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媒体为古诗教学插上彩翼

时间:2022-10-14 05:28:28

用多媒体为古诗教学插上彩翼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1

精彩纷呈的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那些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意境深远,蕴含着诗人心灵深处的情感。它读起来琅琅上口,意境优美,思想深刻,不仅能使学生开拓美的视野,陶冶美的情操,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但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因而古诗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随着电教手段在课堂上的普及,古诗的教学有了一番新气象。教学中,恰当运用电教手段,可以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象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一、运用电教手段,创景设境,感受古诗意境美

古诗不是儿歌,学生不能一读即懂。因此,有的学生对古诗望而生畏,还没学首先就有了畏惧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巧妙地运用电教手段,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能变畏学为乐学了。

如在教《咏柳》时,课始,我点击视频动画,随即在学生眼前出现了一幅幅动态画面:在清清的小河边,一排婀娜多姿的垂柳倒映在水中,柳叶翠绿翠绿的,把水面染绿了。一阵微风徐徐吹来,柳条儿迎风飞舞。学生在悠扬的古筝曲中仿佛来到河边,与诗人共赏美丽青翠的柳树。他们激情高涨,思维活跃,已经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中了。当教师板书课题“咏柳”时,学生情不自禁地说,柳树好美,值得人们去歌颂、赞美。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已呼之欲出,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借助现代技术品词析句,体味语言美

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所至,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电教媒体能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觉,能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字、词、句,化难为易。

如在教学古诗《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绿”字的精妙,可通过课件展示江南春日美景,那一幅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江南春色画面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地品味了诗中的语言美,很快领悟到了“绿”字的神韵。“绿”字既涵盖了“满”、“入”、“过”的意思,又突出了东风催春势不可挡的盎然生机。实践证明,在古诗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发挥了它独特的优势,使学生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

三、运用电教手段,指导朗读,感受古诗情感美

朗读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古诗虽然短小精悍,可是意境深远,音韵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让人回味悠远。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会对古诗的含义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和领悟。恰当地利用电教手段,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在感情朗读古诗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如我在教完《望庐山瀑布》后,播放了一段庐山瀑布的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然后再让学生听配乐的课文录音,跟着录音练读。这样,学生读起来既感情真挚,又抑扬顿挫。最后,我把学生的朗读录下来,再放给他们听,让他们跟课文录音比一比,自己评一评。学生找到了差距,练得更欢了。而学生对这首诗的气势和内涵也在一遍遍的诵读中得到了更深刻的领会。

四、运用电教手段,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古诗的语言非常简练,相对现在的语言省略了很多。教师要在学习古诗时能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诗叙述出来,则不仅能加深对诗的理解,对学生的说话也是一个极好的训练。运用电教手段体现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就为学生进行说话练习提供了依据。

如我在教《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时,先出示课件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再读读古诗,看看诗中写了哪些景物,是不是和图中所画的一样。不仅理解了诗意,还进行了说话训练。又如在教《宿新市徐公店》时,用课件出示图,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什么地方,什么人在干什么?发挥想象说小男孩去追黄蝶以后,结果会怎样?由图展开想象,进行扩散性训练。

总而言之,电教媒体的运用为将学生带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去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个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生特有声响。”运用电教媒体就是为了让诗中的形、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就是为了让诗人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就是为了让一首首好诗、好词像一串串快乐的音符,流进学生的心田。

上一篇:五年制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对策研究 下一篇:浅谈如何让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