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白云区2008~居民传染病死因分析

时间:2022-10-15 12:38:23

广州市白云区2008~居民传染病死因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白云区 2008~2012 年患传染病的居民的死亡原因。 方法 应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等统计学指标,对2008~2012年白云区居民死因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008~2012年白云区居民传染病死亡数为227人,年平均死亡率为2.04/10 万,传染病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 传染病主要死因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和艾滋病。前三位死因占总死亡数的94.27%。职业以无业或待业居第一位。 结论 病毒性肝炎、肺结核、艾滋病是导致白云区居民死亡的最严重传染病,应加强防控。

[关键词] 传染病死亡率;死亡原因;顺位

[中图分类号] R19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0-0004-02

传染病死因分析数据,既是反映居民健康及卫生保健状况的一项客观指标,也是进行传染病研究以及制订卫生管理规划的一项重要依据[1]。为掌握白云区传染病死亡率水平、死因构成以及各年龄段疾病死亡情况[2],探讨人群分布特征,为合理制订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对白云区 2008~2012 年居民传染病死因进行统计学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白云区户籍人口、在白云区居住一年以上的常住人口及新生儿出生时有生命体征者, 由于传染病导致死亡者,为本次调查分析对象。死亡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登记信息报告系统;人口数从白云区统计局获得;人口标化采用 2010 年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口构成计算。

1.2 方法

根据《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收集死者信息,按照国际疾病与健康统计分类ICD-10进行死因编码分类。

1.3 统计学分析

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登记信息报告系统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死亡率

白云区2008~2012年传染病年平均死亡率为 2.04/10 万,男性标化后死亡率为3.04/10 万,女性标化后死亡率为2.04/10 万,见表1。

2.2 死亡顺位

造成白云区 2008~2012 年居民死亡第一位的传染病是病毒性肝炎,死亡率为2.04,占传染病死亡数的65.64%,第二位是肺结核,死亡率为0.43/10 万,占21.15%,第三位是艾滋病,死亡率为0.15/10 万,占7.49%。见表2。

2.3 死亡年龄

65岁以上居民传染病52例,死亡率高达10.11/10万,占死亡病例的22.91%主要死于病毒性肝炎,死亡率最高是35~44岁年龄组,35岁以上死亡人数共187例,占所有死亡人数的82.38%。见表3。

2.4 职业构成

对传染病导致死亡病例进行职业分析,无业人员死亡构成比居第一位死亡人数最多,死亡 60 例,占死亡人数的26.43%;其次为种植业和不便分类人员,死亡各47 例;此三类人员占所有死亡人数的67.84%。

3 讨论

尽管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国家对传染病防控的重视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传染病防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传染病虽不是威胁居民死亡的首位因素,但其发病率仍然较高,传染病防治仍是当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1]。从分析数据看,病毒性肝炎、结核病、艾滋病是危害白云区居民生命的最主要传染病,且居高不下,可能与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加速流动、居民卫生习惯不良、大量耐多药结核菌株的迅速蔓延、HIV和艾滋病的蔓延和流行等因素密切相关[3]。加大病毒性肝炎、结核病、艾滋病防治宣传力度,提高居民自我保健意识仍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同时还需加强疾病监测,及时发现传染病,并针对不同的传染病,在“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上采取相应措施控制,降低相应传染病的死亡率[4]。

随着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不断巩固和发展,婴儿传染病已连续多年无死亡病例发生,其他相关传染病也处于较低的发病水平,但由于一些传染病流行规律发生了改变, 新菌株、毒株的变异和传入,新的传染病防控工作仍十分艰巨[1]。中年组(35~44岁)及老年组(65岁)传染病死亡率较高,中年组死亡率高可能与该年龄段接触机会及疾病疾病进程有关,老年组由于自身免疫功能大幅度下降,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容易出现一个高峰[3]。

白云区2008~2012年无业人员、农民、不便分类人员传染病死亡人数居人群传染病死亡前列,说明此类人员由于经济条件,看不起病的现象依然存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仍然在低收入人群。

本次调查结果提示白云区病毒性肝炎、结核病、艾滋病是严重影响居民健康的疾病,是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必须积极探索和改善相应预防控制策略,继续加大防治的投入力度, 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通过长期的共同努力, 尽早达到降低传染病死亡率的目标[5]。

[参考文献]

[1] 桂芙蓉,陈文华. 祁阳县2008~2010年居民传染病死亡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7):1016-1017.

[2] 杨建国. 2009年泰州市居民死因监测结果分析[J]. 江苏预防医学,2010,21(6):58-59.

[3] 王永瑚,陈有明,刘海峰,等. 2004~2005年凉州区传染病死因调查报告[J]. 当代医学,2010,16(15):30-31.

[4] 黄兆胜,周丽玲. 桂林市某监测点2007~2010年死因动态分析[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2(4):67-69.

[5] 尚修建,闫化奎,刘来新,等. 新疆5县区结核病死因回顾调查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1):2101-2102.

(收稿日期:2013-05-06)

上一篇: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下一篇:循证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