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环境的市场营销研究性学习之开展

时间:2022-10-14 09:35:51

基于网络环境的市场营销研究性学习之开展

【摘要】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笔者在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运用网络展开课题研究、 网络环境中合作学习研究、 运用网络开展研究性模拟学习这三个方面总结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开展市场营销研究性学习。

【关键词】市场研究 网络环境 合作学习

市场营销是一门强调实践性的课程。这门课程的特点是要求学生不仅全面了解市场营销的理论和知识;还需要学生分析市场信息,并联系企业开展营销活动。所以,市场营销的教学不仅仅被定格在教室,应该是多空间、多角度、多方式和开放性的。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的方法,通过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市场营销教学的实效性。

在当今互联网信息时代,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笔者在多年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在网络环境中,开展市场营销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一、运用网络,展开课题研究

市场营销是一门和心理学、经济学、行为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学科都密切结合的学科。这特点是非常有利于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开展。

研究性学习是紧紧围绕选题、论证课题、实证研究这三个阶段展开的。在这研究的过程中,获得信息资料是非常重要的。在当今网络环境开放性的特点,能提供大量关于社会和生活方面信息和各种学科方面的信息资源。而且,伴随着研究性学习中对课题研究的深入,学习者需要了解大量不同的信息,这就需要费劲精力去搜寻。而互联网带来的是人类知识的信息库,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文献资料以及解决问题的多种思路;同时还使研究性学习的信息来源变得快捷、丰富,节省时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从这些都可指导,网络与研究性学习的有机整合,是学生获得知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良好载体。

因此教师在开展市场营销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为此,教师可以在网上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交流的空间,如QQ群、BBS、论坛等网络的聊天室。在电子公告栏处介绍一个实例,引起学生的思考,产生问题;并允许学生在网上讨论,并且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教师根据这些观点,帮助学生形成研究的课题,之后交给学生独立去研究。如教师在上《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时候,可以在网上班级空间里,让学生讨论,如何让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或家庭进行消费;从中引导能令学生可研究的课题。

二、网络环境中合作学习研究

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基本的活动方式和组织形式,其开展模式是让学生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学生往往受着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限制,对学习内容难以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因此,通过组建团队的方式,让学生各自收集信息并收集信息,在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对问题的交流探讨,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获得交流互动的时间比较少;这导致学生在面对新群体或者无法解决的问题情境时候,往往不知所措。网络环境却创造了一个人人平等的机会;人们通过网络的交互界面,可以进行多种多样的交往活动。在网络环境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可以通过QQ、BBS、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指导学生的学业,与学生讨论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学生可以足不出户获得教师的指导;并且能在网络中查找相关的学习信息,对研究的课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然后与同学教师一起交流讨论合作,实现学习效率的提高。

因此,网络环境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然、生动、丰富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网络环境,能实现共享学习资料、互相协作,对教学内容自然有了深入的理解,从而有利于学习任务的完成。网络的合作学习方式有同步式和异步式两种。同步式是实时传输和交流文本、影像、声音这些信息,相当于面对面的交流;也就是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开展统一任务的合作学习。异步式是指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在交流沟通时候不同时出现,也就是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开展同一任务的合作式学习。通过同步式和异步式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广泛听取旁人的意见,获得更多的帮助,有利于锻炼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为此,市场营销的教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浏览相关企业营销的信息,并且也可以在个人网站上搜集许多行业企业营销的案例。从丰富多彩的信息中寻找可以供学生研究的课题。做完这些工作之后,根据分组原则把学生分组。之后引导学生通过QQ群、微博、电子邮件的形式,开展分组合作学习,与老师、同学一起制定研究方案;引导学生在研究方案设计上,应该包括各个小组对研究主题设计的方式、小组成员的分工内容、设计研究主题的分层次内容;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和数据,并且运用论坛、BBS、QQ群发帖子的形式,与老师、同学们一起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最后根据数据和信息反映的实施,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并且对结论进行验证和预测分析,最后用报告。论文或者案例的形式把结论表达出来。

在小组合作任务完成之后,各个小组可以在网上互相交流,对自己研究成果进行自评和互评,并且对调查过程中的经验与心得体会进行总结。

三、运用网络,开展研究性模拟学习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为了使学生能够全心投入进学习活动之中,就必须让学生面对与他们个人利益相关的问题。因此,教学必须要与学生面临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必须构造学生将来必须经历的问题情境。这也告诉了我们,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上,必须创造与学生将来从事职业的问题情境,只有学生觉得学习与将来职业有关,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被激发,教师才会成功达到教学目的。

网络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教学中问题情境建构的问题。在网络环境中,视频和计算机的模拟功能,能展现许多与学校教育相隔离的现实问题。这使人本主义教育观的教学方式可以实现。如遇到复杂的营销案例,无法向学生展示时,模拟性课件就是教学的好帮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也主张,学生在与现实逼真的情境下去学习,可以形象有效、生动直观地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唤醒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并且赋予知识一定的意义。

因此,教师为了更好开展合作学习,可以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可以开展角色扮演、专题讨论会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在一种虚拟营销的教学环境中,往往能加深学生对营销工作的体验,并且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与团体协作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环境中信息资源丰富的特点,用视频或多媒体技术来建构教学情境。如教师在上《服务市场营销》这一堂课的时候,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一些推销的动画,让某些学生假设动画中的顾客,一些学生假设动画中厂家产品的推销员,然后再设计一些矛盾冲突的情境,引导其余学生在推销的情境中研究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方法。通过这种教学活动的情景动画设计,在给学生营销工作体验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QQ群、论坛等方式,自愿组成不同的团体,每一个团体由4-6人在网上组建一个虚拟的公司。然后其余学生都以虚拟公司里的员工身份参加这教学活动,在模拟经营过程中学习如何去开展营销工作。同时担任虚拟公司成员的学生在项目或课题的完成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展开表达、进行沟通,实现角色的多样化。例如,在市场营销课程不同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担任模拟公司的业务员、市场调研人员、促销人员、总经理、商务谈判人员等工作角色;学生也可以扮演投资者、消费者和竞争对手;教师则可以扮演消费者、培训师、评委等;这样在多种角色互换的合作学习情境中,学生在对某一主题辩论、研究,不断加深了对营销知识的深刻了解,从而全面培养和锻炼了自己的营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 张庆秀.应用多媒体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北京:教育理论研究,2002(2).

[2] 杨学坤.国际市场营销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网络时空,2011(6).

作者简介:崔楷(1982-),男,汉族,江苏太仓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讲师,博士。

上一篇:房地产信贷风险特征及防范管理策略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