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专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2 16:22:36

水利工程专业论文

水利工程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利于构建我国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结合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实践平台、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结合专业认证要求,进一步完善专业教学体系。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育质量;农业水利工程;教学体系

【基金项目】

本文系石河子大学校级教学项目“农业水利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成果。

目前石河子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得到了整合和提高,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形成了以博士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成人教育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办学模式;形成了一支专业水平较高、师资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的教师队伍;人才培养理念先进、目标明确、规范合理、操作性强;办学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成绩显著。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培养高素质专业性新型人才提供了平台。结合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也进一步完善。

一、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认证培养目标

按照石河子大学要求,每四年一次进行培养目标的达成度评价,同时对培养目标进行全面修订,在四年的实施过程中可进行微调,评价与修订过程由学院、大学两级机构组织专家评审,同时着重邀请行业和企业专家参与。经对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水利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水利工程设计方法、科学研究方法及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具备农业水利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基本技能。

二、结合认证标准,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1.课程设置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程由学校根据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自主设置,能支持培养目标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由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资深教师完成,有企业和行业专家参与,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等课程计60余门课。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16.7%,学生在从事农业水利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法律、伦理、经济、环境等各种制约因素;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占总学分的29.8%,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应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专业类课程应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

2.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课程实验与实习、课程设计、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及其他实践环节等,其中毕业设计(论文)不少于12周,课程实验8~16学时,课程设计一般安排1~2周。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包含课程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和毕业实践教学三部分。课程实验包括物理实验、水力学实验、土力学实验、测量学实验、电工学实验、材料力学实验、建筑材料实验、灌溉排水工程学实验、水工模型实验、节水灌溉实验、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实验等;课程实习包括测量实习、水文实习、水文地质实习;课程设计包括水文学及水利计算课程设计、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设计、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水土保持学课程设计、节水灌溉技术课程设计、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等;专业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还包括其他实践环节,如:工程技能训练、科技方法训练、科技创新活动、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结构模型制作大赛、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计划等。

3.毕业设计(论文)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占总学分的16.7%,毕业设计(论文)选题90%以上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选题。

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题目以所学农业水利工程知识为基础,同时结合生产科研项目开展,进行综合训练;也进行涉及本专业的有关研究热点进行专题研究,主要分为5个方向:农业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节水灌溉技术设计、灌区水利工程设计、灌区水利工程管理与施工组织设计、专业相关热点问题研究(论文)。

(2)内容。

由水利工程系负责组织毕业设计的选题论证、文献调查、技术调查、设计或实验、结果分析、写作、绘图、结题答辩等,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全面锻炼,并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

(3)指导与评价。

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材料,包括设计选题指南、设计任务书、设计开题报告,反映指导教师指导与管理过程的材料: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记录等齐全。结合生产项目进行的毕业设计(论文),由教师与新疆天业节水有限公司、兵团设计院一分院、石河子市天兴设计院等企业专家共同指导,答辩时有兵团设计院一分院、石河子市天兴设计院、新疆天业节水有限公司等企业专家参加。

三、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平台建设

为了满足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学院在校内及校外相关企业建立了专门的专业教学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先后与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三峡培训中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新疆兵团建设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目前形成了灌溉工程实习基地、水文实习教学基地、蓄水引水工程实习基地、科研试验实习基地、水管单位实习基地、设计单位实习基地等10多个实习基地,每年可容纳200人左右学生进行课程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

四、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

按照“以人为本、全程保障、以评促建、提升内涵”的原则,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学院主管教学领导负责,由水利工程系进行课程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材、教案、讲稿审定,同时对课堂理论教学、课程实验、实践等环节进行质量考核。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每4年进行一次调整,每年进行微调;教学质量评价由大学教务处和学院组织实施,分为学生评教、大学督导评教和教师同行评教,每学期评教1次。统筹协调教学管理,抓标准、抓评估、抓建设,构建了教学评价与管理并行的质量保障运行机制。

1.教学质量体系

科学构建了目标与过程并重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该体系由目标、组织、管理、评价反馈、保障五个子系统组成闭环,通过校院两级管理、两级督导、校院系三级保障模式有效运行,形成良性循环,对各教学环节提供了全面质量监控和质量保障。建立年度考核制度,形成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学校实行二级教学管理模式以来,坚持对各院系本科教学工作实施年度考评,形成了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2.教学评估体系

学校和学院构建了学生、教师、领导、督导“四位一体”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质量评估。采用督导专家、领导听课检查、教师互评、学生评教、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多种手段和途径,及时广泛地收集教学质量信息,实施公开、公平、公正的教学评估,全面监控教学质量状况。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在对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的一些关键点上给予了重点监控。例如,在严把教师教学关方面,严格执行教师开新课和新开课的试讲制度,始终坚持对青年教师实行助课、听课和试讲制度,有效促进了新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在课堂授课方面,建立了学院领导、专业带头人、督导组成员听课制度,严格规范教师的课堂授课行为,并利用课堂教学检查、专家听课、学生评教等手段及时监控教师的授课情况。

作者:吕廷波 李明思 何新林 单位: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倪福全,李昌文,马荣朝,等.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164-166.

[2]陈元芳,李贵宝,姜弘道.我国水利类本科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导刊,2013,(2):25-27.

[3]王振华,何新林,李明思,等.边疆高校农业水利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34):71,72+78.

水利工程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第一条为客观公正地评价水利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水利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根据《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和《水利工程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人职发〔1994〕2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水利工作实际,制定本评价条件。

第二条本评价条件为从事水利工程科学研究、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管理、生产运行等工作的企事业单位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水利专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资格的依据。其适用范围如下:

(一)科学研究

从事水利工程基础理论研究、科学试验研究、应用技术研究与咨询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规划设计

从事水利规划、水利工程勘测、设计与咨询、环境评价、建设后评价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施工建设管理从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管理、施工监理、工程概(预)算、造价咨询、审价、招标、设备安装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四)生产运行

从事防汛防台抗旱、水文、水资源、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农田水利、农村水电、农村供水、水土保持、水政监察、质量与安全监督等区域水利管理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条按照本评价条件评审通过并获得水利专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资格证书者,表明持证人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是聘任水利专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职务的重要依据。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四条思想道德条件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热爱本职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努力完成工作任务,积极为我省水利事业发展服务。

第五条学历(学位)、资历条件

(一)申报评审水利专业工程师资格学历(学位)、资历条件:

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毕业,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水利专业助理工程师工作4年以上。

(二)通过省水利专业高级工程师资格评价业务考试,成绩合格,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评审水利专业高级工程师资格:

1.获得博士学位,取得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水利专业工程师工作2年以上;

2.获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取得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水利专业工程师工作5年以上;

(三)获得以下学历(学位),经考核合格,可认定或初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1.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出站人员,在站期间能够圆满完成研究课题,并取得科研成果,经考核合格,可认定高级工程师资格;

2.获得博士学位,经考核合格,可初定工程师资格;

3.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研究生毕业或获得硕士学位,从事水利专业工作满3年(学历或学位取得前后从事水利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年限可以累计,但学历或学位取得后从事水利专业工作须满1年),经考核合格,可初定工程师资格。

第六条破格申报条件

不具备上述规定的学历或资历条件,但水利工作业绩和成果突出,具备以下条件者,可申报相应的水利专业技术资格。

(一)破格申报仅限于“单破”,即破学历或破资历(指从事水利专业助理工程师或工程师工作年限),破资历提前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年。

(二)破格申报水利专业工程师资格条件:不具备规定学历或资历条件的工程技术人员,工作业绩突出,具备下列7项条件中的2项,可破格申报水利专业工程师资格评审:

1.在省、部专业性学术会议或报刊上,发表过本专业论文2篇以上,或正式出版过本专业专著或译著。

2.在本专业研究或技术工作中取得重要成果,获市厅级以上科技成果三等奖以上的参加者;或县级科技成果二等奖以上的主持者或主要参加者。

3.获得县级以上劳模、先进工作者等称号(不含协会、学会、研究会等团体授予的称号),或市厅级以上授予的水利行业的单项先进个人或先进集体的主要负责人。

4.国家或省、部科技攻关获奖项目的参加者、市厅级科技攻关重大成果获奖项目的主要参加者或受到表彰者。

5.中型水利工程(含单机500千瓦以上、市级重点农田水利、万亩以上围垦工程,下同)或大型水利工程分部工程的专题研究、咨询、勘察、设计、施工技术和管理工作的主要参加者。

6.在水利工程项目中解决了研究、咨询、勘察、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取得较为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技术达到同行业中先进水平,并得到了业务主管部门的确认;或获市厅以上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优秀工程奖、优秀工程咨询奖等的主要贡献者。

7.具有本专业中专学历,且从事水利工程技术工作15年以上;或从事水利工程技术工作20年以上。

(三)破格申报水利专业高级工程师资格条件:不具备规定学历或资历条件的工程技术人员,工作业绩突出,具备下列6项条件中的3项,可破格申报水利专业高级工程师资格评审:

1.在国际或国家专业性学术会议或报刊上,发表过本专业论文3篇以上,或正式出版过本专业专著或译著。

2.在本专业研究或技术工作中取得重要成果,获省、部科技成果三等奖以上的主要参加者;或市厅级科技成果二等奖以上的主持者。

3.获市厅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者;或列入市厅级以上人才工程培养人员;或市厅级以上科技劳动模范、科技先进工作者等称号(不含协会、学会等团体授予的称号)。

4.主持中型以上水利工程技术工作或重要专题研究,成绩突出,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或获得国家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银铜质奖或省、部二等奖,国家优质工程金银铜质奖、国家优秀工程咨询奖、国家质量管理奖,省优质工程奖、省优秀工程咨询奖二等奖以上的主要贡献者。

5.获得水利工程技术方面发明专利1项以上。

6.具有本专业大专学历,从事水利工程技术工作20年以上;或具有本专业中专学历,从事水利工程技术工作25年以上。

第七条其他条件

(一)外语要求。长期在野外从事水利工作,年龄在40周岁以上的人员,职称外语成绩不作为必备要求,仅作为专家评审的参考依据。除上述情况和符合相应免试条件外的申报人员,需取得有效的职称外语等级考试合格证书。

(二)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除符合相应的免试条件者外,凡年龄在45周岁以下(不含45周岁)的人员,申报水利专业工程师资格的,须取得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3个以上科目(模块)合格证书;申报水利专业高级工程师资格的,须取得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4个以上科目(模块)合格证书。

(三)年度考核等次要求。申报评审水利专业工程师资格的,近4年的年度考核均为合格以上;申报评审水利专业高级工程师资格的,近5年的年度考核均为合格以上。

(四)继续教育要求。申报评审水利专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资格的,参加继续教育应达到《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的要求。

第三章水利专业工程师资格评审条件

第八条从事水利工程科学研究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一)专业理论知识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具体要求见附则第十九条)。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1.必备条件:

(1)较熟练地运用本专业领域的理论、水利水电量测技术以及模型试验相关理论,有参与中、小型水利工程科研课题研究的经历和能力;

(2)有指导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学习的经历和能力。

2.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期间,具有下列实践之一:

(1)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大、中型水利工程专题或子专题科研工作;

(2)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县级重点科研项目或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专题或子专题科研工作;

(3)作为技术骨干,在科研工作中,吸收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参与编写研究大纲,确定技术路线或科研方案;

(4)作为技术骨干,参与水利工程模型试验、实验检测的具体操作以及测验项目数据的采集整理;

(5)作为技术骨干,参与水利科研项目的原型观测资料收集、资料分析、数值计算、资料整理。

(三)业绩与成果

1.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期间,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1)县级以上科技奖项的获得者;

(2)获得水利工程技术方面国家专利1项以上;

(3)参与完成1项以上县级以上综合研究课题项目(且至少为单项研究报告的主要撰写人),并经评审通过;

(4)参与完成1项以上县级以上重点科研项目或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并经评审通过;

(5)参与完成1项以上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的革新和推广应用,并取得实效;

(6)主持完成1项以上应用科研专题项目,并经评审通过。

2.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期间,撰写以下著作、论文之一:

(1)主编、参编或组编、编审过公开出版的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专著或译著(2万字以上);

(2)在省、部级公开发行的专业报刊上发表过1篇以上署名为第一作者的专业论文,或2篇以上署名为第二作者的专业论文。

第九条从事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一)专业理论知识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具体要求见附则第十九条)。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1、必备条件:(1)较熟练地运用本专业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有参与水利规划、勘测、设计与咨询的经历和能力;(2)有指导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学习的经历和能力。

2、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期间,具有下列实践之一:

(1)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大、中型项目专题或子专题的规划、勘测、设计与咨询工作,并编写技术文件;

(2)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小型项目的规划、勘测、设计与咨询工作,并编写技术报告;

(3)作为技术骨干,参与有关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的编写;

(4)作为技术骨干,在已完成的本专业技术工作中,吸收采用了国内外新技术成果。

(三)业绩和成果

1.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期间,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1)县级以上科技奖项获得者,或市厅级以上勘测、设计、咨询成果奖获得者;

(2)获得水利工程技术方面国家专利1项以上;

(3)参与编制1项以上流域规划或区域水利规划,并经审查合格;

(4)参与完成1项以上大、中型水利工程规划、勘测、设计工作,或主持完成2项以上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防洪影响评价等专题项目,或参与完成3项以上水利工程规划、勘测、设计项目的技术咨询工作,并经审查合格;

(5)主持完成1项以上小型水利工程的勘测、设计工作,或参与完成3项以上小型水利工程的勘测、设计工作,并经审查合格;

(6)参与编写1项以上有关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并经批准实施;

(7)参与完成1项以上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的革新和推广应用,并取得实效。

2.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期间,撰写以下著作、论文之一:

(1)主编、参编或组编、编审过公开出版的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专著或译著(2万字以上);(2)在省、部级公开发行的专业报刊上发表过1篇以上署名为第一作者的专业论文,或2篇以上署名为第二作者的专业论文。

第十条从事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

(一)专业理论知识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具体要求见附则第十九条)。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1.必备条件:

(1)较熟练地运用本专业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掌握招标、投标、合同管理及质量和安全管理的要求,有参与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监理、施工方案或施工图审查、造价咨询、招标以及项目管理等工作的经历和能力;

(2)有指导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学习的经历和能力。

2.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期间,具有下列实践之一:

(1)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大、中型水利工程分项目施工建设;

(2)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小型以上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担任项目副经理或技术员、施工员、监理员、质量员、安全员、资料员等岗位职务;

(3)作为技术骨干,参与编制各时段的工作计划及各种标书、承包合同;(4)作为技术骨干,参与施工计划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与经济核算等管理办法的制定;

(5)作为技术骨干,参与编制本专业技术标准、施工规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管理办法、监理工作报告、施工图审查报告或工程招投标文件、工程造价咨询成果文件等。

(三)业绩和成果

1.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期间,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1)县级以上科技奖项的获得者,或市厅级优秀工程奖等获奖工程的主要参加者;

(2)获得水利工程技术方面国家专利1项以上;

(3)参与完成1项以上大、中型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工作,或主持完成1项以上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工作,或参与完成3项以上小型水利工程、城市厂矿供水工程等施工建设工作,投产后运行正常,未发现施工质量和安全方面的问题;

(4)参与编写1项以上本专业技术标准、施工规程、管理办法等,并经批准实施。

(5)参与完成1项以上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的革新和推广应用,并取得显著效益;

(6)参与完成3个及以上水利工程项目的招标或工程造价咨询成果文件的编制或审核。

2.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期间,撰写以下著作、论文之一:

(1)主编、参编或组编、编审过公开出版的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专著或译著(2万字以上);(2)在省、部级公开发行的专业报刊上发表过1篇以上署名为第一作者的专业论文,或非第一作者的专业论文2篇以上。

第十一条从事水利工程生产运行工作的技术人员

(一)专业理论知识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具体要求见附则第十九条)。

(二)工作经历和能力

1.必备条件:

(1)较熟练地运用本专业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掌握工程运行安全管理的要求,有参与区域水利管理和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技术工作的经历和能力;

(2)有指导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学习的经历和能力。

2.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期间,具有下列实践之一:

(1)作为技术骨干,参与中型以上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技术工作,或主持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技术工作;

(2)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县级以上防汛防台抗旱、水文、水资源、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农田水利、农村水电、农村供水、水土保持、水政监察、质量与安全监督等区域水利管理的技术工作;

(3)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制定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等,或参与编写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技术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或按照工作计划独立组织实施;

(4)作为技术骨干,参与水文测站的水雨情或重要水利工程的水情、工情等基础资料调查及资料整编工作;

(5)作为技术骨干,参与水行政许可的技术工作,或参与解决水事纠纷或查处水事违法案件的技术工作。

(三)业绩与成果

1.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期间,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1)县级以上科技奖项获得者,或市厅级以上优秀工程咨询奖、优秀调研报告奖等奖项的获得者;

(2)获得水利工程技术方面国家专利1项以上;

(3)参与制定1项以上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等,并被批准实施;

(4)参与完成1项以上水利工程运行状况的鉴定分析,制定维修、除险加固实施方案,并取得实效;

(5)参与完成3项以上水行政许可、技术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组织实施方案等技术工作,并取得实效;

(6)参与完成3项以上水事违法案件的查处或水事纠纷的调解,并取得实效;

(7)参与完成3项以上水文测站的水雨情或重要水利工程的水情、工情等基础资料调查及资料整编工作,并验收合格;

(8)参与完成1项以上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的革新和推广应用,并取得实效。

2.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期间,撰写以下著作、论文之一:

(1)主编、参编或组编、编审过公开出版的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专著或译著(2万字以上);(2)在省、部级公开发行的专业报刊上发表过1篇以上署名为第一作者的专业论文,或2篇以上署名为第二作者的专业论文。

第四章水利专业高级工程师资格评审条件

第十二条从事水利工程科学研究工作的技术人员

(一)专业理论知识

全面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水法律法规,具备跟踪本专业科技发展前沿水平的能力,并对本专业范围内某业务领域技术较为精通,熟练掌握本专业有关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

(二)工作经历和能力

1.必备条件:

(1)有主持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或大、中型水利工程应用科研项目的经历,具有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解决重大技术难题的经历与能力,撰写过水利科研课题立项报告和技术成果报告;

(2)有指导水利专业工程师工作、学习的经历和能力。

2.从事工程师工作期间,具有下列实践之一:

(1)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市厅级以上重点科研攻关项目研究,或主持县级重点科研项目的研究;(2)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省部重点科研攻关项目专项、专题或二级课题的研究;

(3)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市厅级重点科研项目的试验研究;

(4)主持大、中型水利工程应用科研专题项目研究;

(5)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行业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的编写;

(6)主持开发或推广应用新技术成果,提出新理论;

(7)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水利国际合作项目研究。

(三)业绩与成果

1.从事工程师工作期间,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1)市厅级以上科技奖项的主要获得者,或2项以上县级科技奖项的主要获得者;

(2)获得水利工程技术方面国家专利1项以上;

(3)主持完成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1项以上(主要参与2项以上),并通过相应技术鉴定,被同行专家认定为达到先进水平;

(4)主持完成大、中型水利工程应用科研专题项目1项以上,并通过评审;

(5)主持完成县级科研项目2项以上(主要参与3项以上),并通过评审;

(6)主要参与编写完成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等1项以上,并被部、厅级业务主管部门采纳施行;

(7)主持开发或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1项以上(主要参与2项以上),成效显著。

2.从事工程师工作期间,撰写以下著作、论文之一:

(1)主编、参编或组编、编审过公开出版的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专著或译著(3万字以上);

(2)在省、部级公开发行专业报刊上发表过2篇以上署名为第一作者的专业论文。

第十三条从事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的技术人员

(一)专业理论知识

全面系统地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掌握《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水法律法规,熟悉招标、投标、合同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熟练掌握本专业有关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等。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1.必备条件:

(1)有主持小型以上水利规划、水利工程勘测、设计与咨询项目工作的经历和能力,或承担过大、中型项目专业负责人工作,解决过专业难题,有协调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的经历和能力;

(2)有指导水利专业工程师工作、学习的经历和能力。

2.从事工程师工作期间,具有下列实践之一:

(1)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大型流域规划或区域水利规划;或作为专业项目负责人,参与中型流域规划或区域水利规划;或主持小型流域规划或区域水利规划;

(2)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大、中型水利工程的勘测、设计与咨询工作;或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大、中型项目专题项目的勘测、设计与咨询工作;或主持小型水利工程的勘测、设计与咨询工作;

(3)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行业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的编写;

(4)主持开发或推广应用新技术成果,提出新理论。

(三)业绩与成果

1.从事工程师工作期间,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1)市厅级以上科技奖项的主要获得者,或2项以上县级科技奖项的主要获得者,或省部级以上勘测、设计、咨询成果奖的获得者;

(2)获得水利工程技术方面国家专利1项以上;

(3)主持完成大、中型流域或区域水利规划1项以上(主要参与2项以上),或主持完成小型流域或区域水利规划2项以上(主要参与3项以上),经审查合格;

(4)主持完成大、中型水利工程勘测、设计项目1项以上(主要参与2项以上),或主持完成小型水利工程勘测、设计项目2项以上(主要参与3项以上),经审查合格;

(5)主持完成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防洪影响评价等专题项目3项以上,经审查合格;

(6)主持完成大、中型水利规划、水利工程勘测和设计项目的技术咨询工作3项以上,并编写技术咨询报告;

(7)主要参与编写完成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等1项以上,并被部、厅级业务主管部门采纳施行;

(8)主持开发或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或提出新理论1项以上(主要参与2项以上),成效显著。

2.从事工程师工作期间,撰写以下著作、论文之一:

(1)主编、参编或组编、编审过公开出版的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专著或译著(3万字以上);

(2)在省、部级公开发行专业报刊上发表过2篇以上署名为第一作者的专业论文。

第十四条从事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

(一)专业理论知识

全面系统地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水法律法规,熟悉招标、投标、合同管理、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内容和方法,掌握施工程序、工艺和方法,熟练掌握本专业有关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等。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1.必备条件:

(1)有主持小型以上水利工程建设的经历,或承担过大、中型项目专业负责人工作,能解决小型以上工程施工管理、基础处理、土石方工程、混凝土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装、测量放线等专业技术难题,能协调各工序间的技术工作;

(2)有指导水利专业工程师工作、学习的经历和能力。

2.从事工程师工作期间,具有下列实践之一:

(1)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大型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和监理,或担任过中型水利工程专项施工建设和监理负责人,或主持小型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和监理;

(2)主持编制水利工程施工计划、施工方案、投标文书、监理规划和细则、工程造价咨询成果文件等;

(3)作为技术负责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在施工全面计划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全面安全管理与全面经济核算等工作中妥善协调各业务部门间的关系;

(4)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行业技术标准、规程、规范的编写;

(5)主持开发或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

(三)业绩与成果

1.从事工程师工作期间,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1)市厅级以上科技奖项的主要获得者,或2项以上县级科技奖项的主要获得者;

(2)获得水利工程技术方面国家专利1项以上。

(3)主持完成大、中型水利工程施工建设项目1项以上(主要参与2项以上);或主持完成小型水利工程施工建设项目2项以上(主要参与3项以上),工程质量优良,已通过完工验收,运行正常;

(4)主持编制水利工程施工计划、施工方案、投标文书、监理规划和细则、工程造价咨询成果文件等2项以上,并已实施;

(5)主持招标的工程项目累计中标价达1亿元以上,或主持编制的各类工程造价咨询成果文件累计造价达1亿元以上。

(6)主要参与编写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1项以上,已被市、厅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采纳施行;

(7)作为项目主持人或专项工程负责人,在主持完成的工程施工建设中开发或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1项以上(主要参与2项以上),并科学地组织施工,工程质量优良,按期完工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

2.从事工程师工作期间,撰写以下著作、论文之一:

(1)主编、参编或组编、编审过公开出版的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专著或译著(3万字以上);

(2)在省、部级公开发行专业报刊上发表过2篇以上专业论文,其中至少1篇为第一作者。

第十五条从事水利工程生产运行工作的技术人员

(一)专业理论知识

全面系统地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水法律法规,熟悉招标、投标、合同管理、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熟练掌握本专业有关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等。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1.必备条件:

(1)有为区域水利管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技术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技术咨询和建议的经历和能力,能协调有关部门间技术工作,解决过关键技术问题;

(2)有指导水利专业工程师工作、学习的经历和能力。

2.从事工程师工作期间,具有下列实践之一:

(1)主持大、中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全面技术工作,或担任重点工程的技术改造、改建、扩建、除险加固、自动化工程等项目负责人,或担任重点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负责人;

(2)主持重点江河、重点工程的控制运行和调度计划、防汛防台抗旱预案、水情测预报、站网规划、水文水资源分析评价、环境评价报告的编写,水雨情和工情资料收集整编等工作;

(3)主持县级以上防汛防台抗旱、水文、水资源、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农田水利、农村水电、农村供水、水土保持、水政监察、质量与安全监督等区域水利管理的技术工作。

(4)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调研解决区域水利管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问题,提出对策措施,制订相应工作方案或改革办法;

(5)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行业技术标准、规程、规范、水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编写;

(6)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查处重大水事违法案件、重要河湖清障、调解跨区域水事纠纷、重大行政复议应诉;

(7)主持开发或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

(三)业绩与成果

1.从事工程师工作期间,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1)市厅级以上科技奖项的主要获得者,或2项以上县级科技奖项的主要获得者,或市厅级以上优秀调研报告奖等奖项的主要获得者;

(2)获得水利工程技术方面国家专利1项以上;

(3)主持完成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的重要技术报告、专题报告2项以上(主要参与3项以上)并被采纳运用;或主持完成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1项以上(主要参与2项以上),或主持完成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2项以上(主要参与3项以上),经验收合格;

(4)主持完成水利工程运行状况的鉴定分析报告1项以上,制定维修、除险加固实施方案,成效显著;

(5)主持编写重点江河、重点工程的水情测预报、防汛防旱调度方案、防洪防台预案、站网规划、水文水资源分析评价、环境评价报告或水雨情和工情资料收集整编等2项以上(主要参与3项以上),经验收合格;

(6)主持完成水行政许可、技术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组织实施方案等技术工作3项以上,成效显著;

(7)主持完成重大水事案件的查处、水事纠纷的调解3项以上,成效显著;

(8)主要参与编写的行业技术标准、规程、规范、规章制度等1项以上,被市厅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采纳并施行;或主要参与制订区域水利管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工作方案或改革办法等2项以上,被当地业务主管部门采纳并施行;

(9)主持开发或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项目1项以上(主要参与2项以上),成效显著。

2.从事工程师工作期间,撰写以下著作、论文之一:

(1)主编、参编或组编、编审过公开出版的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专著或译著(3万字以上);

(2)从事区域水利管理的人员在省、部级公开发行专业报刊上发表过2篇以上署名为第一作者的专业论文;从事水利工程生产运行的人员在省、部级公开发行专业报刊上发表过2篇以上专业论文,其中至少1篇为第一作者。以上工作业绩、工作成果、论文论著,申报者均应提供相关的、有足够证明力的佐证材料。

第五章附则

第十六条本评价条件为相应评审委员会对申报者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评审委员会在对申报材料充分审议的基础上,以无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产生评审结果。

第十七条本评价条件中“水利工程”,包含防洪、防台、排涝、供水、灌溉、水电、水土保持、围垦、环境水利、水运、河口海岸工程等水利相关工程。“区域水利管理”是指承担一定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水利业务管理工作。

第十八条本评价条件中涉及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科研成果、论文论著等均应为任现专业技术职务后取得。

第十九条水利工程各专业必备的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

(一)陆地水文专业:水力学、气象学、陆地水文学、地下水文学、水文勘测、水文预报、水文水利计算、环境水利等;

(二)水资源规划及利用专业:工程水文学、水力学、工程力学、运筹学及系统工程、水利技术经济与水利水电规划、水资源规划及利用、灌溉排水、水利工程及水工建筑物等;

(三)河流泥沙及治河工程专业:水力学、流体力学、泥沙运动力学、水文学、结构力学、河床演变及河道整治、河流模拟等;

(四)农田水利工程专业:水文学、水力学、结构力学、上力学、建筑结构、农田水利学、水工建筑物、抽水站、农村水电站、水井排灌技术、水利工程施工等;

(五)水土保持专业:土壤学、地质学原理、土壤侵蚀原理、森林植物学、森林生态学、水文及水力学、水土保持林学、水土保持工程学、水上保持技术经济学等;

(六)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流体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及电子学、自动控制原理、水轮机和水泵、水力机组调节、水力机组辅助设备、水电站自动化等;

(七)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结构力学、水力学、岩土力学、工程水文、工程地质、建筑结构、水工建筑物、水电站、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程经济学等;

(八)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专业:运筹学、电工电子学、建筑材料、结构力学、工程经济学、施工系统分析、水工建筑物、施工机构、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等。

第二十条本评价条件中规定的工程项目或科研课题复杂程度和大、中、小型水利工程等级,参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执行。

第二十一条申报者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申报者的姓名、工作单位、行政职务、现专业技术资格、取得时间、专业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等情况)应在本单位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公示无异义后按规定程序报送;经相应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的人员,将由评委会办公室在相应的门户网站上对申报者的姓名、工作单位、现专业技术资格及取得时间等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

第二十二条申报参加水利专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资格评审的人员违反有关规定的处理。

(一)申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其评审资格,已取得资格证书的,由发证机关收回其相应证书,并从评审次年起3年内不得参加相应资格评审:

1.伪造、变造证件、证明的;

2.提交虚假申报材料的;

3.有违纪违法行为,仍在处理、处罚、处分阶段的;

4.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后曾有严重违反纪律行为而受到处分,在申报材料中未反映的;

5.其他严重违反评审规定的行为。

(二)任现职期间,出现如下情况之一,在规定年限上延迟申报:

1.年度考核基本合格(含)以下或受单位通报批评者,延迟1年申报。

2.受记过以上处分或已定性为技术责任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延迟2年申报。

第二十三条本评价条件中有关词(语)或概念的特定解释:

(一)“重点江河”是指我省水系干流和主要支流。

(二)“流域规划项目”和“区域规划项目”,可根据其涉及范围和重要复杂程度,认定其相当的型别。如重点江河的流域规划、全省水利发展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均可视为大型项目。

(三)“主要贡献者”是指项目主要研究设计、施工管理者或技术决策并实施者。

(四)“获奖者”是指国家有关机构规定的获奖项目、课题各等级内额定获奖人员(有个人获奖证书),“主要获奖者”是指排名前5位的获奖者。

(五)“主持”和“主持者”是指担任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生产运行单位技术负责人,或大型项目二级管理部门负责人、专项工程负责人、专业负责人。

(六)“技术骨干”是指承担项目具体实施工作,独立处理各种常见技术问题的专业人员。

(七)“主要参加者”、“主要技术骨干”、“主要参与”是指项目、课题、工程的分项目、子课题的负责人,或中小型项目的专业负责人、施工建设中型项目副经理、小型项目经理以及主要单项建筑物的主要设计人或施工负责人,或生产运行技术负责人。

(八)“市厅级”指省辖市、省级业务主管部门、部级归口部门对应的市、厅、司(局)级;“县(市)级”包括县本级以及市、厅级业务主管部门,以及县(市)综合管理部门,如发改委、经委、农委(办)等。

(九)“公开发表”是指论文刊登在有国内或国际统一刊号的专业报刊上或论著、译著经出版社正式出版,无正式刊号的内部报刊以及内部铅印、油印资料成果,均不得作为“公开发表”。

(十)“省、部级以上学术刊物”是指省、部级以上专业学会(协会)或省部以上业务部门主办的公开发行的有正式刊号的刊物;大专或高职以上学校主办的学报视同省、部级以上刊物。

(十一)“佐证材料”是指能提供本人在所完成的业绩成果中地位、作用的书面证明材料。

(十二)“有指导水利专业助理工程师或工程师工作、学习的经历和能力”是指有实际材料证明经组织安排有明确的指导对象并完成了指导的全过程。如作为单位负责人,处、科室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专业负责人、部门经理等所负责的工作任务中有助理工程师或工程师工作,可视为有指导助理工程师或工程师进行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十三)“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是指有关政府部门有明文认定的“重点工程”或“重点项目”。

(十四)实践、业绩成果、论文论著各条件中2项超过50%(含)的可以按5舍6补的原则补算够1项。如业绩与成果中某条规定,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完成省部级项目1项或市、厅级2项以上,若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市、厅级项目1项可计为半条,而在另一条件中,又完成规定条件的一半以上,那么,这2项相加可以视为达到一整项条件。

(十五)本评价条件中所称“以上”均含本级。

(十六)本评价条件中所称的“年”均为周年。

第二十四条本评价条件将申报的水利工程专业划分为科学研究、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管理、生产运行等4个不同的工作性质。一人兼多个专业岗位的,可以自行选择其中一个专业进行申报。专业资格评审时,将综合评价申报人的总体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

第二十五条本评价条件中的申报条件、评审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水利厅按职责分工负责解释。

水利工程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构建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教育体系中高层次的精英教育,研究生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德国学徒式培养模式、美国专业式培养模式及二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协作式培养模式。

研究生培养模式指通过教育过程使研究生在素质上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规格标准,它决定着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和规格要求[1]。多年来,“学术性”研究型一直是我国各学科专业主要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各种培养模式的交叉和融合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王建民(2004)提出了实行“研究型”和“职业型”的“双模式培养制度”[2];刘惠林(2004)结合专业特点对研究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对重点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3];王全林则提出了学徒式、专业式、协作式、应用式的多元互补研究生培养模式[4]。这些观点都是试图提出新的培养模式以实现多种培养模式并存来培养所有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然而,当前水利工程硕士培养模式体现了单一性。在大学研究生阶段学习思想政治课程和外语课程,占到整个课程相当大的比例。“学术性”研究型硕士研究生和“应用性”硕士研究生基本上实行1年半的学习:一方面没有考虑学习政治和英语课程;另一方面不能保证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学习专业课程。另外,水利工程硕士难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自主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和课程安排,最后勉强修满学分,尤其对“学术性”硕士研究生,他们不能根据导师的安排来支配课程学习时间。课程教学片面化,无论是“应用性”硕士研究生还是“学术性”研究型硕士研究生,参加讨论和发言的机会不多,造成“应用性”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不强,“学术性”研究型硕士研究生不能独立承担相应的科研任务。

针对学科专业的个体差异,将不同培养模式进行组合以培养适合各个学科专业特点的硕士研究生。作者以此思路为指导,提出了将“学术性”研究型硕士和“应用性”专业硕士相结合的复合型培养模式融入水利工程硕士培养的新尝试。

二、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2.1培养目标的多样化。世界上一些国家水利工程硕士培养的要求不仅为水利工程领域培养现代科技人才,而且要求培养大量水利工程方面的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专门人才,这就使得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呈多样化的趋势。多样化的培养目标首先是培养从事严谨的学术研究的高层次的研究者;其次是培养在水利工程领域中能够发挥多方面作用的高水准的专门职业人才;第三是满足水利工程领域在职人员再学习的需要。

2.2培养性质的多样化。在知识经济时代,水利工程硕士的培养在继续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培养大批水利工程专业教学科研人员的同时,可能会转变水利工程硕士培养的价值目标取向,把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的技术型和应用性的高层次人才作为其主要的追求目标。随着水利工程硕士的培养的规模扩大,扩大的部分应着力于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和新兴学科人才,形成“学术性”研究型硕士和“应用性”专业硕士相结合的复合培养模式。

2.3培养层次的多样化。许多国家在水利工程硕士的培养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已出现细分,即“学术性”研究型硕士和“应用性”专业硕士,而且这种细分已成为国际潮流。如美国的硕士层次有哲学硕士、专业硕士之分,而且它们的要求亦各有侧重。在日本有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之分,英国有哲学硕士和专业硕士之别。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层次上的细分不够明显,或者说刚刚开始进行细分。

2.4培养方式的多样化。在水利工程硕士的招生数量越来越多和研究生来源多样化的情况下,原来的导师个别指导的方式必须加以改革。可以采用导师组集体指导,淡化导师对学生鉴定方面的“一言堂”的权威。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也可以采用完全学分制,只要修完规定的学分并完成学位论文,就可以取得相应的水利工程硕士学位[5]。

2.5培养导师的多样化。首先,导师资格不应局限于教授、研究员等研究型专家,也可以是公司、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其次,导师可以带多个学生,而学生也可以由多个导师来带,实行导师组制度。再次,坚持双向选择制度,加强导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对于学习型研究生,导师需要提供实习机会;对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需要提供相应的科研项目或者科研机会。最后,加强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制度保障这一交流,以保障研究生的质量。

三、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21世纪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要更注重个性、特色的发展和知识面的拓宽,形成多维的人才结构体系。针对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的三要素即知识、技能、创新,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应以系统的理论知识、专门的实践技能训练、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为主要内容,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从学科的特点出发,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3.1专业知识

水利工程课程设置以科学、规范、拓宽为原则,以科研技术、方法、手段三维知识体系为目标,水利工程专业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必修课组成主干知识体系,向相关专业拓展的选修课组成补充知识体系。对水利工程专业的基础课可按一级学科设置,专业基础课可按相近的二级学科群设置,增强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专业课则按二级学科设置。选修课的设置包括:其一是反应本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理论;其二是相关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理论知识或最新的科研方法与手段;其三是对跨学科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可以通过鼓励校际间课程互选,教学资源共享,用于完善水利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3.2实践技能

实践技能是指科学和创新思维指导下的实际动手能力,对应用性学科的研究生来说,掌握水利工程专业技术的实践技能训练,将理论较好地运用于实践更为重要。一般必须经过单位岗位专项技能考核,达到相应的要求后才能获得学位论文答辩的资格。教学能力也是硕士研究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硕士研究生作为学校师资补充的一个来源,必须具备初步的教学能力,硕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备课试讲,或承担本、专科生的部分教学任务,使其在教学的实践中增强思维的条理性与逻辑性。教研室对其教学能力以及表达和演讲艺术的评价可作为学生成绩考核和学校选留、聘用师资的依据。

3.3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的确定体现了学科的学术、科研水平,关系到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的选题和论文质量,因而必须站在本学科的前沿,使研究方向起点高、立息新,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相同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不应强求统一,以利于充分体现不同学校、不同导师的学术优势和特色。有条件的学科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应鼓励跨学科设立研究方向,在学科的交叉、结合部从事开拓性的研究。研究方向涵盖应宽窄适宜。

3.4科研创新能力

水利工程硕士在导师的研究方向范围内,充分查阅、收集相关研究资料,撰写文献综述,或进行预试验,或收集相关实践资料,在此基础上制订课题,经导师、指导小组及相关专家论证后,独立从事科研与论文的撰写。引导研究生从学科的交叉结合部选题,开辟新的学科领域。注重培养研究生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求新、求异的探索精神,独立从事科研和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在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四、培养模式的构建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进行质量管理、检查与评估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标准。科学、严谨的培养模式,只有切实贯彻到具体培养过程中才能起到指导、规范作用,因此必须有配套的制度、措施保证其贯彻执行。

4.1制定培养计划,强化过程管理

培养模式通过制定培养计划,使其的各项内容具体化。培养计划应结合研究方向,并与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个体的知识结构相衔接,确定各个阶段的具体培养目标与措施,应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培养模式通过培养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可以使各个培养环节环环相扣,紧密相连,从而形成系统、严谨的培养体系。培养计划由导师、指导小组成员共同制定。水利工程硕士可对培养计划提出修改建议,经教研室审核后报院系、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管理部门备案。培养模式与培养计划均作为考核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依据。

4.2理顺体制,健全制度

明确院系领导、教研室主任、导师、指导小组成员、管理部门以及实践基地在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各自的职责范畴,增强过程管理的透明度。健全培养模式和培养计划相配套的教学管理文件,使各个环节的运作均有章可循。要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建立研究生自我管理机制。让研究生参与培养计划的制订,并相应的制订出自己的学习计划,以明确各个阶段的学习任务。注意引进竞争与激励机制,如实行奖学金制度,中期考核筛选与分流制度等以奖优汰劣。

4.3以科学的培养模式为依据,建立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体系

根据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培养计划中的各个环节,制定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考核办法,重视阶段性、经常性的教学质量评估,从而为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提供依据。制定研究生备课试讲,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实践技能、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定期组织中期考核和论文质量测评,并及时反馈意见,提出改进措施,形成质量管理的良性循环机制。

4.4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整齐划一的考核方式抹杀了硕士研究生个体在创新方面的潜能差异。实践证明,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是一种发展趋势。就水利工程专业的特点而言,一种新的尝试是硕士研究生最终获得硕士学位除了学术论文以外,还可以是开发的软件、获得的水利工程管理方法创新、水利工程全过程管理方案等。这种考核方式明确了各尽其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术性”研究型硕士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应用能力较强的硕士进入企业,成为高级工程师或高级管理者。因此,一方面不是企业实践中所有的问题的解决都可以形成论文,另一方面衡量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方式中,学位论文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培养工作的各个环节入手,各部门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以科学的培养模式为纲,对提高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将会收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之效果。

参考文献:

[1]章添香,中国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与完善,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第36期,9-11.

[2]王建民.双模式硕士研究生培养制度初探[J].复旦教育论坛, 2004(2):46-49.

[3]刘惠林.我国重点理工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4.

[4]王全林.多元互补――中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选择[J].高等农业教育, 2005(2):73-75.

水利工程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专业学位工程硕士 问题 应对措施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从1990年开始,先后批准设置了16种专业学位。经过多年的发展,专业学位的种类、培养院校的数量、招生的规模等都增长较快,培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教育部于2009年推出了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这一新的硕士培养方式,并不断加大其在硕士招生中的比例,表明了国家对专业学位工程硕士这一培养方式的重视,以及对其今后发展的规划。在这一形势下,如何发展在职的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又有了新的课题。

一、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招生过程中的生源质量与生源流失问题。

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的发展,首要的决定因素就是招生质量。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发展了多年,招生地域上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随着学术型硕士的发展,大部分大中城市的设计院、规划局等单位招聘人员已经以硕士生为主,本科生很少。这就需要高校转移地域,生源下移至二、三线城市,以本科生为主的设计院所等单位。同时带来的问题就是这些单位有一定规模的没有本科学位、只有本科学历的专科再深造的考生。这就需要招生单位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严把“入口关”,不能为了招生规模,盲目扩招,最终影响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

往年,有部分考生是本科应届毕业生选择了先工作,再在职攻读工程硕士,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获得工程硕士的学位。随着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这一培养方式的提出,本科应届毕业生可以选择脱产学习两年,然后获得工程硕士的学历与学位双证书。这种更接近普通的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方式,入学门槛比学术型硕士低,学制更短,含金量又比在职攻读专业学位高,势必会吸引部分原本打算先工作后读书的考生,这对在职的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的招生数量有了一定的影响。

2.培养过程中的管理失范与培养脱节问题。

在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由于学员在职学习的特殊性,导致学校的教学管理规划等不能很好地实施。培养单位在保证学员日常工作的前提下,再进行工程硕士的教学等培养工作。在工作与学习产生冲突的时候,学员通常选择工作。如何尽量减少这一工学矛盾的产生,就需要培养单位制定更为机动灵活的培养方式,同时要严格遵守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的培养要求。

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的学员是至少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有一定工作经验,部分已经成为单位技术骨干的工程人员。他们对自己在日常工作中产生的问题很明确,需要在学习中得到解决。这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员的工作实践,要求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的课程设置要反映学科发展的前沿内容,在学习期间不但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而且应能对学员分析、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提供指导。最终学员不仅获得了工程硕士学位,而且获得了学习与工作的方法。

3.论文过程中的学术道德与论文质量问题。

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要求选题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策划、工程规划设计报告或可行性研究报告;可以是技术攻关研究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可以是工程设计,也可以是课题研究。但在日常的培养过程中,会有一些问题。比如某一设计院一个项目组有几位成员都是在读的工程硕士,在论文的写作中,如何选择自己的论文写作部分,在突出自己研究成果的前提下,不侵占他人的劳动果实,需要学员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以及单位导师和校内导师的严格把关。

有部分学员在攻读专业学位工程硕士期间,并没有适合做学位论文的工程项目或课题。有时候论文的质量,并不能达到硕士生学位论文的要求。培养单位考虑到在职攻读学位的困难,通常也不会过于严格地进行把关。这反而导致部分学员抱着“混文凭”的想法,进行工程硕士的学习和做论文。这就要求培养单位在体谅学员在职学习的困难的同时,坚持必要的原则,严格要求学位论文的质量。

二、培养单位采取的应对措施

1.在扩大生源渠道的同时把好入口关。

培养单位在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的招生工作中,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把好“入口关”。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通过规范专业学位招生工作提高生源质量。培养单位要树立争创名牌意识,解决规模与质量的问题。河海大学作为水利行业的佼佼者,自1998年首次招收水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以来,始终明确水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与思路,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制定具有水利特色的水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在水利行业里,河海大学的水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已经成为一块办学招牌,不少学员都是已经参加工作多年的河海大学的毕业生,由于工作的需要和单位的推荐返回母校攻读专业学位。学校对少量具有本科学历、没有学士学位的考生严格控制在一定的比例内,工作突出的在职人员优先推荐。

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这一培养方式的推出,对在职攻读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的招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虽然这一培养方式于2009年才开始实施,目前了解它培养方式及目标的人不多,但随着国家对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的政策侧重,学员对这一培养方式的逐步了解,以及一年后首批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这一培养方式势必影响到在职攻读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的招生。在日常的招生报考咨询中,因为这一新的培养方式门槛较学术型硕士低、培养年限短、能获得双证,已经有在职学员考虑报考。培养单位在招生宣传过程中,应仔细介绍这两种培养方式的异同,强调在职攻读专业学位工程硕士这一培养方式的优势,即以社会需求为前提,采取形式多样的办学模式,校企深入结合的培养方式,为企事业单位培养“在职学习不离岗、在岗学习不误工”而且“留得住、用的上”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2.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完善灵活机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对于在职攻读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的学员来说,如何解决工作与学习的冲突,是十分头疼的问题。河海大学在水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考虑到学员大多数都是单位的技术骨干或负责人,再加上水利勘测设计及工程建设部门的工作特点,如汛期、抗洪、抗旱、野外勘测等工作要求,采用多种形式的办学模式,做到“集中学习,过程消化,阶段检查,督促管理”,一方面在学校设点,以脱产形式集中学习,另一方面与协作单位采取异地办学的形式联合培养工程硕士,做到“忙时休学工作,闲时脱产学习”,合理安排教学,分阶段完成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方案设置的培养目标。与此同时,学校严格执行工程硕士培养的学习要求和规定,对于课程考试不合格者不得补考,要求学员跟随下一个年级的班级重修,严格管理的同时督促了学生对每门课程的学习质量。

在职攻读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的特点,决定了学员的学习时间和精力难以集中,必须将课程教学内容加以提炼整理,突出学科发展的前沿。另外,随着工作实践的开展,新的问题不断涌现,要求学员不断更新知识,获取最新信息。这就要求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的课程设置要反映学科发展的前沿内容,突出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河海大学在水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上,分别于1999年秋和2005年秋两次对培养计划进行修订,始终强调培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在提升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水平上加强知识点的学习,将课程学习的专业层扩宽到技术应用与管理层面。除规定的基础知识必修课外,还设置了应用面和知识面较宽的技术经济、组织行为、项目工程管理、计算机信息应用等课程,特别是加强水利工程专题的学习。水利工程专题一是由学校的专家学者结合当下学科领域新知识、新技术和前沿领域开设的系列讲座,受到学员的极大欢迎。水利工程专题二是由导师根据学员专业缺口采取一对一增补相关专业知识体系。这些都为水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提供了强大的保障。此外,针对每一个异地办学合作单位的需求,学校都适时调整课程安排。学校可根据企业需要增加一定课程,校企双方共同商定选修课程,更好地达到为企业培养需求人才的目的。

3.在确保论文质量的前提下建立导师负责制的论文培育模式。

学术道德规范问题,对在职攻读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的学员而言是一个尤其需要强调的问题。因为同一协作单位的学员,经常会有合作进行工程项目施工或课题研究等,对自己科研成果的保护和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就显得极为重要。河海大学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就始终强调学术道德问题。在日常的培养过程中,导师也严格把关,杜绝学术失范问题的产生。

对于在职攻读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的硕士生学位论文,应与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同等要求,也采用抽检、盲审等考核方式,将部分抽查论文送至外校专家进行审查,盲审不合格的坚决不允许答辩,为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提供更多的考核手段。同时,对在规定学习期限未能做好论文的学员,导师应担负起督促学员的责任,设立对应的约束机制。培养单位可对保质保量,按时安排学员答辩的导师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激励导师按照培养要求的时间安排,督促学员进行论文写作与答辩。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为了满足广大企事业单位和应用部门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发展专业学位教育,积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广大的培养单位应从确保招生质量、规范培养过程、加强论文培育等多方面入手,逐步提高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我们应及时总结经验,完善质量评估标准,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稳步扩大招生规模,为社会培养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谢发琴,吴向清,田薇.工程硕士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2):34-37.

[2]施亚玲,王国荣.加强规范管理推进工程硕士教育科学发展[J].高教探索,2009,(5):85-87.

水利工程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水利设计水利建设工程设计 生态水利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早在春秋时期,就有楚相孙叔敖修芍坡,吴王夫差修筑邗沟,而在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领众人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成为当今世界中年代最久、唯一留存的采用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大型水利工程。 我国近代修建了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大坝等一批大型的水利工程。随着水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水利工程的抗涝抗洪,除害兴利的作用开始得以发挥,水利工程建设的步伐也有所加快。但由于目前环境问题和生态系统的破坏,逐渐的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直接影响,为此各行各业都提高了对生态环境的警觉,水利建设中的生态设计也成为水利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二.水利建设中生态水利工程的意义。

水利工程的生态设计是生态建设和环境管理领域的一个全新概念,进行生态设计是要求对水利工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研究其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和生态破坏,并通过设计相关措施和改变工程方案,将水利工程建设中对环境的影响和生态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水利工程的生态建设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程,相对于一般水利工程而言,生态水利工程既要满足河流综合治理中总的要求,达到灌溉、防洪、发电、供水、航运等不同需求,同时更要考虑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并将此作为水利建设的重点进行监控。生态水利工程是水利工程和生态建设的有效结合,同时也是未来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加强水利工程的生态设计的必要性。

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和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河流的非连续性,由于筑坝是沿着河水顺流的方向,造成河流的非连续性,原本流动的河流及其生态系统由于水利工程的增加,变成静止的人工湖泊,河流流速、水文、水深以及水流边界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长期适应原来生活环境的动植物,由于环境的变化,又要进行适应性生长。其中一部分适应性较差的生物就被淘汰。第二是自然河流变成沟渠,这也包括天然河流改造成为直线或者折线的人工河流。由于水利工程对水流的拦截,提高了河流上游的蓄水量,同时也提高了上游河道的水面深度、水面宽度,也需要淹没更多的陆地。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利工程研究和工程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传统的水流工程在满足设计功能同时,通常都忽视了对周边环境和河流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造成河流的生态功能衰退,自我净化能力降低,损坏了长远利益。

2009年,我国建设的最大型的水利工程项目,位列世界最大规模的水电站—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完工。在工程完工后的多年里,许多专家组成专业团队就三峡工程建成后,对周边的环境影响和生态破坏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分析。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造成水库两岸地区2公里内的年均温度上升0.1℃-0.2℃,对冬季和春季的月均温度升高0.3℃-1.3℃;同时,由于水库的泄洪作用,造成长江中下游的干流河道出现冲刷和坍岸,形成新的险工河段。据研究结果表面,三峡工程对生态的影响是利大于弊,但是其对生态的破坏却不容小视。长江三峡工程成为水利工程建设的标杆,同时其生态建设机制也成为水利工程建设的设计标杆。

四.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生态水利设计。

1.水利建设中的生态设计基本原则。

根据人和自然相互协调的科学观,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相结合,将水利工程服务于社会的基础地位进行明确的分析,通过基础、体制、观念的改变和转换,实现水安全的持续保障,达到水资源持续利用、水域环境持续优化、水域生态持续改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

为实现水利工程的防洪安全,要构建水安全体系,通过建设防洪工程体系和增加非工程措施来加强水安全的防御体系。为提高水资源以及水环境的承载能力,要重视对水资源的保护、节约和合理配置,同时要加强水资源的治理、保护和改善承载能力。为增加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功能,要做好堤围及护岸工程、清淤清障工程、加强监控工程和滩涂的围垦开发,进一步增加有利于保护水生态系统的水利工程措施。

2.生态设计应用。

(1)提供水生态中生物的生存、繁殖的空间。

生态水利工程将河流中的水流、堤防、河道以及河畔植物植被等连接为一个整体。进行水利建设的生态设计时,通过对现有自然地形、地貌的科学配置和功能改进,建立一个能使生物、土壤、阳光、水、水环境等因素之间互惠共存的水生态系统。水资源中的河堤坡脚位置的护底上,有多流速的变化带和较高的孔隙率,适合多生物的生长,同时也为鱼类提供了繁衍的场所。水利工程中的河流两岸的草丛和绿树为鸟类、昆虫提供了觅食场所。

(2)增强了水体的自净作用。

水资源中水体的自净作用是有机污染物由于受到氧化作用,转变为无机物的过程。水资源中的细菌和真菌摄入营养物为污染物,细菌部分被吞噬,并污染有机物分解成为无机物,分解过程中形成的无机物可以为藻类植被提供营养,同时藻类的光合作用产生跟多的氧,以供其他的水生物利用。水资源中过多的藻类被鱼、虾、浮游动物所消耗,在水资源的食物链中,将污染浓度降到了最低值。生态水利设计时,增设的鱼道、鱼巢等,形成不同的流速带和紊流,这非常有利于氧从空气中传入到水中,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水中的溶氧含量,有利于需氧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由于水资源中的植物能吸收无机盐类的营养物,其植物根系成为以生物膜形式存在的微生物附着的介质,这就促进了水体的净化,有利于改善水系统的水质。

(3)起到调节滞洪补枯、水量的作用。

水利建设中生态河堤的植被,具有储蓄水分的作用。水资源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和土壤动物,使得河堤中的土壤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在水资源丰富的期间,河堤中的水开始渗透,河堤孔隙开始蓄水,减少了发生洪灾的可能;在枯水期间,原来储存的水开始渗透入河道内,起到滞洪补枯,调节水量的作用。

(4)生态水利设计要结合环境工程设计。

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时,应当充分吸收环境科学技术的理论,达到水质同水量同步,结合水环境污染,设置相对应的防治工程。水利工程中的作用水量,要考虑季节变化产生的影响,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在雨水季节或枯水季节中,不同的应对措施。生态水利要立足在水利建设和环境生态之上,将水量的高效利用和水质的有效优化进行有机结合,实现水利建设中的生态平衡。

3.生态设计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对周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过去由于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极大的影响了人民的生产生活品质。随着全国范围内对中小河流域的治理工作的开展,表明了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同时,在中小流域治理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主动转变设计理念,在满足城镇防洪的基础上,优先考虑生态设计,一改过去统一的直立式挡墙护堤思路,推荐采用格宾等生态性更强的工程措施,以及尽量保持原有岸坡生态环境,减少人工修饰痕迹,这也表明了生态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在未来,更多更先进的生态设计技术将应用于更大的水利工程中,以达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互利、和谐、可持续发展。

五.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大兴水利的建设时期,水利工程给经济建设带来了资源保障和提供了特殊功能,但也要重视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设计时,更要深入探索生态理论,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进行自主创新,进一步提升我国水利工程的生态建设水平,降低水利建设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环境健康,我们才能健康。

参考文献:

[1] 杨丽荣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 [期刊论文]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年11期

[2] 刘正茂 吕宪国 武海涛 LIU Zheng-maoL(U) Xian-guoWU Hai-tao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期刊论文]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ISTIC PKU2008年1期

[3] 李宏伟 关于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探讨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6期

[4] 刘鹏 加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改善生态水利环境[期刊论文] 《中华民居》2012年5期

[5] 唐承 关于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几点思考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年21期

[6] 李绯绯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初探 [期刊论文] 《科技信息》2012年24期

水利工程专业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设计;重要性;流程;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资源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水的渊源颇深,人们的劳作大多数因水而作,水是人类快速发展的依托,是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如何利用水资源,优化人类生活质量,实现水与人的和谐发展,这些是构建水利工程的现实需要。

自古以来,人类就遭受涝灾之苦,防洪排涝规划与水利工程设施缺乏很好的链接,水利工程设计标准偏低,有些水利工程设施未能有效发挥其功能。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改善水域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水利工程设计应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统筹兼顾、全面规划、适当处理水利工程与各种建设的关联。发挥水利工程的基本功能,改造人类生活环境。根据人类发展的方向,做好水利工程设计。

一、水利工程设计的重要性

根据一定的水利目标而设计的工程方案、建筑物和实施方法等相关工作称之为“水利工程”。在实施工程项目之前,我们必须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设计。水利工程设计的方案对于工程项目的安全运行和投资效益等有着直接的影响。由此可见,水利工程设计是水利工程项目开启的重点内容,加强水利工程设计的管理对于项目的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水利工程设计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⑴设计运行费用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建设是一种一次性的投资,水利工程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运行的费用。例如: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完成之后,投入运行使用的过程中,我们要对其进行定期检测、维修、保养等费用的支出,这一系列的费用支出都受到水利工程设计的影响。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工程投资与运行费用方面起到调和的作用。一般来说,水利工程运行费用与水利工程一次性投资有着一定的反比关系,然而水利工程设计可以使得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运行费用达到最低。

⑵水利工程的造价

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一般拥有三大阶段:第一,项目设计;第二,项目实施;第三,项目决策。项目设计作为整体项目建设的第一步,它的设计方案是极其重要的,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案完善与否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造价。在水利工程投资控制方面,投资方主要查看决策和设计两个阶段,当水利工程项目已经确立了投资后,关键工作就在于水利工程设计。

根据水利工程设计的收费标准,设计所需要的费用只是相当于水利工程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五十分之一左右。因此,水利工程设计对投资的影响很大,其中有些工程项目投资会因此而成倍的增加或者减少。在单项工程设计中,水利工程建筑的选材,设计方案与结构式的选择对于资金的投入有较大的影响。例如:坝型选择、材料选用、工程布置等都存在经济分析的问题。

二、水利工程设计流程

在水利工程项目中,水利工程设计在整个工程施工之前一直受到重视。在水利工程设计室里,水利工程的设计流程是整体的核心,设计流程的管理可以有效制约设计的进度。因此,深入了解水利工程设计的基本流程及其特点,根据工作流程管理系统的相互配合,利用工作流程的优越性来统领水利工程设计管理中的现实状况,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水利工程设计是一个综合水工、地质、机电等多种专业的综合建设项目。每一种涉及的相关专业工作都必须经历设计、校对、校核、等一系列的工作。例如:首先,测量队应对水利进行测量,并验证;然后,将资料交给地质队录入,并生成地貌图。最后,地质队可将地貌图直接交给归档人员进行归档,同时也可将地质图交予水工、机电、水文专业人员进行设计、校对、校核、审查、审定、然后在进行归档。

水利工程设计都需要经过以上的流程,现阶段,设计流程管理中存在图档停留于业务环节的时间过长,人员变动、质量和项目的进度难以有效得到控制。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整体工程的进度,因此我们要把握好水利流程的特点,做好水利工程设计。

水利工程设计整体都是运行在各种流程当中,每一个涉及的水利工程管理项目与其相关活动都是由各种设计流程组合而成。水利工程的设计流程最终的目的流向就是交付客户的完整设计产品,即设计图档。设计流程作为设计部门管理的基石,且最终决定了所有的实际收益。所以,水利工程的设计流程必须具有一定的能力和效率。水利工程设计的基本流程都具有以下几点特征:

⑴水利工程设计需要由多种设计环节共同完成,图片的存档流程繁杂。

⑵水利工程设计需要各专业人员的相互参与、交流,共同合作来完成。

⑶水利工程设计的任务分派准则花样繁多。

⑷水利工程设计的管理组织形式都多数都采取“矩阵管理”模式。

三、总结

水利工程设计作为水利工程项目的基础与前提,且图档设计是水利工程设计的核心工作。图档设计在多个环节之间流转,形成一种具有动态形式的设计流程,经过各部门的归纳最终形成设计工作的基本流程。整个设计流程需要多方面的专业人员的参与,并且在设计环节之中,适当的运用工作流技术进行管理。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进度,做到客户满意,设计部门应巧妙安排设计任务。

水利工程的设计过程都是遵守其基本流程进行工作,设计具有固定的流向。虽然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对其进行灵活选择,但是不同的流程结构导致设计仍然缺乏适应性灵活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在今后的工程设计环节,应研究开发具有灵活性,动态性、异常处理特性和功能、适合移动环境的工作流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益健,任南.简述二峡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汇M8.环境科学与技术,1993.2:43~45

[2] 蓝标,程尘.城市水利与城市可持续发展IC]中国水利学会2007学术年会雨水利用与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分会场论文集,2007.10:78一82

[3] 肖笃宁,高峻,石铁矛.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J].地球科学进展,2001(6):21一24

水利工程专业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监督

1、深化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作用

一般来说水利工程项目在竣工后怎样发挥效益最大化,科学的管理会起到决定性作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在全面调整好当下管理机制的同时,也要利用社会上的一些力量,要让市场体系为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以及水利工程合理运行给出相应的支持,全面完善水资源的利用,要避免洪、涝等灾害的发生,从而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用水需要。

2、目前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环节,因为薪酬不能落实,在利益的作用下,很多单位的内部管理毫无章法,没有将职责落实到人头,因为对申报项目顾及的不够全面等因素,所以造成很多建设项目在开展时费用不够。而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监察力度也普遍偏低,再遇到一些问题时主要体现为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问题,从而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虽然一些单位构建了管理系统,不过实际效果较小。同时又因水利工程的规划与监理工作是通过县级以上的系统予以管理的,而这样的系统平时事物繁杂,所以不能有效的管理基层水利工作,这就造成基层水利人员在心理上出现惰性,这也是导致水利工程技术进展缓慢的一个因素,还有就是基层水利系统管理面小,且级别不高,直接针对农村,所以不只是进行行政管理,其主要的工作内容还包括了技术服务、监理、施工以及监督等,而基层水利系统相应的经验是较为匮乏的。 一般来说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的监测以及监督,是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十分重要的一个步骤,监测的情况,从根本影响着水利程项目建设的质量。不过就当下的情况来分析,监测部门相关人员的技术知识普遍偏低,检测工作者专业能力亟待加强,这也是水利工程项目的一个主要问题。同时有一些水利行业的监测活动都是通过其他的监测行业去实施的,一般不能根据水利行业的硬性指标以及规范去实施监测。而且我国对于水利工程项目的投入不多,且对监测没有予以必要的重视,因此造成监测设施落后。

3、在项目招投标管理环节所常见的一些问题

以国内目前的情况来分析,工程项目招投标是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里最容易出现腐败情况的一环。在利益的作用下,很多投标系统为了在竞争残酷的市场谋求长期发展,贿赂政府监督系统的主要人员让其走些“捷径”,给出一些相应的“照顾”。目前国内法制建设不完善,还有对法制认识程度偏低,也为招投标管理造成一些麻烦。虽然国内已针对工程项目招标出台了一些法律条款,不过因为很多部门与个人为谋求利益,在招标的环节腐败情况依然屡见不鲜。

4、对深化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些建议

要深化水利工程项目管理,那么就需要提升管理工作者以及技术工作者的政治素养与专业技能。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材料的质量,坚决遏制腐败情况的出现,在选购工程机械时,要遵循价值最大化原则,而在机械的保养以及操作上要以简洁,方便为主。在构建工程方案时,一定要结合管理、专业技术以及经济等方面实施全面性的分析,而且在择取此方案的科学性,切实性时,要遵循其客观规律。在施工环节,针对可以影响工程项目质量、效率等方面问题的因素上,要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从根本遏制能够对工程产生影响的所有因素。 一系列的相关内容都已明确了项目法人的一系列责任,任职的客观条件等要求,其本质也是为了构建一个投资责任控制模式。而且需要项目法人担当投资风险责任,一般项目法人要对项目的过程与竣工后的经营实施全套的负责以及管理。不过很多项目总经理为了不承担责任,通常在没有完工的时候,就调到其他系统,从而辞去之前的工作。这就造成在项目完工后就算是发生问题也没有相关的承担人员,这种情况也时有发生。针对这一类问题,我国要有针对性的出台相关的政策,从而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所导致的问题。

5、总结

水利工程项目为一项非常有利于国家与人民的工程,在持续提升工作者以及施工部门专业素养的同时,还要完善相关的工程设施,只有这样才能够把设备与人员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从而去促进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与监督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德富,龚恒德.浅谈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中的几个问题[J].民营科技,2011,14(07):1023-1031.

[2]肖宗光,胡学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工程监理[A].发展水土保持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学术论文集[C].2010,11(12):1401-1403.

[3]牛文彬,钟玉辉,张瑞红,任国勇,闫邦一.目前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A].山东水利学会第八届优秀学术论文汇编[C].2012,13(06):572-576.

[4]许玉红.谈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一些问题和对策[A].第七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6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2,18(03):295-299.

水利工程专业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实践基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229-02

2009年3月11日,教育部决定在当年下达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基础上,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5万名[1]。这一举措,使我国硕士层次的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2]。此后,教育部陆续发出通知,规范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并着重强调了实践教学等问题[3]。因此,培养单位建立一批校内外实践基地对提高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4,5]。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于2010年获批,2011年9月开始招生。为了把水利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为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山东农业大学充分意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与教学基地建设,为该领域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条件。山东农业大学在水利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对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

实践教学在第3、4学期开设,共6个学分,108学时。实践教学一般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或生产单位进行,由校内、外导师或生产单位人员进行研究生实践教学的指导。实践教学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通过实践教学,掌握水利工程的基本技能,包括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全面训练和提高研究生的业务综合素质。实践教学为该领域研究生的必修环节,若考核不合格,需重修,合格后方可申请论文答辩。学院成立专门的研究生实践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院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各研究生导师任小组成员,负责研究生实践期间的组织管理工作。

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本领域现有水利土木实验教学中心1个,山东省水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农业部作物水分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水利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现有实验室面积11000m2,仪器设备总价值4000余万元,包括水工结构、节水灌溉、水力学、水工模型、建筑材料、土力学、水文、水处理等实验室;山东省水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形成了水工结构、农田节水灌溉、水文与水资源、水处理与水环境、工程水力学、岩土工程和水利工程经济等7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农业部作物水分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形成了作物高效用水的生理机制研究、作物高效用水的遗传机制研究和节水高效型农作制及农艺农机配套研究等3个稳定的研究方向。校内实验平台保障了本专业硕士学位点的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

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6]。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但可以弥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不错,而且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本领域注重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目前已建立了包括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和山东省水利工程总公司等在内的9处校外实践基地,基本满足本专业学位专业实践要求。其中,研究类实践基地1处,为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设计类实践基地3处,分别为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临沂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和泰安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施工类实践基地4处,分别为山东水利工程总公司、山东新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和山东天源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管理类实践基地1处,为济宁市水利局。各实践基地积极承担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及研究任务,并能够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实践基地均配备了专业指导教师,负责研究生实践期间的业务指导、组织管理和实习鉴定等工作。

三、实践教学成效

通过实践,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能够迅速完成角色转变,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工作。2013届毕业生马玉水,毕业后进入山东新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设计院工作,先后完成日照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南水北调寿光段双王城泵站等多项设计。2014届毕业生杨津龙,毕业后考取淄博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岗位,参与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淄博市续建配套工程的建设管理。2014届毕业生张帅,毕业后进入泰安市水利局大汶河闸坝管理所工作,参与汶口二号坝院落绿化工作和汶口二号坝验收准备工作,在各项工作中表现优秀,被任命为泰安市大汶河闸坝管理所综合办公室主任。

四、实践教学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不足

在培养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点认识不足,把专业学位研究生当作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只以硕士学位论文为毕业的主要标准,而忽略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研究生的日常考核评比中,只注重的考核。由于实践教学环节等考核困难,难以量化,致使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环节流于形式;有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以考取博士研究生为最终目标,这部分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只注重了理论学习和,而忽略了实践环节,等等。以上现象的出现,既有教师的认识问题,也有管理的问题,还有学生自身的问题。因此,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不相符,从而限制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学校虽然与9个相关单位签订了本专业学位点教学实践基地,能够保证所有研究生都能在实践基地进行教学实践。但是由于没有专门的建设经费,仅仅依靠基地单位自身具有的条件为研究生提供实践教学。随着研究生培养的内涵式发展,对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达到培养目标,必然要求高质量的实践基地作为支撑。但是,到目前为止,由于建设经费不足,教学实践基地不能高质量的保障实践教学条件,不能可持续满足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因此,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投入不足严重限制了本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持续快速提高。

五、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建议

1.注重对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注重对本领域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但要在培养环节上进行监督,加强实践环节培养,而且要在研究生的各类考核上,体现或加重实践教学环节的分量。

2.引导选题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主。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如中期考核等,需进行过程监控,尽早发现问题,一旦脱离了培养目标,需及时纠正。要严把开题关,导师的选题必须要有实践背景,否则开题不能通过。通过以上措施,引导本领域研究生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以彰显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的培养特色,从而不断提高该领域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积极争取建设资金。应重视专业学位点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积极争取建设资金,用于校内外,特别是校外教学基地建设。资金筹措的渠道包括:学校实验室建设资金、山东省骨干学科实验中心建设项目资金、中央和地方骨干学科建设资金等。通过这些资金,加强教学基地的硬件与软件建设,提升教学基地水平。

4.开展校企共建。本着校企共建的原则,与基地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立专业实验室和实践基地,不断改善基地教学条件,以满足本领域研究生培养所需的软件和硬件条件。

5.加强基地的建设与管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以创造更好的就业实践和实习环境,满足该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要求。为此,教学实践基地要有专人进行管理,专人进行指导,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工作的通知.(教发[2009]6号)[EB/OL].(2010-06-16).

http://.cn/mpcc/2009qrz.pdf.

[2]教育部网站.加大力度,调整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国务院学位办主任、中科院院士杨玉良答记者问[EB/OL].(2009-03-04).

http://.cn/kaoyan/2009-03-04/0937189835.shtml.

[3]张东海,陈曦.研究型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状况调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2):83-90.

[4]王雪,闫晓鹏,杨倩.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和实践基地建设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增刊):74-79.

[5]林桂娟,於朝梅,王恬.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2,(1):50-52,96.

水利工程专业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小型水利工程;效益;管理

中图分类号: TV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0-0175-1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时期,中共中央非常重视农村的发展,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口号,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发展的生产水平。水利建设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修建小型水利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环节。

1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现状

一般来说,小型水利工程主要出现在农村,下面我们来具体讲一下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现状。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主要涉及到小型的沟、渠道、大坝、桥涵、水库和水井等方面。这些设施主要是靠当地农民集体投资或贷款兴建的,但是由于农村的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1 工程管理不及时,效率低

由于近年来农民个体户的独立经济意识较强,忽视集体利益,在水利工程管理上盲目用水,圩堤上乱垦乱种现象屡禁不止。由于水利工程管理粗放,不注重工程维修,导致损失严重。不同领域的生产进度也不一样,各自领域为了满足自身的生产需要而随意截流,挖沟、放水,把水利建设原有的线路搞的支离破碎,从而削弱其自身的供水功能。还有一些农民在地里私自打井,大量开采地下水,这是对水资源的一种浪费。长期下去,不仅会影响到农业的发展,还有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

1.2 对小型水利工程的财政投入力度不够,重建轻管的思想普遍存在

由于农村大部分地区的财政支出控制比较紧,当地政府对于农村水利工程设施的资助不多。虽然国家近段时期大力扶持农业发展,加大对农业水利工程的财政投入力度,可是还有很多贫困地区由于地方财政局的原因而无法启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我们在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以后,还需要请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国家对水利建设的投资大部分都用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上,而工程在完工后的管理和维修经费却没有得到保证,这不利于工程的正常运行。

1.3 农村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低

随着近年来政府对水利工程的投资增多,水利工程项目也在不断增加,急需大批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前的很多水利单位人员冗杂,人力资源分配缺乏科学,工作效率低下,应当精简结构,减少不必要的财政开支。大力引进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加强水利工程的技术力量。另外,企业应该重视对水利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趋势

为了改善我国农村的小型水利工程设施,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我们主要针对上面我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下几点建议,即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趋势:

2.1 加强对小型水利工程的科学管理

在小型水利工程建成以后,可以把他们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采用专业维修或个人承包的方式来加强对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确保水利工程能够正常运行。另外,为了使小型水利工程充分发挥其水利效益,我们还应该做好水利设施的配套工作。水利工程管理人员要根据不同水利的特点,对不同功能的水利工程进行管理,使他们的工程效益达到最大。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小型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在不影响水利工程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努力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

2.2 加大对小型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

只有大量的工程投资才能完成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这需要当地农民和政府的共同投资。为了适应当前水利事业的发展,我们不仅要对现有的水利工程进行维护修理,还要增加新的水利工程项目。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不仅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还需要政府对其实现行政领导,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为了避免农业专用资金被贪污或挪用,需要项目主要负责单位及时向政府汇报资金支出情况和项目的进度,使政府下拨资金运用透明化。

2.3 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大力引进水利工程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对农村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分类,有计划的安排人才去进一步深造,以更好的为水利单位工作。不断的鼓励在职人员自主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对于技术人员进行明确分工,每个人都有主攻方向,同时能顾全大局,承担相应的工作。

3 总结

为了加强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我们必须要建立符合水利工程管理规律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水利工程运营体制。这个管理体制必须要有清晰的职能划分和明确的责任义务,还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水利单位的维修部门要求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技能,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化。加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可以充分发挥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样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增加农民收入,也有利于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水利工程是农业发展的经济命脉,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小型水利水利工程管理所出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也就是今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趋势。为了更好的发挥小型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我们必须要注重人才利用,加大水利工程的管理费用投资,对水利工程实现合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白广科,祝丽群,谭相文,等.关于对菏泽市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思考[A].山东水利学会第九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4.

[2] 刘贤弘,孙红,孟玲.农村水利工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A].山东水利科技论坛2006[C],2006.

[3] 张涛,徐恩英,冯文献.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调研与思考[A].山东水利学会第九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4.

水利工程专业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水电工程石方工程预算定额计算

中图分类号:F416.9文献标识码:A

1 水利工程估算概算的定义

所谓水利工程建筑产品,主要是根据建筑结构和设计要求在指定的地方建造的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每个建筑工程规模,结构类型,施工条件,气候条件,施工期不同,所以不可能确定一个统一的建筑产品价格,但在施工之间,必须按照各种设计文件的规定和要求,之前对其进行经济预算[1]。水利工程估算概算,是指在建设实施过程中,根据定额,指标和其他费用的具体内容和收费标准,来进行设计的,通过计算和确定每个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来确定工程所需要的全部投资额的文件。它体现在建筑工程各施工阶段的经济使用上,能有效的体现建设工程计价文件的成本,是项目投资,分配,决策,管理和控制的主要依据[2]。

2 水利工程估算概算的编制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水利工程估算概算之前应掌握以下主要文件资料。

2.1 建筑工程概预算定额及其有关文件。预算定额和有关文件的基本数据和计算标准的项目预算[3]。

2.2 设计资料。设计资料是编制水利工程估算概算的主要工作对象。

2.3 工具书等相关实用资料。在编制水利工程估算概算过程中,为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在直接计算过程中出错,同时也为了简化计算过程,水利工程估算概算通常需要借助于材料或五金手册,或者将常用的各种标准文书提前制作成工具性图表,在编制水利工程估算概算过程中直接查用。在一些较复杂的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收集所涉及的辅助资料是非常重要的。

2.4 施工组织设计资料。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是确定单位工程具体施工方法、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施工进度计划等技术文件,这部分资料在选择定额项目、计算工程量以及费用计算中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 在水利工程估算概算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3.1 在水利工程设计时就应考虑水利工程估算概算,水利工程设计和工程概算系统必须首先从经济的角度去把握设计,每个设计方案对工程造价进行估算[4],并控制施工图设计编制施工图设计预算参考测量,确定设计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在不影响功能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成本,提出合理的建议,最后在此基础上选出最佳方案[ 5 ]。改变设计人员的经济概念,克服目前地理事实不具备条件的设计观念,片面追求高标准的现象。

3.2 掌握要素价格市场动态在市场价格的动态变化直接影响到项目的预算,合同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施工单位应当关注风险的动态变化,关注工程的焦点。对设备材料的品种,工程造价人员要求的规定,设备的性能和价格做到心中有数。因此,在数据收集,分析,在合同期内,质量控制,成本的三要素的要求和对合同做到知道具体的工程项目成本费,以及相对应的指标的得分,明确相应的违约责任,为合同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3.3 做好工程造价预算的编制工作控制预算工程是影响工程造价预算的原因,计算合适不合适,这将带来重大影响工程造价指数。基于工程综合考虑施工特点,应做好准备工作,收集工程勘察报告,地形图,施工设计图纸,各种标准和其他相关信息,进行研究和建设方案,深入现场调查,调查施工环境,了解当前的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材料预算价格的收费标准,统一使用的数量。尽可能的得到第一手工程建设的信息项目资料,控制好工程造价预算。特别是相对复杂的防腐保温工程项目及桩基工程,应特别注意工作项目的成本问题。严格按照清单计价范围,把握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提高工作的内容,尽量避免施工过程中增加项目的变化,确保成本预算的有效控制。

3.4 提高水利工程估算概算人员的综合素质。这对施工项目成本预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人事成本预算管理,人事成本预算管理人员应掌握工程预算的专业知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在设计,材料采购,工艺,工程结构,投资分析,质量控制和其他方面的知识应该熟悉。对图纸和当地的法律、法规,地方特色,必须了解。员工成本预算管理还深入工程一线,因为实际情况非常重要。专业人员的基本预算项目成本管理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用人单位应提供对水利工程估算概算人才培养服务,进一步建立研究人员的成本预算管理改进的平台。

4 小结

实践证明,工程概算和水利工程设计是确定工程造价是否合理,以便能更有效地控制投资,同时更有效地控制建设规模,防止投资预算超概算现象。因此,在水利工程设计和工程概算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必须找到新的办法和新的途径,找到控制建筑水利工程设计和项目成本预算的新捷径,使工程概算有机的结合起来,坚持做好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新理念,通过水利工程估算概算的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积极推进建设项目圆满顺利按期的完工。

参考文献:

[1] M.Rehbock-Sander.Tunnelling with TBM in High Overburden in Switzerland[A].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深埋、长大隧道关键技术及掘进机应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2] Ing.W.Wittke WBI.Experience with TBM-Tunneling in Squeezing and Heavily Jointed Rock Case Histories,Rock Mechanical Modeling,Design Concepts[A].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深埋、长大隧道关键技术及掘进机应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3] 张豫生.TBM与中国引大入秦引水隧洞[A].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深埋、长大隧道关键技术及掘进机应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4] 莫耀升,王月华,巩南.敞开式TBM在长大输水隧洞中的施工技术[A].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深埋、长大隧道关键技术及掘进机应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5] 章跃林,王晓全,孙士英,刘艳艳.关于TBM掘进深埋长大软硬岩隧洞关键技术――在引黄入晋、伊朗等调水工程中设计施工的应用研究[A].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深埋、长大隧道关键技术及掘进机应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上一篇:建设工程安全论文范文 下一篇:绿色施工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