作业真正发挥其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是我们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初中 数学 作业态度 有效策略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生源是附近的农民子弟,且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学习上没人关心和辅导,造成学生的基础和认知水平很差,学生数学作业的完成情况不容乐观。2013年秋,我校七年级的数学作业调查显示完成质量较高的仅占25.2%,时常出现小错误的占30%,经常出现错误的占25%,抄别人的占12%,不交作业的占7.8%。学生虽然大多情况下能按时完成作业,但只是作为一种任务来完成,不是将其作为学习过程的延伸,没有真正认识到作业的重要意义,应付老师的检查,迟交、不交的现象特别严重。这是我们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徘徊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怎样改变学生作业“懒”、“拖”、“差”的状况呢?

一、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转变作业态度的前提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开发潜能,保持大脑活跃的思维状态,接受指示,从而能够对所获的知识信息进行更好的储存,使认识结构更清晰,也更好地为知识的领会、应用、综合以及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更大的空间。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单向灌输,让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被动地接受教师制定的格式化的知识。这样没有互动和探讨的课堂教学没有生机,没有活力,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窒息了学生智慧的火花。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智慧的火焰。新课程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所以我们教师要摒弃传统课堂教学的陋习,想法设法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环境,把学生带入一个个情境中进行互动、交流、探究,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乐”中学,体验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生命体验。这时作业对学生来说不再是负担和累赘,而是一种享受,是证明自己、展现自己能力的一个非常享受的过程,他们会以最大的热情把作业完成得最好。

二、合理地设计作业,是转变学生数学作业态度的关键。好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巩固一堂课所要掌握的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智力,拓展知识面,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的作业设计要讲究一定的策略。新课标中指出促进学生发展,并非要让每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都要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而是有差异的发展。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利用和发展学生的差异,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着力点。要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就必须采取分层次作业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习题,达到既让学困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又能保证学优生免受“饥饿”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需要自主选择。如以“作业超市”的形式建立作业题库,每次作业都布置A、B、C三个不同层次的作业题目。A类题:难度较低,方法以模仿性为主,作业内容属于与本节课知识有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训练,;B类题:与本节课知识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及其变式、一般综合题等;C类题目:与本课知识有关的智力训练题、提高题及一些灵活性较大的拓展性的题。题目形式要新颖、有趣,最好是把知识点融在情境之中,让学生像逛超市一样,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及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刚开始,效果不明显,但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找到自己可以做的或有兴趣做的作业,作业没有拖欠不交的现象了。

三、多元性的作业评价,使学生良好的作业态度得到持久的延续和提升。分层作业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给老师的批改增加了工作量。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主要是使师生双方及时接受正确的信息,加快信息反馈的速度,真正达到做作业和批改作业的目的,本人做了以下尝试:

1.随堂批改作业。新课后,简单的作业可当堂完成,集体讨论答案,当堂集中统一批改。

2.小组批改作业。分两个阶段:(1)先找六个数学成绩好的学生互批,交流达成共识后,再由他们共同完成全班的作业批改,并把批改的情况做好记录以便向老师汇报。记录的内容有:①汇集班上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题进行“会诊”,分析错误原因,提出正确答案供学生参阅。②收集作业中做题方法新颖巧妙、思路简捷、一题多解等典型范例,及时向全班进行交流。③每一单元教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信息小组总结正、反两种典型,向全班同学作交流,以达到消除错误、开阔眼界、巩固知识、掌握方法的目的。(2)教师抽查和面批。教师对小组批改后的作业要进行抽查,了解作业和批改的情况。特别是利用课余时间面批,效果非常好。

上述几点尝试,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使教师变独角演员为导演,充分发挥了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掌握了作业的方法,并在作业过程中得到展示和发挥,而及时有效的批改和评价让学生得到了肯定和鼓励,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上一篇:浅谈多媒体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整合 下一篇:“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的误区及其对策探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