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改下的思想政治教学

时间:2022-10-15 02:01:32

浅谈课改下的思想政治教学

新课改实施几年来,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为了能更好的适应课改教学的需要,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我认为要使我们的政治课教学更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更新理念、转变角色、改进教学方法

新课改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作为教师就必须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实现自我角色的转换,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使自己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既要当好学生的良师,又要成为学生的益友。同时,作为老师,还要适时地激励和引导学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创造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锻炼了技能,又培养了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从而实现新课程要求的教育教学目标。

二.不断“充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更新频繁的时代。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如果只依赖于在师范院校时所学的那点知识和本领是远远不够的。因而,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做到“边教边学,边学边教”,努力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那碗水”变成源源不断的“活水”。

如今,各个学科之间的知识交叉越来越多,特别是思想政治这一门学科相对比较综合,其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历史等各个方面,这就给思想政治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师生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仅仅懂得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常不断地学习,这种学习是多方面的,可以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好的教学方法方式;可以观看教学光碟,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教学案例;可以利用网上资源来辅助与教学;可以学习运用新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等等。通过多方面学习,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另外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但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三.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教学活动要丰富有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能有充分的感知和理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方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小品表演、演讲比赛、评论等活动,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上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丰富多样的情绪》这一框题内容时,可以让学生现场表演喜、怒、哀、惧四种不同类型的情绪,也可以让学生搜集以上四种不同类型情绪的词语,看谁找到的又多又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从而促使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四.教学语言要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贴近生活实际

长期以来,教育行政部门对老师和学生不科学的评价机制,把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引向了“以分数为中心”的误区。就现今新课改条件下,仍有许多老师在“穿新鞋,走旧路”,仍在围绕“分数”教学,使得思想政治课很枯燥、乏味。

鉴于此,我们思想政治课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而,教师教学语言一定要通俗易懂,少讲一些书上纯理论的东西,这样才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一般而言,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往往要举出一些例子来说明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举例要生动形象,事例中的人和事物必须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我们在教学中还可以增加一些乡土资料,利用乡土教材来进行教学,注入乡土气息,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关注时政热点,使之与教材内容相结合

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是源于生活而又归于社会,纵观近几年的期末考试试卷,每个学期期末考试思想政治试题的素材大部分均出自于国内外重大时事,其答题方向要求学生回归课本,运用课本中的知识点和结合自己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想、所感来进行归纳、总结、解答,尤其是主观题更是如此,以凸显"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教学理念,意在考察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因而,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注意搜集国内外重大时事,并使之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会发现时事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进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改条件下的老师面临着诸多的难题和挑战,作为思想政治教师,我们要不断增强自身素质,使自己的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才能唤起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机和活力,实现其在德育教育中应有的价值。

上一篇:浅谈新课改理念下如何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下一篇:强化教材文本阅读 提升学生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