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优化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14 11:02:04

新课标下如何优化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对策研究

摘 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学校音乐教育进入了一个全面的课程改革时代。音乐教师有了明确有效的音乐教学目标,就有了明确的指导方向,今后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实施目标引导教学,做到音乐教学目标具体明确,有针对性、有效性、可操作性。

关键词:审美教育;音乐欣赏;教学情境;自主学习;创设情境

新课标很清晰地指导我们――音乐是我们教学过程中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教师作为音乐课堂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我们要引领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去想象、体验、感受、联想,进而实现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体验。

近几年,笔者走访了重庆市各中小学,针对新课标背景下一线音乐教师的教学情况做了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重庆市公办、民办中小学音乐教师。总共100份问卷,回收有效卷100份。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调查目的:这次调查研究的目的旨在了解音乐教师的课前教学设计的准确情况与课后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表一

表二

■ 教学目标也被称为执行目标,它是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核心,它与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来制订教学目标,它是衡量一堂音乐课好坏的主要标准。但是,笔者在问卷调查分析后发现:同一本音乐教材,不同的音乐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是不同的。诸如此类的问题与现象,我们进行了整理与讨论。

一、音乐教师偏离新课标的具体要求来设定教学目标

新课标强调学科多元化,教师要让学生从多角度来学习音乐知识。我听过一些中学教师讲革命歌曲这类课程,教师课堂导入先向学生介绍重庆的歌乐山等革命纪念地,同时黑板上写满了革命诗词,最后欣赏歌曲《绣红旗》。一堂课结束后,学生感觉上了一堂语文课。由此可见,音乐教学目标设定不明确。

二、教学目标中的重点、难点不明确

有教师在教《大鹿》这首歌曲时,采取了让学生分组讨论的教学方式,发放了动物头饰、鲜花、木树等道具。一堂音乐课分组讨论下来,时间已过半,最后在学生的游戏打闹中结束了。根本没有真正理解歌曲的内涵,没有突破教学目标中的重点与难点。

三、制订教学目标时过于追求全面,最后成效并不好

音乐课堂的整个过程包含了学生评价、教学目标、教学环节三大重要的因素。其中,音乐教师课前教学目标的设定占了首要位置,一堂音乐课应紧紧围绕着之前设定的教学目标来开展,此方法可有效地提高教学的针对性。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设定具体切实可行的音乐教学目标呢?以下是笔者通过研究得到的一些结论。

1.教学目标设定之前应做到“三位一体”

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教授曾指出: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首先应该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音乐教师,应该透彻地学习《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各项具体要求,并且要研究教材与教参。做到基于新课程标准、教材、教参“三位一体”的情况下来设定我们的教学目标。

2.体现音乐专业学科的特色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音乐课的价值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最后学生能主动地表现音乐,应把音乐课的教学过程看作是一项以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这样学生能充分体会到音乐中的美与情感。因此,音乐教师应有扎实的音乐基本功,无论是钢琴即兴伴奏,还是课堂上的耐心的讲授与范唱,都应在学生面前当好一个启发者的角色,让学生在理论加实践的课堂中感受音乐,注重音乐审美价值。

综上所述,我们有了明确的音乐教学目标后,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今后我们应把音乐教学目标置于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核心地位,实施真正的目标引导课堂教学,这样学生的音乐能力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理,何工.音乐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

[2]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04.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7.

上一篇:高职小语种优质课堂教学探究 下一篇:高职商科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