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大中型企业知识产权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14 11:31:38

上海市大中型企业知识产权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 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大中型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命脉,其知识产权的管理与应用则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文章以上海市为例对相关企业的知识产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并从政企联动的角度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知识产权 大中型企业 政企联动

一、引言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涉及的是在智力创造活动中智力劳动者及成果所有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在当今世界,知识产权既是保护人类智力劳动成果的有效法律制度,同时也是促进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增强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激励机制。而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命脉的大中型企业,其知识产权领域的发展态势将对我国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最终构建创新型社会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上海市大中型企业知识产权现状分析

2007年6月~2008年6月,笔者以上海市为样本,本着能反映上海市大中型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全貌的原则,选取了一批位于该市重点地区或重点行业内的大中型企业,并在各界朋友的帮助下,通过到相关部门的调研以及对大量数据和资料的收集,对这些企业的知识产权现状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本文的现状分析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1.企业知识产权的开发现状分析

据相关数据的统计结果显示:在上海市各大中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产权中,仅有33%是完全由本企业的工作人员研发,有20%的知识产权是在引进外来技术基础上进行部分改进,从而开发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而这些企业在技术引进时,多以引进机器设备等“硬件”技术为主,纯技术引进较少。这种做法不仅增加了企业技术引进的资金投入,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

此外,有35.6%的上海市大中型企业对引进技术的使用仍停留在原始层面,无法根据市场的变化和企业自身情况进行技术调整和改进,使得企业的“技术消化能力”变差;而消化不良必然又加剧重复引进,进而再加剧消化不良。这种现象将埋下隐患,即:耗费了大量的资金却始终无法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最后将造成资金日趋紧张、技术日趋落后且技术依赖日趋严重的被动局面。

2.企业知识产权的评价体系现状分析

据调查,有70%以上的上海市大中企业其知识产权评价工作由企业财务部门的一般财务人员兼管,并未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评价部门对知识产权价值进行评价。而不设置专职评价部门的根源主要是成本太高,另有一些企业认为专业评价人才的欠缺也是一个原因。

此外,这些企业中的绝大部分对知识产权价值评价使用的主要是成本法和收益现值法等传统经济方法,这些方法在评估中都有一个弱点,即:对知识产权的确定往往受到评估师个人水平、知识结构、责任心以及其他人为因素的影响,得出的价值结果难显公平。

3.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及应用现状分析

经统计数据显示:知识产权工作由单位第一领导主管的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50.3%;加上部门主管,该比例高达62.3%。这说明在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大环境下,上海市大中型企业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高。

然而,在具体的内部规章制度建设上,一些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很多企业均存在:未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未与职工签订知识产权保护协议,未将专利工作纳入职工的绩效考核体系,以及很少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活动等现象。而且多数企业仍将产品质量或营销手段作为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而“专利产品”、“专有技术”、“品牌影响力”等知识产权手段依然无法成为构建企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这些问题如不能解决,这些企业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力就难以得到迅速提高,那么,上海市的大中企业将很难在短期内弥补和国际知名企业的差距。

三、上海市大中型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策略

根据以上的种种分析,本文从政府的宏观层面和企业自身的微观层面入手,二者联动,提出了上海市大中型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和应用领域的发展策略。

1.政府宏观策略

(1)加大宏观政策的调控力度,全面提高科技竞争力。政府是科技创新的主导,政策是政府实现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因此政府应充分制定科学的发展政策,使各项政策有利于创新要素的发展和创新主体的合作,有利于上海市“科教兴市”战略目标的实现。今后的重点应继续着力于高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其政策的主要调控方向是:技术政策;财政金融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积极推进科技资本重组;鼓励国际合作。

(2)建立多元投资新机制,增加各行业的科技资金投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继续提高市财政科技拨款在大中型企业中的财政支出比例;②加大各企业的科技投入力度,使其成为科技经费投入的主体;③增加技术创新贷款,建立投融资新机制。此外,政府还应加强计划引导作用,注重整体环境的改善,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的科技项目融资担保基金,提高企业信誉,逐步扩大国内外银行和其他金融组织对技术创新的贷款业务;同时开辟各种投融资渠道,发展风险投资。

(3)加快发展大中型企业中高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上海市大中型企业的开发能力是比较强的,从科研基础看,具有“国家队”的实力,所以应集中有限资源,力争取得重点突破。政府部门应制订切实可行的规划,把握资源投入的领域,通过宏观调控给予足够保障、建设重点实验室、借鉴国际知名企业经验等途径,加快步伐重点发展企业的高科技技术。

(4)利用上海市优厚的高校资源,推进“产学研”合作。高校是科研人员集中、科技研究成本费用最低的地方,而上海市的高校资源在全国范围来说又极为丰厚。因此,市政府应积极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通过合作来提高上海市大中型企业的创新效率。具体做法:①引导和支持“产学研”之间的技术、人才和资产流动;②实行特殊政策,建立并完善技术市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业服务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产学研”合作网络的形成;③在科技计划上把促进“产学研”结合作为重要目标,在资助机制上鼓励三者结合,加强创新体系的整体集成,发挥上海市科技力量的整体优势。

2.企业微观发展策略。

(1)参与制定行业标准,把握行业主动权。行业标准是具有知识产权内涵的,其地位十分重要。上海市的大中型企业应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制定上海市的各行业标准。如不参与标准制定,会造成与国际技术发展脱节,在市场经济中处于被动局面。因此,作为各自行业的龙头,这些企业应从自身的情况出发,在熟悉国际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制定本行业标准,以增加竞争中的主动权。

(2)加大专利人才培养,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要对员工进行知识产权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其知识产权意识;要建立完善的约束机制,使各行业的知识产权得以完善保护;应创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员工研究出的新技术要从精神和物质方面进行正激励以激发其创新的积极性;此外,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要在定责、定编、定岗的基础上,逐步实行科技人员聘任制,分流冗员,稳住骨干,提高待遇,以进一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3)做好设备采购工作,增加或明确外购合同中知识产权免责条款。上海市各大中型企业的生产销售需要大量采购国外设备,故在采购合同中应继续积极引导采购企业订立知识产权合同条款,或就知识产权问题展开谈判,以达到知识产权使用费由设备供应商支付或对设备价格进行降价的目的。同时,通过合同的办法引进国外的先进合同条款和各项法规,有助于建立国内知识产权意识,建立知识产权和其他权益的保护机制,使上海市大中型企业的知识产权和工商法规能与国外接轨,从而有助于各上海市大中型企业避免陷入知识产权纠纷。

(4)强化行业知识产权联盟的作用,形成竞争合力。①通过强化行业协会,以及已成立的“知识产权服务联盟”的作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行业协会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并强化本联盟的知识产权保护对策,避免本市企业的自相消耗,进一步可以避免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发生“蚌鹬相争,渔翁得利”的重大失误。②各大中企业可以利用自身在市场上的营销网络优势及其本土优势,与其中的个别厂商或专利权人接洽联系,组建专利战略伙伴。形成强大的经济研发基础,以显著降低外国专利权人集团形成的统一战线的威胁。③上海市的大中企业们必须学会协同作战,加大同行业协同开发,共享核心技术和相关专利的力度。力争克服中国几乎所有的大中型企业的三大弊病:产品低附加值,自主知识产权不够,缺乏核心竞争力。通过加大协同科研攻关和经费投入,共同开发,以共享本领域的核心技术及相关专利,最终提高上海市大中型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朝晖:知识产权协议: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成长法则[J].商业研究,2008.1

[2]潘瑾陈晓春:上海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J].上海企业 2006.5

[3]张平: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评估[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

[4]夏先良:工业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情况调查报告.知识产权,2003,(6)

上一篇:鲤鱼的养殖与经济价值 下一篇:温州服装企业空间扩张与转移的价值链驱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