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经济效益探究

时间:2022-10-14 08:45:34

水利工程经济效益探究

一、水利工程经济效益概述

作为国家的一项基础设施,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和工作都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每个水利工程都有自己建设的背景,也都有独特的特征,但是从总体上而言他们又都有共同的特点。首先,水利工程都有投资的连续性。也就是这是一项一次性的大规模投资,这样的投资是不能够分开间歇性进行的,只有保证资金的规模和连续性,才能保证工程的进度。其次,水利工程一般收效较慢。它需要大量的投资,长期的建造,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取得收益,因此,它们都需要大量的闲置资本作为创始资本。再次,水利工程具有基础性。作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其他部门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条件,在一定情况下还可能成为其他部门生产的原料产品。最后,水利工程对人们日常消费的作用是间接的,它形式上远离人们的生活,但是对人们消费的作用还是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只不过不是直接体现出来。

水利工程具有很多的功能,而这些功能中的大部分又都能创造出一定的经济价值。具体而言,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第一,水利工程最直接的经济功能就是进入生产领域。这是水利工程最直接也最为实用的表现,是其经济价值的显性表现。第二,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保障的经济功能,这种经济功能是间接发挥出来的,但是其作用不容小觑。第三,为水资源的调配提供方便的功能。这项功能主要体现在不同区域内的调水。总之,水利工程无论是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还是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而言都有着很大的社会经济功能。

二、水利工程现存的问题

(一)客观条件的制约

水利工程也有其自身的负面影响,包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气候、水文以及地质的影响、对文物和景观的破坏等。这些都是客观因素的制约,尽管许多水利工程在建造之前要经过严密的论证,但还是会产生一些预料之外的事情。在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经过科学的勘测,制定出合理的方案,把这种影响降到最低。

(二)人为因素导致的问题

除了上述客观因素的制约外,人为因素在导致水利工程问题上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具体而言,第一,水利工程配套设施薄弱。对于整个水利工程,从最初的审批审查到施工,往往把重心偏向主体工程,而没有或者很少考虑相应的配套设施。在具体操作上,有的是没有计划和相应的预算,有的财政配套资金不到位,有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这些都表现为配套设施的薄弱或者匮乏。这就导致建设过程中麻烦多多,民意重重,建造完成后阻碍经济效益的发挥。第二,管理环节缺失或者滞后。水利工程的管理缺失现象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尽管水管单位经常提及管理要到位,可是真正做到到位的是极少数。特别是2O世纪5O―7O年代建造的中小型水库,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社会环境,大多数工程标准较低,加上运行机制差、维修养护经费不足和老化失修严重,病险率较高。此外,还有一些工程建成后由于管理不善导致水污染严重,甚至导致当地的整体水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引起附近居民的强烈抗议。还有的不善于管理,导致水利工程的运营处于亏本状态。这些都使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大大降低。第三,关系网络导致工程建设质量大打折扣。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的关系、人情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这就导致设计、业主、施工直到监理都处于一个很大的关系网络中,很容易出现金钱交易或者裙带关系。其最终结果是使整个工程成本上升,工程质量降低。

三、提高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举措

(一)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尽可能降低水利工程的负面效应

水利工程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面貌,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只要我们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并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工程完工后加强后续工作的处理等,就可以尽可能的减少这种损失。

(二)立足于水利工程的优势,大力发展相关产业

很多水利工程并不是简单的一个大坝,它们更多的带动了当地经济整体上的进步和发展。一个工程很可能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综合经营,增加收入,是把水利工程经济搞活的重要途径。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首先,可以大力发展水利养殖业。一般一个水库有着稳定的水源,有着广阔的水域面积,有着优良的养殖环境。因此,这给养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其次,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大的水利工程本身就是一种很壮观的景象,再加上各个工程所处的地理区位,一般都能构成相应的景观群。比如三峡工程和小浪底工程等。再次,利用工程周边的闲置地营建经济林木。这样既可以增加经济收入,又可以起到调节生态平衡和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

(三)建立和健全相应的配套设施,充分配合水利工程发挥其经济效益

配套设施不足导致了很严重的问题,我们应该尽可能满足主体工程对配套设施的需求,力争做到建一处工程就有一套辅助设施。而不是先建主体工程,后续配套设施,这往往导致相应设施的滞后或者根本就不建。只有同时纳入规划议程,才有可能同时投入使用,以期提供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加强管理

这种管理不仅仅体现在工程建造过程中,更重要的,我们要在工程投入使用后加强管理。力争使因管理不善而导致的问题降到最低。具体而言,首先,对工程的招标要按照法律程序严格执行,同时应该让招标尽可能透明,以防止有些不法分子暗箱操作。此外,还有避免那种人情网络和行贿受贿的发生,选用切实有能力承办的企业承接工程。其次,工程设计要经过严密的论证和精细的设计,一定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水文地质环境来决定设计方案。对于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型水利工程,要采用民意调查的方法征得农民的意见。再次,对于工程的承包要杜绝层层转包行为,因为每一次的转包都意味着利润的产生和工程成本的上升,甚至是工程质量的下降。最后,要建立严格的监督制度,对于工程的施工,要充分发挥监理人的作用,做到环环相扣,健全整个工程的质量监督体系。

总之,水利工程的诸多弊病是能够通过多个环节的监控和防范克服的,无论是客观条件所致还是人为意愿所致,我们都可以把这种弊病降到最低限度。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经济功能,才能够让这种工程带给人们更多的福利,才能够让水利工程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三亚学院管理分院)

上一篇:浅析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会计公允价值属性的理... 下一篇:浅议国民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优化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