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与责任教书育人

时间:2022-10-14 09:53:48

用爱与责任教书育人

作为教师,我们要爱学生,爱学生是教师之本,没有真诚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学生不是在书本上和课堂中学到的,这种情感产生于我们教师的品格和职业道德,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

一、爱学生荡涤了伪善的真诚笑容

学习应是让人愉悦的事,学生完全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著名作家秦文君说过:“教育应该是一扇门,打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 我们教师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学生朝气蓬勃、青春焕发,因为只有这样的学生,我们才容易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也才能提高课堂效率。那么,我们怎样让学生露出一张张笑脸呢?

教师要想看到学生们的笑脸,自己得先让学生看到你的笑,不管在课上还是课下。教师上课时只有面带微笑,学生才能学得轻松。因此,教师要用自己的豁达去影响学生。

平常,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金无足金,人无完人,不允许学生犯错是不可能的,关键在于我们的正确引导和循循善诱。有些学生天生不善言谈、性格内向,当他们一旦露出活泼的笑脸,我们就应该赞扬他们并学会欣赏他们。

二、爱学生剔除了糟粕的心灵

人的心灵需要以善良驱恶,扶正压邪。在学生时期,如不爱护学生纯洁的心灵,会使他们走向堕落。

要爱护学生心灵的纯洁,就得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树立起神圣的信念。教育学生信奉善良,相信人不只是为自己活着,也是为别人活着,要为能为别人谋福利而感到幸福;教育学生相信自己,能够发现自己的善良言行和智慧,要为自己在劳动中所取得的成就和能用自己的劳动为他人谋取福利而感到骄傲;教育学生相信我们的社会理想,当他的思想与其个性、个人利益、愿望、志趣、意向等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的时候,就能逐渐成为他心中的神圣信念。

三、爱学生培养对生命的敬畏

当前,中国正在强调建设和谐社会,全世界都在强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教师,培养学生的敬畏之情、敬畏之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没有对生命的敬畏,我们谁也不敢保证,未来社会就不会发生核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就不会爆发?再看现在,假奶粉害死婴儿,假药吃死病人,汽车飞速压死人飞奔而去不至所归……所有这些,反映的恰恰是人们对生命缺乏敬畏。早几年看到香港古惑仔电影深受青少年喜欢,就感觉到深深的担忧,而事实上是,校园中不少青少年对其效仿,觉得欺压良善、斗狠争私、好勇爱斗是很酷的事,不以欺侮他人为耻。

有人这样说过, “敬畏生命的理念乃是一个绝对的伦理。”可以说,敬畏是道德情感的一部分,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我们的和谐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不懂得敬畏,没有信仰,学生就会胡作非为,就会对造假售假、伦理道德规范甚至法律漠然视之。

四、爱学生对自由和思想的崇尚

作为教师要理解“学生是认知主体”,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需要给他们有表达、交流的机会。教育专家叶澜教授语重心长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我们要多提供一些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思想和感情的机会,多一点师生双方的感情交流。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自由表达思想的机会,既不敷衍学生更深层的疑问,也不减少学生自由提问的时间,从面使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五、爱学生对宽容虔诚的拥有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于学生来说,我们教师的一言一行有很强的示范作用,一个善于宽容他人的教师,其本身就是一本活的教材。在工作中,教师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如果―味地批评和冷嘲热讽,势必造成师生的对立,致使学生自暴自弃,脱离集体,疏远同学,助长他们的狭隘心理。因此,教师应有深厚的涵养,对于问题学生要真诚地去关心和帮助他们,多一些善意的点拨和鼓励,使学生在宽容中自省自悟,改正错误,学会自尊。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抓住时机,将宽容教育有机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培养学生宽广的胸怀和包容一切的气度。教育学生做人应当有一点“雅量”,即容人之德。要力争做到“待人宽,责己严”,不要动辄就指责和怪罪别人。经常这样推心置腹地与学生交谈,便可逐步地开导他们,使他们慢慢学会宽容。

“爱”是责任的体现,而“责任”是爱的化身。教师拥有了对学生的真心的爱时,其爱才是最幸福的;教师拥有了一份融入责任的爱时,这样的爱才有可能长久永恒。既然是责任,也就注定责任的沉重,因为那份责任里,不仅仅让我们去学会享受爱的幸福与温馨,同时也要学会去包容学生的缺点与过错。用爱与责任教书育人,使我的生活充实、自在!

上一篇:在初中英语有效教学中提高学生能力 下一篇:重视中职电梯专业体育教学改革培养技术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