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脱落上皮细胞的荧光标记STR分型

时间:2022-10-15 12:07:04

人体脱落上皮细胞的荧光标记STR分型

【关键词】 脱落上皮细胞,荧光标记,str

【中图分类号】d919.2;q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__)o1—0048—02

荧光标记str分型技术在法医物证检验中已经得到广泛应

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含有微量人体脱落上皮细胞的特殊载体在

很多情况下被忽略,关于皮肤脱落上皮细胞的dna检验比较

少。本文作者结合案例,对一些特殊载体上的脱落上皮细胞成

功地进行了str检验分型,并就检验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旨

在进一步提高办案人员对此类检材应用价值的注意。

案例资料

【案例1】20__年1月在某旅社内,犯罪嫌疑人王某将徐某

(女,27岁)掐颈致死,后用打火机烧灼电视机电线再用手拉成多

节,欲用于捆绑。鉴定人员在现场采用纱线两步擦拭法转移电

视机电线上的上皮细胞,用chelex一100法提取上皮细胞dna,

microcon一100纯化柱处理,用ampfistr。profiler plus ”系统复

合扩增试剂盒进行str位点的复合扩增,扩增产物经abi 310

型基因。

表1 案例1有关检材str结果

分析仪荧光检测分型,结果显示在现场电视机电线上检出

混合dna谱带。通过与死者徐某及嫌疑人的dna分型结果一

起比对,发现现场电视机电线上检出混合的dna谱带可由死者

徐某和犯罪嫌疑人王某的dna谱带混合形成,见表1。由此推

断,嫌疑人来过现场,并使用过该电线的可能性极大,为下一步

针对性的审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并最终迫使犯罪嫌疑人交

待了杀人过程。

【案例2】20__年1月,李某(女,23岁)在某美容店被杀。

经勘查及调查访问后,现场发现的一双黑色棉皮手套确定为犯

罪分子作案后留下。因为是冬天,考虑到戴棉手套后会有较多

手汗浸人手套的内层。把手套的内层翻转过来,将出汗较多的

手掌及手指对应位置的棉布各剪一块置小烧杯中,加人蒸馏水

浸泡过夜,离心收集浓缩沉淀物,镜检见有核上皮细胞,用与案

例1相同的方法提取dna 进行检测,结果检出一男性dna 谱

带。与抓获的犯罪嫌疑人的dna分型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见表

2。经统计学计算,偶合率为2.3×10 。。在证据面前,犯罪分

子交代了犯罪事实。

讨 论

人体皮肤脱落上皮细胞多为角质上皮细胞,细胞核多已退

化,因而一般情况下接触物品时留下的上皮细胞多为角化细胞,

使得进行核dna str分型难度极大。但在有些情况下,如出

汗、和物品有摩擦时,会留下较多的有核上皮细胞,使得对这些

皮肤脱落上皮细胞的str检测成为可能。

表2 案例2有关检材str结果

对于这些附有微量脱落上皮细胞的载体,关键是尽可能收

法律与医学杂志20__年第11卷(第1期)

集上皮细胞,提取时可以根据载体种类采用沾水棉线反复擦拭

后浸泡或直接浸泡载体等方法使上皮细胞完全解离到浸泡液

中,并采用高速离心收集含有上皮细胞的沉淀物。提取dna

时,向沉淀物加入50 1 chelex一100和2 1 10mg/ml蛋白酶k,

5cc消化2小时以上,以保证上皮细胞的充分消化裂解,消化后

经microcon一100纯化柱纯化浓缩后,用ampfistr~(r)profiler

plusⅲ系统复合扩增及灵敏度较高的abi 310型基因分析仪检

测,往往可以得到较理想的dna谱带。必要时可以经过两次纯

化柱纯化浓缩,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少抑制剂对扩增的影响,又能

得到足够用于扩增的dna量。

· 49 ·

参考文献

[1]陈向红,刘超等,李越等荧光标记str分型进行烟蒂的个人识别法

医学杂志,20__,17(5):301~302

[2]赵守名,杨白全,张军.汗潜指纹dna的str—hum01[aatg]位点

扩增分型研究见:最高人民法院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l996:293~ 294

[3]郑秀芬,刘寰,程建波.已显现指纹的dna—pcr检验.刑事技术,

1998,(1):1~3

(收稿:20__—06—13,修回:20__~07—27)

上一篇:考试技巧两则 下一篇:考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