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英语产生的几点因素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2-10-14 10:10:13

中式英语产生的几点因素分析及对策

受汉语因素干扰而形成的英语表达被称为中式英语(Chinglish)或中国英语。中式英语(Chinglish)不同于中国英语,中国英语是在规范英语的基础上,为了表达中国特有的事物和现象所采用的一种英语变体,是标准英语和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相结合的产物,能更清楚地准确表达中国特色的文化。中国英语有自己的优势:翻译方式灵活多样、表意准确。因而在中国人的英语写作和宣传资料中,尤其是在英译的政论文章中非常常见,也为英美人所接受,而中式英语(Chinglish)指不符合英语语言表达习惯的英语。中式英语(Chinglish)可以说是一个中国特有的英语词汇,是由Chinese和English 两词组合而成,意指中国式的英语。中式英语是指不符合英语语言表达规律和习惯的英语,说者的思维方式、表达习惯以及词汇的选择和搭配都是汉语式的,带有中文语音、语法、词汇的特色,是死搬硬套、逐字逐句机械翻译的结果。中式英语既不属于汉语语系也不属于英语语系,是中国人在习得英语的某个阶段,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受汉语语言表达习惯影响,自己创造的带有汉语语言文化烙印的特殊语言体系。中式英语,是中西方思维方式、文化传统存在差异的结果。是不被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所接受的。

中式英语由于表达的不规范而晦涩难懂,容易令人产生误解,有时会让人啼笑皆非,哭笑不得。下面是一些笔者在日常生活所见到的英语翻译:“天海超市”译作 “supermarket sky sea”;“哪里哪里”译作“where where”; “彼此彼此”译作“you me, you me”最让人崩溃的是下面一些句子的翻译:“你有种,我要给你点颜色瞧瞧”译作“you have seed ,I will 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 see”;“人山人海”译作“People mountain and people sea”;“咱俩谁跟谁?”译作“We two who and who?”。而至于中餐菜谱中的翻译错误更是捧腹,如 “夫妻肺片”“Man and Wife lung slice(切夫妻的肺)”; “童子鸡”被一些人翻译成了 “Chicken without Sexual Life”(没有性生活的鸡)。中式英语带给外国人的首先是搞笑效果。好像只要不影响交际,问题也不是太大。我们也就将错就错吧。语言这东西本来就没有定式,讲的人多了,错的也便成了对的。何况这些可笑的中式英语菜谱对外国客人还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有多少外国友人在找机会品尝那 “宫殿保护下的鸡”(palace protect chicken宫保鸡丁)和“陌生的鱼”( strange fish 生鱼片)呢?

然而,语言的目的是用来交流的,由于误解引起的笑话还是越少有好,能正确传达思想是对语言的基本要求。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英语学习不受或少受汉语因素的影响呢?我们先分析一下汉语干扰英语学习的因素,然后再对症下药,找到学习地道英语的方法。

首先,中式英语的形成是中英思维方式不同引起的。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思维方式的差异必定导致到达方式的差异。因此,语言学习不仅是对语言文字运用的了解与掌握的过程,又是思维方式的培养形成过程,尤其是外语学习。而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不仅仅是一种文字向另一种文字的转化,同时还表现为两种思维方式的转换。就英汉语言来说,我们汉语是整体思维,而英语是个体思维,英汉逻辑思维顺序不一样。因此,我们很多人虽然已经学了十多年的英语,也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及用法,并且掌握了基本的语法知识,可还是不能用英语自如的表达。其根本原因就是不会用英语思维,英语语感太差,受中式思维影响太深。因而说出的英语仍然带有中文语音、语法的特色。

例如: 我很喜欢这本书。

按照汉语思维习惯,你会翻译成: I very like this book.而地道的翻译会是: I like this book very much.再给个例子: 我家有三口人。按照汉语思维习惯,你会翻译成:our family has three people.而地道的翻译会是::There are three people in our family.以上例句中的中式英语都是受汉语思维方式影响的产物,是字对字翻译过来的结果。

其次,文化差异是中式英语产生的另一原因。一般来说,语言是一个民族的象征,语言总是受到文化的影响,像镜子一样,始终反映着一个民族 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大多数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它是人们交流的必要工具,对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对生活的思考的纪录及传播他们民族文化的媒体。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同的语言体系。某些语言现象是某种特定历史文化的特定产物,在其他文化中是不存在的。有些中式英语虽符合英语语法但不符合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的习惯,如:旧时的中国很穷,人们缺少粮食,因此人们往往见面以后就会问候“吃了没?”而如果在见到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时问候“have you eaten yet?”就会被误解为你在邀请对方共同进餐。中国人在告别前为了表示诚意会再三挽留:(stay longer),这会让英语本族语者很为难。另外,为避免谈话结束地太唐突,我们有时会说一些如“以后继续努力(I hope that you could work harder than before)”,“多注意身体(pay attention to your health)”之类的话语以表示鼓励关怀,但这在英语本族语者,却是说话人在暗示自己以前工作不够努力,认为自己不够健康。往往会导致谈话不欢而散。另外,中国人在客人离开之前都会习惯性地说一些如:“请留步”或“请走好”这样的客气话。但直译成英语stay here, please 或walk well, please 这样的英语语言在英语本族语者听起看来是匪夷所思,非常可笑的。以上的例子告诉我们:仅仅学好英语语言词汇和语法是远远不够的,缺乏对英语社会传统文化的了解也会产生中式英语的。

上一篇:学生惯性思维经验易陷物理学习的误区 下一篇:当下中国美术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