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虐妇女综合征理论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性分析

时间:2022-10-14 02:49:09

受虐妇女综合征理论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性分析

【摘要】随着受虐妇女杀夫案的增加,受虐妇女综合征理论逐渐进入法学专家的视野。实务中,对受虐妇女的杀夫行为出现过正当防卫、被害人过错及BWS等辩护理由,导致实务中对此类案件缺乏统一的审判标准,出现同案不同判现象。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受虐妇女杀夫案抗辩理论的研究,分析其抗辩理由在我国的可行性,进而找出适合我国司法实践的抗辩事由。

【关键词】BWS 正当防卫 期待可能性 病态

1995年,陆金凤杀夫案引发了人们对受虐妇女犯罪的关注,在遭受长期的家暴并在儿子被丈夫胡某掐死后,陆金凤失去理智,用镰刀结束了熟睡中胡某的生命,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8年后,同样长期遭受家暴的张永清用手锤杀害丈夫,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此外结合施美丽案、李胜萍案,可以看出对此类犯罪的量刑从死缓到有期徒刑不等,同案不同判的情况急需一个统一的审判标准。

家暴行为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内部矛盾,为了更好的救济被施暴者的合法权益,我国出台了《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并设置了关于反家暴人身保护令等制度,这对于完善反家暴立法具有的阶段性的进步意义。但其并没有反映受虐妇女杀夫案中犯罪行为的特征,对长期受虐在瞬间爆发实施杀夫行为的妇女的保护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引入“受虐妇女综合征”理论对于救济长期处于家暴环境下的犯罪妇女具有重要意义。

一、受虐妇女综合征概述及有关抗辩的司法运用

受虐妇女综合征(BWS)是美国雷诺尔.沃柯博士提出的心理学概念,由暴力周期和后天无助感两个概念组成。前者指婚姻或同居关系中的气氛和暴力行为的周期表现,后者则指妇女从一开始的反抗挣扎到后来无奈顺从的心理变化。这一概念首先被用于美国的司法实践中,后来被其他国家引用,成为学者研究受虐妇女犯罪的重要课题。结合国内外的司法实践,对受虐妇女的杀夫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抗辩:

(1)运用被害的诱发性理论进行抗辩。该观点认为被害人在言论、行为、状态,即外在表现方面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招致被害因素从而诱发侵害的特性,被害者本身具有过错。笔者认为,妇女长期遭受家暴的事实固然值得同情,但因为存在家暴就将杀人变得合理化显然说不通。即使家暴是妇女杀夫的先行行为,但是这种前置条件并不必然会迫使受虐妇女走上杀夫的道路,即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2)将受虐妇女的行为归于正当防卫。这一观点在加拿大最高院审理的R.v.Lavallee案中得到支持,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也将BWS作为专家证据用于正当防卫的抗辩。但我国正当防卫理论明确了“不法行为正在发生”这一构成要件,而受虐妇女的犯罪行为大都实施于被害者熟睡或者施暴行为停止后的一段时间内,这显然不满足“不法行为正在发生”。对正当防卫中的限度条件也存在争议。

(3)从期待可能性视角进行抗辩。部分学者认为“因走投无路、确因自救或拯救家人而被迫杀人的行为乃属欠缺,遵从法律的期待可能性或期待可能性较小的行为,从而依法可以免除或者减轻此类受虐妇女杀人的刑事责任。”但笔者认为适用这一理论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如何认定“走投无路”的情况,是否需要穷尽私力或公力救济。其次,该期待可能性是指“受虐妇女有责任能力,并且也能够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但是基于一种特殊情境下选择适法行为的可能性。”而对于意识处于失控状态的受虐者来说,这一理论的适用的前提不存在。最后,期待可能性探讨的是外在的环境对犯罪人意志自由的影响,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该理论在司法中存在被滥用的可能,也会因法官资历阅历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判决。

(4)运用BWS进行抗辩。例如澳大利亚法官在Mary案中认为“受虐妇女长期以来所遭受的家暴和虐待导致其有可能会处于一种精神恍惚的状态之中,是受虐妇女综合征的表现”。对于长期遭受家暴的妇女来说,其内心的绝望、对丈夫的怨恨、对不能逃离的悲伤使妇女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处于心神丧失的状态,受虐者实施杀人行为后甚至不记得犯罪过程。该理论常以妇女处于“非精神问题的行为失控”状态进行无罪辩护。

二、受虐妇女综合征作为独立抗辩事由的建议

综合以上理论,笔者认为,将受虐妇女综合征作为独立的抗辩事由值得考虑。首先,对犯罪人心理状态的分析对认定其主观恶性及社会危害性具有重要作用。其次,人的精神、生理状况对意志的影响是可以通过现代科学研究得以证实的,“任何一个长期的家庭暴力受害者,在暴力的严重程度超过其忍受极限而又无法摆脱的情况下,采取以暴制暴,是一种正常的自我保护反应”这一结论可以通过专家鉴定得以说明。对受虐妇女的鉴定应着重于研究综合征下行为人的特征及行为人的心理状态。在综合征的支配下,受虐妇女的犯罪手段诸如碎尸、烹煮等极其残忍,但这更能反映犯罪人行为时的病态心理,对自己的行为缺乏理智的认识,甚至可以说,行为手段越是残忍,受虐妇女综合征的病态越严重。最后,通过鉴定,确定统一的、可以量化的标准对于各地法院审理此类案件提供了参考,解决了同类案件量刑差距过大的问题。

三、结语

受虐妇女综合征是解决受虐妇女杀夫案的重要理论,此类犯罪人大都是邻里口中的贤妻良母,被家暴的经历得到社会同情,其杀夫行为得到亲人的谅解,确定受虐妇女符合BWS特征,进而对其从轻、减轻甚至免除处罚,不仅体现了刑法惩治犯罪和宽严相济的原则,使受虐妇女能够得到更加公正的审判,也与国际理论接轨。

参考文献:

[1]李晓明,李洪欣主编.犯罪学[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

[2]茹翼.从家暴抗辩到受虐妇女综合征抗q―关于妇女杀夫案件的抗辩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屈学武.死罪、死刑与期待可能性―基于受虐女性杀人命案的法理分析[J].环球法律评论,2005.

[4]马清.期待可能性视角下的受虐女性犯罪量刑轻刑化[J].法制与社会,2011.

[5]陈敏.受虐妇女综合征专家证言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J].诉讼法论丛,2004.

上一篇:步进电机的自动化控制探究 下一篇:如何加强炼化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把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