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烹饪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15 17:57:40

中式烹饪培训总结

中式烹饪培训总结篇1

关键词:烹饪专业;校内实训;实训教学;实训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0-0115-02

我校中餐烹饪专业被评定为省重点专业后,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充实了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教学设施设备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高。与此同时,我们紧密围绕当地餐饮业的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模式,加强校内实训教学建设和管理,努力提升烹饪专业的教学质量,以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餐饮企业日益突出的人才需求。

一、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一)以可持续发展的思维规划实训基地的建设

烹饪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要考虑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结合。我们根据烹饪教学要求和人才培养需要,确定设施的性能、型号等。从学生的数量、班额大小、课程安排、现有设施等角度综合考虑,以实用、够用为前提,保证现有教学的正常开展。同时,我们还综合考虑了实训室建设的长远用途、设施售后服务等因素,以能支撑专业的长远发展及实训室的可持续良性使用为目标。合理规划各实训场室的用途,做到专室专用,甚至一室多用,提高烹饪实训设备的共享率,避免资源浪费。实训场室还同时具备了重要的烹饪专业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功能,并能面对社会人员进行烹饪技术技能培训,使职业教育更具特色。

(二)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无规矩不成方圆,实训场室的管理需要制度的约束和支持。经过与烹饪专业老师、班主任及专业部长多次专题研讨会的商讨,我们出台了完善的《烹饪专业实训管理制度》并上墙公示。制度明确了实训场室的使用要求及管理要求,明确了任课老师及实训管理员的职责,做到责任落实到个人,每个岗位都管理到位。

(三)增设实训室管理员,规范烹饪实训场室的使用

烹饪设施的工作正常与否不仅关系到课程的顺利进行更关系到学生的人身安全。我们增设了烹饪实训室管理员,要求每日对当日所用过的烹饪设施进行安全排查,并与当日使用实训室的任课教师进行交流与交接。要求任课老师填写实训室使用日志,详细记录每次上课前后实训场室内设备的使用情况,明确设施的安全责任,又保证了实训设备故障的及时排查与维修。

二、校内实训教学管理

(一)合理设置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对烹饪专业的课程进行了合理的设置,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我们在第一学期开设了《烹调基本功》《面团制作技术》《食品雕刻工艺》等实践性课程,注重在学习初期提高学生对烹饪专业的了解和兴趣,并扎实抓好基本功训练,打好根基。第二学期,在继续深化烹调基本功训练的同时,开设了《中式热菜制作》《面点制作》,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烹饪专业深度的认识,并掌握烹调常用原料的初步加工及点心制作的基本工艺。第三学期课程设置有《中式热菜制作》《面点制作》《菜点围边与冷拼》及《地方特色菜肴制作》,主要掌握常用烹调方法和日常点心制作,熟悉各种烹调法的使用,训练烹调操作技能;地方特色菜肴制作课程的开设,迎合了当地特色餐饮的需求,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奠定了基础。第四学期继续开设《中式热菜制作》《面点制作》,并增设《西餐烹调技艺》,强化烹调技能,扩展了学生的烹饪专业技能。按照技能考证标准及厨房主要岗位的职责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科目授课内容的统一

我校烹饪专业班级较多,同一门科目由几位专业老师任教,老师们的授课安排各自发挥,造成了授课内容的不统一,教学效果参差不齐。2013年10月,由教务处组织,教研组牵头,分别对《中式热菜制作》《中式面点制作》《西式面点制作》《中餐烹饪基本功训练》《面团制作技术》《食品雕刻工艺》《冷菜制作与拼摆》等7门专业实训课程作出了授课内容的统筹规划,形成每门专业实训课程详细的授课计划。实训科目授课内容的统一,给任课老师提供了统一的标准,规范了实训课堂的授课,同时也为校本教材的出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抓好实训课堂管理,提升专业实训效果

1. 规范实训课堂的组织与管理

我们进一步完善了烹饪专业实训管理制度,首先从着重仪容仪表上严格要求学生,不符合要求的学生禁止进入实训场室,抓好实训课堂的管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岗位意识。此外,我们还在每个楼层配备了一名实训协管员,整个实训过程中,实训协管员始终贯穿于各个场室,协助任课老师做好实训课堂的管理。

2. 实训课堂上课模式的调整与规范

在教研组的带领下,我们全体烹饪专业教师商讨、探索实训课堂上课模式的改革。至今已形成了“理论学习――小组研讨――教师示范――合作实训――多元评价――总结反思”为过程的创新型教学模式。由任课教师根据授课内容的难易程度及耗时长短控制理论学习和演示示范的时间,机动组织学生开始动手实操,学生实训结束后,再由任课教师组织集中评分与点评,下课后再组织值日小组进行清洁卫生。如此,实训课堂的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也避免了课堂管理上的时间漏洞。

(四)改革实训科目考核形式

继统一了实训科目的授课内容后,我们把实训科目的考核标准也进行了统一,同时还对实训科目的考核形式进行了改革。我们随机抽出5名烹饪专业老师组成考核评分小组,根据统一后的实训科目考核标准,对每次的实训考核进行评分,一改过去由任课老师既负责监考又进行评分的传统。通过这样的尝试,以统一的标准对待每一位学生,促使学生以专业的标准来对待每一门实训科目的学习,营造自觉练艺的学习氛围。

(五)打造真实厨房环境,实现产教结合

2013年10月,我们尝试把校内教工食堂转向为教学与工学一体的烹饪实训基地。根据食堂的实际从实训上设立了六个档口岗位,从六个档口的工作任务来开展学生的实训。学生在真实的厨房工作环境中,以真实的菜品为载体,由值班的专业老师进行指导和监督,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真正实现了教、学、做合一。真实岗位的实习还培养了学生的工作责任感,提高了学生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学生们提前体验了真实的生产的环境,为今后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加强学生的技能培训,提高竞赛能力

我们尝试把烹饪技能竞赛纳入到常规教学的范畴,坚持每学期举行一次全烹饪专业的技能竞赛,并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参加。我们还尝试把技能竞赛的内容与规则列为课程内容,让其渗透到常规的实训教学中。通过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提高竞争力,再从中选拔出优秀的选手,由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师作一对一的辅导培训,上送参加更高级别的技能竞赛。

三、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

(一)做好入学教育

从2014年9月开始,我们对初入学就读烹饪专业的学生进行入学教育。把烹饪专业的发展过程、烹饪行业的发展趋势、烹饪行业的岗位设置、以及各岗位的要求等对学生做详尽的介绍,同时还把烹饪专业的纪律、学习及技能考证等多方面的要求向学生一一说明,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心中树立起在校三年的学习标杆。

(二)加强学生烹饪操作安全意识的培养

烹饪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实训课程占了60%以上,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都是在烹饪实训室里度过的。烹饪实训课不仅是一个专门向学生讲授烹饪知识的课堂,更应该是一个厨房安全操作知识以及良好行为习惯学习的课堂。因此,我们把安全操作知识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评定烹饪实训操作课重要的考核指标,同时将这一教学内容作为对任课教师的考评项目。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安全操作的意识,也有利于烹饪教师对学生安全教育的主动性。

(三)职业素养的渗透教育

职业素养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久而日积月累的过程。我们坚持以行业对岗位的要求作为实训课堂上学生操作的标准,注重在平时的专业教学过程中把岗位意识始终进行渗透性教育。在政治课上灌输职业道德教育,在烹饪专业理论课上培养学生对烹饪岗位的热爱,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操作习惯。

另外,我们打造的真实厨房实训模式,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搭建了重要的平台,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队协作、人际交往等不可或缺的职业素养,使知识、技能和素养融为一体,达到现代餐饮企业对学生素养的要求。

中餐烹饪专业的校内实训,应以地方餐饮业发展和餐饮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科学设计,合理安排,不断完善,才能切合地方经济的需求,为现代化的餐饮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邓谦.烹饪专业实训教学的管理与成效[J].职业,2010(29).

中式烹饪培训总结篇2

关键词:烹饪;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171-03

我国高等学校创办烹饪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并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总的来说,学术性与职业性是我国烹饪高等教育的两种基本价值取向。这两种价值取向,决定了烹饪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既体现了烹饪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差异,也体现了烹饪高等教育与烹饪中等教育的差异,在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同时,特别强调知识内涵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课程设计单一、教学与实际脱节、对中国烹饪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不够、师资力量不强等,这很难满足烹饪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还制约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尝试对烹饪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加以初探,以期推进烹饪教育教学的进步。经过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烹饪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应重视“主体―平台―教法―监控”四位一体模式的打造。主体即厘清教(教师)与学(学生)双主体的地位;平台即建构校内实训场所和校外实践基地;教法即研讨灵活先进的教学方法;监控即加强实践教学监督保障。

一、确立双主体的核心地位

1.发挥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数据显示,高达11.2%的高等烹饪专业毕业生在离校5年内改行。课堂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是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只有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重视职业能力培养,才能从根源上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教学改革活动(包括实践教学改革)是高校发展中的主要内容,它要求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素质,从而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专门人才。因此,必须认清教师是实践教学的主体和发展的主力军。只有这样才能把实践教学深入化,并努力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对烹饪高等教育实践教学而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1)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使烹饪教师队伍具备较高的理论教学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和科研生产能力,逐步形成一支“理论有高度、实践有技能、经营有招数”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2)选派教师到餐饮企业进行锻炼,鼓励教师为企业经营发展进行咨询诊断和人员培训,为其生产经营出谋划策。这样,一方面可以了解企业人力资源需求情况,另一方面通过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活动,调整知识结构,扩展业务视野,丰富实践内容,为更好的进行实践教学工作奠定基础。(3)鼓励教师参加各层次的进修、培训和深造,不断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能力,提高教学水平,保障实践教学改革目标顺利实现。(4)加强横向合作,提高教师科研能力。通过与餐饮企业开展科研项目合作,产生科研成果,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保证人才培养方案顺利实施。另外,还可以采取外聘的方式,聘请同行或专家来学校讲座、授课。按照上述措施来做,完全有可能培养出一支专业的、高素质的烹饪高等教育教师队伍。

2.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学习理论认为:自主性学习就是学习者能够认知自己的知识、能力等缺陷,根据学习能力、学习动机等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自主性地学习知识、技能和能力等行为。而烹饪实践教学中逼真的学习环境,以及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紧密结合的、循序渐进的强实操性,与自主性学习的条件不谋而合。在烹饪实践教学中运用自主性学习法,以学生动手为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想象创新性、实践创作性,不仅有益于提高学生技能,有效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更有利于学生树立起强烈的创新意识。在烹饪实践教学中,学生在掌握了烹饪基本功、烹调基本技法等知识以后,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进行消化和吸收。如果在教学中一味地让学生就某技能单纯地、反复地练习,学生容易产生疲惫和厌倦感。而在自主性教学中,教师布置学习任务以后,按照基本技艺(如刀工、抛锅、芡、原料掌控等)的学习与掌握基本技法(如典型菜式、各种烹饪技法等)的演练理论知识(营养学、烹饪美学以及烹饪经验性常识等)的运用自主性学习(分组选择食材、命名、构思、组合、分工协作、教师指导与帮助、作品展示、师生点评)的开展知识与技能获得提高,完全由学生自主操作,设计所要制作的作品(包括命名、主辅料的搭配、料头的配置、烹调技法的选择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动的,通过学生自己的积极思考、用心加工,原有的知识不断的被理解、消化和吸收,最后达到深化的目的。此类教学过程设计最主要的是学生始终为主角,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充满激情。

二、构建实践教学的平台环境

1.优化校内实训教学环境。创造条件,提供合理的烹饪实践训练场所,以达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目标。除为学生提供烹饪实训室外,还得构建基本功训练实训室、热菜制作实训室、菜品评判展销室、面点制作实训室和雕刻拼盘实训室等,既要设施齐全,又要功能合理,以满足学生的实训要求。有条件的院校还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设虚拟酒店,从事菜品的生产与销售;基础条件较差的院校更应创造条件,即使是用铁锅翻砂来练习锅勺运用技能、把报纸切碎来练习刀工切配技能,也要比纸上谈兵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2.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烹饪教育的实践教学应及时了解烹饪行业的最新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同时还应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与相关行业的密切联系,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及应用能力。“真实环境”是实践教学所强调的教学原则,在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中才能更好的使学生感受和体验到烹饪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在具体操作上可通过政府部门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以获得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可探索产学结合之路,推荐学生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可设立专项资金,进行校企联合办学,常年安排实习学生;可聘请行业名师充当技术顾问或者聘用对口单位的主厨作为实习辅导老师;可选聘专职实训辅导员往来于各实习单位,跟踪辅导实习学生;可定期召开行业师傅座谈会,加强技艺研讨与情感沟通;还可组织学生参观大型餐饮和酒店企业的厨房生产部门,这样就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烹饪知识与技能。

三、探究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

1.现代技术教学方法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是现代技术教学的两大平台。要想达到既有利于课程开发和拓宽教学信息量,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合作交流学习,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就要在烹饪教学中合理设计、开发和建设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平台。烹饪教师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理论课程实践化,如设计烹饪教学软件,建立烹饪多媒体库,制作多媒体课件,用直观感强的方式阐述烹饪技艺理论,增强可视性,提高认知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一些操作性比较强的实践课,如刀功训练、食品雕刻、菜肴制作、艺术拼盘等,烹饪教师可利用图片、动画或录像机录制烹饪技能演示过程,对操作要领和技巧的关键过程可利用多媒体的局部放大、重复播放、慢放等功能进行直观地展示,对烹饪技能操作规范、重点难点进行剖析。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电化教学片,国内、国际烹饪大赛的影视资料,来介绍课程的成就,影像资料的内容都是实况录制的,它可帮助学生了解实际,增强学习兴趣。此外,模拟厨房的应用也加深了学生对厨房加工的过程的认识。

2.研究性教学的应用。研究性教学以创造新知为特点,以来自实践的真实问题为基础。学生在接近真实的情景中学习,在持续的知识探究中发展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创造个性;教师在持续研究学生的理解能力并在与学生互助合作的过程中拓展教学知识,提升专业素养,鼓励学生自主选题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钻研精神和创新能力。例如,制作菜点时常用的挂糊手法,可以组织学生备齐挂糊所用的原料,让学生通过逐次实验的方式对比教师给出的几种配比来验证教材中所写的挂糊是不是最佳配比。在实践课中,鼓励学生思考,钻研问题。此时教师不是主导者,而应该是引导者。以导促学,强化实作,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一是将理论讲授与示范相结合。例如:“裱花蛋糕制作”一课,通过边讲边示范,使学生从直观的印象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关品种的理论要点。二是将示范与操作相结合。例如:面包制作,由于需要较大的投料量,可以将第一次品种教学安排为既是示范课,又是操作课。对于面团的调制采取集体示范,而对于面团的分割、成形、饧发、烘烤等工序则采取边示范边操作,或者先示范后操作的方式。三将操作课与实习课相结合,将学生在操作课上生产的产品销售给本校学生作为课间加餐食品,这样可收到资金循环使用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双重效果。

四、完善实践教学的监控体系

烹饪类专业主要是培养“实用型”和“技能型”的专门人才,教学的重心已由过去的知识本位转变为能力本位。科学的实践教学质量监督与保障体系除了监控课堂教学环节外,还要监控课外的各教学环节,建立“学生理论基础+实践能力+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发展潜力”的五位一体的全方位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制度建设,实行有效的激励机制。校内实训应配齐相应的辅导老师,严格规定其工作程序,把辅导实践教学的相关内容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之中。对于学生的实训与实践,也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在学生的技能水平甄别上,要制订出合理的测评标准,可将平时测试成绩、实践实训成绩、正规的烹饪比赛(如烹饪技能大赛)或资格考试(如技术等级证书考试)成绩统一进行量化,并直接与就业推荐挂钩。

参考文献:

[1]章海风.研究性教学法在烹饪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12,(12).

[2]贺习耀.烹饪技能教学应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J].中国商界,2010,(6):218-219.

[3]崔桂友.烹饪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培养模式[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4,(3):4l-43.

[4]吴晓伟.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平台在烹饪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07).

[5]李想,周世中.烹饪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实践与思考――以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烹饪系为例[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7).

[6]冯磊.关于烹饪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创新思考[J].企业导报,2011,(04).

中式烹饪培训总结篇3

关键词:技工院校 工学一体 基本功训练 教学设计 教学改革

技工院校大力推行“校企双制、工学一体”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虽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经联合多家部级技师学院共同设计开发了五个重点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标准,但非重点的烹饪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标准还处于“模仿―探究”的阶段。烹饪专业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一体化教学设计无法照搬。在教学中,为更好地实行一体化课程教学,探索出具有当地特色的工学一体化教学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一、技工院校烹饪基本功实训教学现状

1.基本功训练实训教学条件不足

在技工院校烹饪教学中,轻视对基本功训练实训室和设备的投入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从实训条件上看,专门用作基本功训练的场所很少,而能够强化基本功训练的设施设备更是微乎其微。

2.烹饪基本功实训课时较少

在基础课程教学中,基本功训练量不足已为大家公认。技工院校中级班一般在第一学期每周开设4~8课时,占总课时不足五分之一,而后的三个学期或者是中升高的高级班甚至都没开设该课程。可见,基本功实训课时占整个烹饪专业课时少之甚少。

3.烹饪基本功训练的内容认知有偏差

烹饪基本功实训的内容一直被误认为就只有刀工和翻锅这两个项目。这种认知的偏差,使得多数学校将教学内容放在刀工、翻锅技术上,而忽视了火候控制、干货涨发、糨糊调制等基础技术的训练,这无疑是对基本功实训的误解。

二、烹饪基本功实训的教学方法

烹饪基本功实训如果只依靠传统的授课方式,通过教师示范讲解和学生实操来完成,已无法适应职业教育新时代的要求,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是烹饪基本功实训的必然途径。

1.“小教官”式教学

传统的教师示范讲解和学生实操的上课方式,会使一些具有良好学习天赋的学生有非常好的学习效果,但是实际上还有大多数学生没能达到教学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可采用“小教官”授课方式,达到以“点”带“面”的成效。即学生分小组,小组分配一名具有学习天赋的小教官,通过“传、帮、带”模式,学生更加有动力学习,也提高了学习效果。

2.失败式教学

在实训教学中可以尝试失败式教学,这种教学就是将正确的操作和错误的操作对比,让学生目睹不正确操作或者因不正确操作造成的后果,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习的印象。

3.微课教学

大部分干货原料都比较昂贵,干货原料涨发在实际教学中难于开展。如果采用“短、小、精、悍”的微课教学模式,可以解决原料成本高、资源浪费大、上课时效短的弊端,使得干货原料涨发能在日常教学中正常开展。

4.工学一体化教学

在刀工练习中,大部分学生都抱着玩的心态,学习状态低迷。把学生带到学校饭堂进行教学,学生的认知就有了新的变化。饭堂的学习环境就是工作环境,学生在饭堂上课其实就是在工作岗位中工作。工学一体化教学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学习与工作是紧密联系的,不但对切制的原料有明确规格,而且对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也更加严格。

以上的各种教学方法既可单独运用,也可组合运用。从心理角度考虑,多样的教学形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注意力,摆脱厌倦情绪。

三、烹饪基本功实训教学设计案例

一体化课程是指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下面采用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基本功训练的教学设计,以此为例探讨多元化教学方法在烹饪专业的运用。

1.基本功训练教学方案的设计

烹饪基本功涵盖多方面技能的操作,在日常训练中有专门的设计。下面是对烹饪基本功训练教学内容的设计。

任务描述。顾客午饭时间来到某一粤菜馆,按照服务员推荐的菜单点了份菠萝咕K肉,要求尽快出菜。服务员下单后,后厨根据来单及顾客需求,各岗位按要求,分工协作,保质保量完成出品。

任务目标。能按食品安全卫生要求做好岗前洗手;能按大小砍排骨;能正确给排骨上粉;能正确调制甜酸汁;能识别油温炸制排骨;能按卫生要求做好岗位卫生。

原料:猪排骨250克,菠萝150克,青椒50克,红椒50克,蒜10克,姜10克,鸡蛋黄1个,生粉100克,油20克,盐2克,糖2克,味精2克。甜酸汁料:酸梅酱50克,浓缩番茄汁80克,山楂片10克,水100克,糖80克,盐5克,芡粉水15克。

教具:粤式炒炉(配套)、码斗、手勺、刀具、砧板、菜碟、锅刷。

学生及教师活动,见表1。

2.教学评价设计

(1)学生评价设计。一体化课程教学评价不能局限于成品的质量,而是对整个过程的评价。目前学校的技能测试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考核有很大的忽视,以致评价学生的结果失真。这正是学校和用人单位对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评价不一致的原因所在。学生评价主要包括职业素养、专业能力、社会能力这三大指标。下面以完成上述任务为例作如下设计,见表2。

(2)教师评价设计。除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考核评价外,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也不能忽视。因为通过对教师的评价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很有帮助。通常对教师的评估应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学校督导组给予教师的意见;另一方面是学生给予教师的意见。对教师评价作以下设计,见表3。

四、总结与展望

如上所述,这是对工学一体化教学设计在学生的烹饪基本功实训教学中的一次探索。此次探索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特色性,又具有烹饪专业教学的共性,为技工院校深入推进“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中国2025制造和“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技工院校的烹饪教育要与市场接轨,深度推进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微课进课堂,中餐烹饪基本功训练教学应与时俱进,以适应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浩冬.浅析烹饪基本功训练[J].管理观察,2009(17).

[2]李纯国.中职烹饪基本功课程的训练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8).

[3]陈浩.烹饪基本功训练初探[J].科技展望,2014(18).

[4]朱成健.中职烹饪基本功实训教学方法探讨[J].职业教育,2015(8).

中式烹饪培训总结篇4

关键词:校企合作 中职教育 烹饪专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兴盛,酒店业人才的需求也急剧上升。焦作市技师学院烹饪专业是专门培养酒店行业复合型人才的地方,如何培养出酒店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是摆在职业院校面前的重要课题和首要任务。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将成为现代烹饪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文就此进行研究探讨。

一、烹饪专业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的方式方法很多,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指导下,国内很多职业院校都在努力探索校企合作的最佳模式,努力构建校企合作共赢的平台。烹饪专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模式进行校企合作。

1、“2+1”教学合作模式。学生前两年在校学习文化课和烹饪专业课,后一年到餐饮企业顶岗实习。现在烹饪专业院校大多采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安排。

2、“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烹饪院校与餐饮企业合作办学,培养餐饮企业急需人才。餐饮企业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制定用人计划与岗位需求,学校根据企业要求安排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校内培养,餐饮企业给予资金与技术支持,共同完成学生的岗前培训与技能训练。

3、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模式。由学校出场地和师资,由餐饮企业投入资金,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同时,通过各种途径与餐饮企业协商,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让学生通过生产、实践,学到烹饪实际知识和技能。

4、“半工半读”模式。烹饪学校与餐饮企业等用人单位共同合作制订培养方案,学生在餐饮企业工作与学校学习交替进行完成学业。同时,烹饪院校还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与行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积极促进资源整合和共享,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努力实现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无缝对接,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努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二、烹饪专业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烹饪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目前校企合作普遍发展的并不迅速,还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真正实质性的合作也并不是很多。影响合作的问题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缺少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扶持

国际上职业教育“合作模式”典型的当属日本和德国。这两个国家之所以校企合作能够长盛不衰,效果明显,主要应归功于国家建立了完善的保障校企结合的法律框架。反过来看,我国在这方面主要依靠《职业教育法》。制度环境的不完善,强制性惩罚措施和引导性鼓励措施同时缺乏,要建立起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稳定机制根本就无从谈起。近年来,中央政府和地区政府也为校企合作了一些有利政策。但这些还不够,政府还应该出台更多的相关政策来引导、指导和支持校企合作,促使职业院校与本地企业进行全方位合作,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

2、餐饮企业社会责任的缺乏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餐饮企业回馈社会的自觉意识比较强烈,企业对应该承担的环境保护、教育支持等责任认识比较到位。目前中国大多数餐饮企业的社会责任认知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利用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正确认识作为校企合作利益机制的一种补充,还有待于经济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企业文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3、缺乏利益结合点

餐饮企业很需要职业教育为其提供后备人力资源,但是又没有能力参与深度的特别是全面深度的合作,而有能力的大企业往往不愿参与合作。餐饮企业所实现的是利益最大化,能减负决不增负,学生到餐饮企业实习实训,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增加企业负担,增加成本开支,短期内的“无效益”,使企业没有合作积极性。校企双方没有形成利益结合点,校企合作就难于形成稳定和长效的机制。

4、校企双方没有深度融合

餐饮企业未能全程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在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内容的确定及教学改革等方面很少或没有机会参与意见,企业也未能形成“我需我必参与”的市场主体意识。

四、解决烹饪专业校企合作不足的措施

1、政府应出台相关优惠政策,调动餐饮企业的积极性。

在行业组织建设尚不完善的时期,政府的领导、引导和管理角色不可或缺。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政策、经费支持是企业持续参与校企合作的有效保障。要促进校企合作局面的根本改观,应该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制定实习生报酬管理办法,制定行业、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办学的鼓励性政策。对于长期为职业学校学生实习提供稳定的实训基地的企业和长期为职业学校提供师资、设备、技术支持的企业给予一定幅度的财政补贴或税费减免,促进校企合作办学。

2、出台规范校企合作管理文件

由教育主管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共同商定对校企合作的审批、备案、监管措施,加强政府对校企合作的管理。由政府部门出台规范校企合作管理的文件,使校企双方对实习生的管理有依据、可操作,增加校企合作的可实施性。

3、建立校企互动的运行机制

大力推行企业办学模式、工学交替模式等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材开发、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校企文化建设等方面实现互动。

4、深入实施烹饪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

要改革和完善烹饪职业教育教师聘用政策,支持烹饪院校面向社会引进烹饪技术人员、技师等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聘请国内外餐饮行业专家,参与烹饪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和对教师的继续教育。

5、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满足校企合作需要

围绕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的专项资助,重点扶持中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同时,调动餐饮企业行业积极性,鼓励、扶持公共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政府、为职业院校排忧解难。

中式烹饪培训总结篇5

赛事主题:名厨餐饮盛典,颁发至高荣誉

比赛名称:味道2009-青年名厨烹饪大赛全国总决赛

比赛时间2010年3月23至2010年3月24日

颁奖时间2010年3月25日9:00-12:00

颁奖地点中国・北京・人民大会堂

大赛官方网站名厨网省略

支持媒体:国内30多家媒体支持

奖项设置:

荣誉奖项

“中国名厨金鼎奖” “中国名厨金勺奖” “中国名厨技能金奖”

“中国名厨新星奖” “味道2009优秀名厨奖”

参赛方式:

全国各赛区特金奖选手请在收到邀请函后仔细阅读文件,如有疑问,详情请咨询全国各区域驻地负责人,拨打咨询赛事组委会电话010-64423213-803/813,进行咨询。备注:大赛邀请函已于2010年1月18日寄出,请各赛区特金奖选手注意查收,如有遗漏请及时与赛事组委会联系。

联系方式:

总决赛赛事总裁判长:高炳义

总决赛赛事总监审长:孙晓春

总决赛赛事副总裁判长:史正良,卢永良

总决赛赛事总指挥:柳红旗

北京赛区联系人

赵楠15811247461

谢在曦13717800250

上海赛区联系人

姜松余18802137988

沈巍 13901851811

郑州赛区联系人

李威13938555518

马秀甫 13633849131

武汉赛区联系人

马健13697335609

吴聪 15972922091

宜昌赛区联系人

马健13697335609

吴聪 15972922091

重庆赛区联系人

任嘉诚15928833558

邹山勇 13678464381

沈阳赛区联系人

姜刚1372398666d

唐美娇 13504180223

常州赛区联系人

符学平13358187777

凌来法 13775600099

嘉兴赛区联系人

王建华13957329656

杨定初 13906524579

1 中国烹协名厨委开创“名厨进名校”系列主题活动2010“名厨进名校”系列活动将成为名厨委服务的新举措

2010年,中国烹饪协会名厨专业委员会将开展“名厨进名校”系列活动。此举是名厨委体现服务工作的新开拓和新的尝试。“名厨进名校”系列活动旨在宣传和传承中华饮食文化,让名厨走进校园,为高校服务,促进与高校餐饮中心合作,培训高校餐饮技术烹饪人才,调剂高校学生饮食生活,丰富高校食堂菜品品种,活跃大学校园文化生活,为高校饮食服务体系完善、提高和发展作出应有贡献,这也是名厨委进一步开拓工作,扩大影响,体现社会效益的重要举措,同时也为著名中国烹饪大师搭建和提供一个展示技艺的高水准平台,此项系列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并得到了中国烹协领导的首肯和支持。

“名厨进名校”系列活动主要有以下活动组成:

一是为高校学生食堂研发菜品,制作标准菜谱,并进行培训和现场操作指导,为改善和调剂高校师生饮食生活服务。

二是为高校餐饮宴席研制推出丰富多彩的宴席品种,以满足高校的接待和餐饮经营需求。

三是组织名厨委成员,让大师名厨为高校学子进行烹饪艺术菜品的表演,挑选中华厨艺绝技表演项目在高校内表演,以彰显中国烹饪是科学是文化,是艺术的内涵。

四是举办演讲活动,为大学生们带来精彩的烹饪传承方面和饮食营养知识讲座等内容的演讲,使大学生切身了解中国烹饪的涵义,体会到中华饮食文化磅礴悠远的历史文化底蕴。

“名厨进名校”系列活动将成为名厨委新工作内容的一个亮点,计划2010年陆续与全国各有关高校进行洽谈合作,形成广泛的影响,此次主题活动成为中国烹饪传承和宣传的平台,成为展示当代厨师新风貌的舞台,成为行业协会为高校服务,搭建共同交流合作,体现为高校培养优秀专业烹饪人才的专业摇篮!

2 中华厨艺绝技轰动吉隆坡

“一个大马,食全食美”美食嘉年华会于2009年12月18~20日在吉隆坡世界太子贸易中心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马来西亚国家旅游部呈现,马来西亚雪隆姑苏慎忠行餐饮业公会、马来西亚贩商同业总会、马来西亚华人行业团体总会,博览国际 《南洋商报》与《中国报》联合举办。由中国烹饪协会名厨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贾传刚带领的中国厨艺绝技表演团受邀前往吉隆坡献艺助兴。本次美食展盛况空前,共有八个项目的绝技演示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引起轰动,3天突破10万人次。

曹乃胜绝技大师的九十米萝卜丝拉开了绝技表演的序幕,连而不断的萝、丝在现场观众的手中传递,真实的巧手绝技令人赞叹。吴斌绝技大师蒙起双眼脚踩高跷抛拉面团,在数分钟内以柔和手力拉出每根约0.35毫米柔细的面条,并以面条穿针引线,令人大开眼界。刘尧华绝技大师三招之内献一道锦绣素三丝,空中抛锅不溅油滴及食材,让人看得目瞪口呆。载入吉尼斯纪录的手擀金丝面也随后登场,李红凯绝技大师用不到100克的面粉搓成面团,手擀面皮薄透如纸,铺在报纸上可阅读文字,切出的面丝比发丝更细,轻点一把火焰,火烧金丝面即耀眼全场。曹乃胜绝技大师在长形气球下摆设6把锐利菜刀,两三秒钟之内将整根黄瓜切成均匀的黄瓜片。吴斌绝技大师把面团吹成六个形如排球的圆面团待6个大碗都盛装好圆鼓鼓的面团气球时,亮出大菜刀架在球上切青菜,一分钟后面团依然不变形,让公众看得目瞪口呆。最后,曹乃胜以中国安徽水豆腐雕刻只“和平鸽”,在短短20分钟内把水嫩滑软的豆腐雕成白鸽展翅之状,观众无不喷啧称奇。

这是中国烹饪协会名厨专业委员会管理和运作的中华厨艺绝技表演团又一次去海外表演,向各国展现中国厨师的高超技艺,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据悉,2010年绝技表演团将受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邀请,届时中华厨艺绝技表演的足迹将踏遍四面八方。

3 中国厨艺鲁莱高级研修班迈进油城一大庆

2009年12月19日~21日,由中国烹饪协会名厨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国厨艺鲁菜高级研修班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成功举办,70余名学员参加培训。

再进大庆,盛情难却

这是中国烹饪协会名厨专业委员会第二次走进大庆举办培训班,黑龙江省餐饮烹饪

行业协会会长李经建、黑龙江省科技协会副主席杨铭铎,黑龙江省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秘书长任家常常务理事高峰、张汝才以及数十位烹饪大师一同到达大庆,同高炳义大师沟通探讨鲁菜美食文化,充分表达了对中国烹协名厨委工作的大力支持。

深冬严寒,亲赴授课

这次培训是名厨委2009年技能培训的压轴戏,也是名厨委对一年来技能培训工作的完美总结,为了保证培训质量,高炳义大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冒着零下26度的严寒,亲赴大庆授课。大师的到来在当地引起了广泛反响,大庆,哈尔滨、鸡西、齐齐哈尔、伊春黑河牡丹江、安达等地区的厨师们踊跃报名参加。三天的时间里,学员们积极向高炳义大师请教沟通菜品制作问题,在场学员的热情感动着高炳义大师,高大师每天冒着严寒提前赶到教室准备演示所需的各种原料,以保证演示菜品的质量。授课中,还不时将调制好的汁、馅等分传给每一位学员,让学员掌握其中的奥秘,使学员们增长了见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中国烹协名厨委委员的表率――张志先大师

中国烹饪协会名厨专业委员会委员张志先大师,先后两次在大庆协助名厨委主办了中国厨艺系列高级研修班,从前期宣传和招生到各项工作的安排落实都亲力亲为。在开课期间,他直全程陪同任何问题都会在第一时间解决。他这种积极支持名厨委工作、为中国烹饪事业勇于奉献的精神受到广泛好评,成为名厨委委员的表率。

4 2009年度最后一期培训任务划圆满句号

由中国烹饪协会培训交流中心主办,中国烹饪协会名厨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七十八期全国餐饮业行政总厨岗位资格培训班于2099年12月24日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友大酒店落下帷幕。

纯理论的培训往往会出现无法满足学员实际经营需要,令学员无法深入理解、消化运用,名厨委为避免此种情况,特安排了高炳义邵建华和张奔腾三位老师亲临延吉授课。三位老师都是行业内的专家,他们不仅在烹饪理论上有着渊博的知识,而且都具有多年餐饮经营和实践的阅历。他们将目前最前沿的餐饮管理理念,烹饪技术的创新、高档原料的使用等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令延吉的厨师们获益匪浅,学员们积极与三位老师交流厨房管理心得和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大家纷纷表示:“以前上这种理论课根本就坐不住,这次却感到时间过得特别快,希望名厨委今后还要到延吉来搞培训,为延吉的厨师不断带采新动力。”

5 蓝天碧海金沙滩美味佳肴食为天

由中国烹饪协会名厨专业委员会直接管理运作的中国烹饪协会中式菜肴研发中心于近期前往日照市食为天大酒店,进行现场菜品指导与交流工作。

此次交流活动,为中式菜肴研发中心推广示范基地日照市食为天大酒店,带去了二十款创新莱品并进行现场演示。研发员根据酒店经营需要,潜心研发,在设计上充分融入了时下最流行的主题元素,体现“新”的理念。第一,运用新奇食材,菜品中有许多特色新型原料,如树花、烟笋、银条等,这些食物再搭配其他适宜的原料,顿时为菜肴出品及食客带来丝新意。第二,菜肴造型创新,现代餐饮在造型上花的工夫让人叹为观止,许多华丽的菜肴虽然能为良好的就餐氛围增加亮点,但相对酒店经营与食客消费来说实用价值较低。所以,因“店”制宜的菜肴造型设计尤为重要。第三,盛器创新本次活动中许多菜肴运用可食性原料盛装,既起到装饰的作用,又减少原料浪费,在营养搭配上也体现了多种多样的原则。

中式烹饪培训总结篇6

[关键词] 烹饪;校企合作;因素

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为了使培养的学生更能符合行业和企业的需要,企业能够通过与职业学校的合作获得企业急需的专门人才,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对人才培养的一种方式。[1]校企合作体现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行业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促进了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已经成为各类职业院校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方式。一些发达国家开展校企合作较早,通过政府立法、建立专门的合作机构、给企业政策优惠等方式促进了校企合作的开展,已经形成了适合自身国情的校企合作模式,从理论到实践都自成体系。我国校企合作起步较晚,近年来,国家在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诸多政策中强调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职业院校也认识到了开展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仍存在着校企双方合作意愿不一致、培养目标不统一、政府扶助措施不到位等问题。本文主要就中职烹饪专业校企合作办学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期对改革烹饪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一、烹饪专业校企合作办学优势

1、餐饮行业的迅速发展是烹饪专业校企合作开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民生产业”,餐饮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其就业空间柔性强、市场潜在容量大,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当前我国餐饮业结构不断调整,餐饮行业对烹饪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他们既需深谙先进生产工艺,又要掌握不同风味流派、不同国别菜系的烹饪专业技能,这对培养餐饮专业人才的职业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院校要想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烹饪专业人才,与餐饮企业进行合作是有效途径之一。

2、餐饮企业对高技能烹饪人才需求旺盛。据统计,烹饪专业人才需求量居全国人才市场岗位需求量的前20位。江苏省现有大中型餐饮企业4000多家,每年需新增高技能烹饪从业人员1000人以上,而每年全省烹饪专业毕业生仅有600多名,烹饪专业人才需求十分旺盛。以我校烹饪专业为例,2010年毕业78人,2011年毕业47人,2012年毕业101人,毕业率100%,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就全部被高星级酒店预订一空。很多酒店为了满足人力资源需求,主动与学校联系,通过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建冠名班等合作方式,以期形成稳定的人力资源供给渠道。此外,对餐饮企业来讲,招收的员工除了职业学校毕业生外还有大量的社会人员,这部分人员的培训以及企业员工的再培训压力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有效缓解。

3、中职学校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较高。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一直是较为积极的一方,对烹饪专业来讲也不例外,作为一门操作性强、知识更新快、创兴能力要求高的专业,学生除了在校期间的理论、实训学习外,非常需要把所学知识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得到印证和深化,因此,学校积极寻求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途径,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使学生接触酒店、走进社会,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适应岗位的能力。

二、烹饪专业校企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及因素分析

1、企业方面

第一,随着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人力需求的不断旺盛,酒店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但从调查情况来看,酒店与中职校的合作多集中在接受学生实习、订单式培养、建立企业实训基地、校企人员交流互访等初级阶段,只有较少的酒店合作内容涉及到了为学生提供奖助学金、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帮助学校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等进一步的合作形式,总体来讲,合作层次较浅、合作内容较为局限,像烹饪工艺方面的一些技术交流少之又少,而烹饪专业恰恰是一个技术创新要求非常高的专业,校企双方的技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第二,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对等。以我院烹饪专业为例,酒店在接受学生实习方面的积极性较高,但其他方面的合作都是学校主导去做。究其原因在于酒店关注的重点主要是人力资源供给能否得到保障,至于其他方面的合作,在酒店的时间、人力、财力得到保障、经济利益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才会有选择的进行深入的合作。一方面酒店希望获得直接的人力资源,对投资见效期相对较长的人才培养过程兴趣不大,另一方面又希望学校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素质能力能够与酒店需求有效对接,这本身就是个矛盾。如何调动酒店合作的积极性,使酒店能够参与到烹饪专业的教学及管理中,是提高校企合作内涵的关键。

第三,要端正校企合作的目的。烹饪专业校企合作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餐饮业第一线的优秀的技能人才,目前采取的合作模式如订单培养、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校企人员交流等都是为培养合格的技能人才服务的。但对酒店来讲,可能更多看重的眼前的经济利益,如接收实习生可以获得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可以缓解阶段性的人力资源短缺等。酒店应从为国家培养一流的劳动者,为企业选拔优秀的后备人才的角度去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这样才不会偏离合作的最终目标。

2、学校方面

第一,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酒店的人才需求不能完全对接。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导向”,真正要做到这一点确十分不易,因为目前的职业教育虽然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但仍然坚持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非教学的职业性,烹饪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总体比较薄弱,经不起酒店实际工作环境的考验。此外,烹饪专业学生是针对酒店行业的一般需求培养的“通用型”学生,烹饪专业2年在校学习时间,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只能是浅尝辄止,从酒店的调查来看,学生入职后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再学习、再培训才能满足酒店的用人需求,学校的教学内容与酒店的人才需求之间存在脱节,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滞后于餐饮业发展要求,这也是调查中酒店反馈的主要问题之一。

第二,中职校师资水平有待提高。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力量,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而目前中职烹饪专业教师局限在了职业教育这个圈子内,理论强、技能等级高,但社会实践能力欠缺,对餐饮业最先进的技术、工艺、原料、设备等知之较少,因此,传授给学生的也是书本上多年变化不大的理论和技能知识,自然造成学生能力和酒店需求的错位。因此,校企合作不仅仅要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顶岗实践的机会,更要让教师被动或主动的参与到酒店一线操作过程中。教师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接受能力要比中职生强很多,师生共同参与社会实践,教师在教学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实现学生从学到用的平稳过渡。

第三,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急需提高。从与酒店的交流中可以看出,酒店需要烹饪专业学生加强的主要集中的两个方面: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一方面,学生的专业技术、动手能力欠缺,到岗后不能直接上岗。另一方面,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不高,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在实习的半年或者一年时间内往往提出各种理由离开酒店,难以坚持到最后,流失率较高,这种情况持续到工作后也较为普遍,这给酒店的人力资源配置造成不稳定因素。此外,在调查中很多酒店还提出希望学生端正工作态度、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拓宽知识面等要求,这给中职教育也敲响了警钟,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这才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

3、政策方面

从校企合作开展情况较好的发达国家来看,政府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各级政府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监督、规范着校企合作的开展。在我国,近年来国家在政策上也是积极鼓励校企合作的开展,但从书面上的支持到形成实际的支持行为,到产生实际的支持效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一,法制保障不到位。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基本处于校企双方的自发实施阶段,而且是以职业院校为主导开展起来的。因为没有法律法规的保障,校企双方即使签订了合作协议,也难以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

第二,相关政策保障不到位。所谓相关政策保障,是指政府为推动校企合作开展而采取的配套优惠政策,如对企业来讲,政府可以按照参与实习学生的人数给予一定的培训补助,对接纳实习生达到一定标准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对积极参加校企合作的企业在形象宣传上提供一定的帮助等;对学校来讲,可以从政府的层面搭建校企交流的平台,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保障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优势等等。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政府在这些方面的政策存在缺失,有的没有达到应有的保障效果,大大制约了校企合作的开展。

总之,要建立中职烹饪专业校企合作的新机制,实现校企"双赢"的目标,必须要充分发挥企业、学校、政府三个方面的作用,这样才能真正把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烹饪技能型人才的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方子雷.中职学校实行校企合作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3.

中式烹饪培训总结篇7

关键词:面点烹饪;实训教学;有效性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了或多或少的改变,面点成为了人们日常饮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餐饮行业对面点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对其专业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专业的面点烹饪人员不仅要具备烹饪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现代面点制作的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方法,具备较高的面点烹饪技能,才能够满足新时期大众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饮食需求。这就给各院校的烹饪教学带来了挑战,教师必须在充分了解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面点烹饪实训的教学,把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从而提高面点烹饪实训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促进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的提高。

1 面点烹饪实训教学面临的困境

1.1 实训的点心类型与社会需求脱节 目前部分教师在进行面点烹饪教学时仍然采用传统的实训教材,这些教材当中的教学内容大多是一些传统的面点品种,并且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退出餐饮市场。如果学生在面点烹饪实训过程中学习这些面点的制作,难以满足当今社会的市场需求,实用性不强,不利于提升学生实际的面点烹饪能力。

1.2 面点烹饪技艺操作复杂,学习难度高 总体来说,面点烹饪技术是一项操作性强、过程复杂的应用型技术,面点制作过程不像其他食品的制作过程,后者只需经过简单的煎、炒、烹、炸等工序就可以完成,而前者则要对原材料的处理制坯、制馅、成型,再对材料的加工熟制、美化装饰,还要经过包、卷、捏、抻、削、拨、叠、按、钳花、镶嵌等多种成型技法才能制作出预期的点心形状。整个面点的制作过程涉及多种类型的现代面点制作的理论知识,而且对学生手部动作的精细度和灵活度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学生要掌握专业、精湛的面点烹饪技术有很大的难度,这也就给面点烹饪实训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3 烹饪教师实践技能水平不高 面点烹饪的实践性决定了教授这一课程的教师必须要有较高的实践技能水平。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院校“双师型”烹饪专业教师的比例还较低,实训教学师资队伍专业技能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部分教师虽然具有在餐饮行业多年实践的经验,但是教学水平不高,难以将面点烹饪的精髓传授给学生;还有部分教师虽然对面点制作工艺中的原理和相关学科知识掌握得比较全面,但是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不能胜任面点实训教学过程中的教师示范工作。大部分教师综合素质不高,理论知识和实训技能不能齐头并进,严重制约了面点烹饪实训课程有效性的提高。

2 提高面点烹饪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2.1 合理选择面点品种,强化面点烹饪的实用性 面点烹饪实训教学必须要与时俱进,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品种进行教学,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真正掌握面点烹饪的精髓。同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饮食观念方面更加追求营养、健康、美味,因此在选择教学面点类型时必须要结合市场需求,及时掌握餐饮行业当中面点制作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口味等,保证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实用性,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当今社会餐饮行业的需求。此外,在教学面点类型的选择上还要注重广泛性,保证学生掌握的面点烹饪技能能够满足各种类型人群的饮食需求,因此在实训教学过程中面点取料范围要广泛,广纳各面点流派的特色,从而提高学生面点烹饪的综合实践能力。

2.2 教师加强示范,注重学生的面点烹饪基本功训练 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面点烹饪实操技能,教师必须做好示范教学。首先,教师要在示范之前做好讲解工作。讲解的内容包括原料介绍、初加工方法、切配要求、制作要点、装盘技巧、营养特点等,讲解要精炼,突出重点难点,从而为学生掌握操作的方法、程序和要领提供指导。其次,教师进行示范。示范过程中教师要边演示边讲解,对于重、难点部分要采取慢速演示、重复演示等手段来提高示范效果,强化学生对实践操作的理解。再次,组织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教师要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监督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面点烹饪的实践技能。比如在进行《虾饺制作》这一教学内容的示范教学时,教师就要重点讲解和示范面点成型手法,在示范过程中边讲解边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更好地掌握面点成型手法,奠定面点烹饪的基本功。

2.3 适当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 在面点烹饪教学过程中,适当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能够有效提高实训教学的效果。由于受课时、场地等因素的限制,面点实训教学不可能保证教师对每位学生都能进行手把手、全过程的教学。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可以进行优势互补,互帮互学,而且在实践操作、结果验收、小组评价的整个过程当中,学生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表现发现优势和不足,进而加以改进。

2.4 构建实训模拟餐厅,加强实战演练 为了强化实践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教师在面点烹饪教学过程中可以构建实训模拟餐厅,将实习间当作厨房进行情境化教学。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为其选定适合的角色,比如厨师长、厨师、实习厨师等,使学生明确各个工序的工作要求,并且在实践过程中掌握点心的生产流程和制作工艺。教师在这一情境当中扮演客人随机点餐,学生根据客人要求进行面点的制作。最后,教师在品尝过面点成品之后要进行点评。这样既有趣,又有助于学生的实践水平的提高。

3 总结

总之,面点烹饪是一项相对复杂且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工作,因此教师在对学生开展实训教学过程中,要合理选择有代表性的符合市场要求的面点品种,强化面点烹饪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加强示范,注重学生的面点烹饪基本功训练;丰富实训教学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面点烹饪的专业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1]仲玉梅.面点工艺教学改革探索[D].扬州大学,2007.

[2]王静,武军.浅谈面点技能教学体会[J].科技资讯,2013,36:161.

[3]郭刚秋,覃红梅.中职《面点制作技术》实训课分层次教学初探[J]. 轻工科技,2015,09:173-174.

中式烹饪培训总结篇8

【关键词】研究方法 对象 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2-0186-02

一 前言

烹饪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起步兴办、恢复发展、调整提高三个阶段。

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开始是第一阶段,当时的烹饪技术学校大多数脱胎于各地餐饮服务公司或社会福利事业创办的烹饪技术培训班,教师多为原餐饮企业中没有从事过烹饪教学的从业人员,更没有系统规范的教材,办学条件极为简陋,招生人数不多,发展比较缓慢。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职业技术教育首次将烹饪作为一门学科从店堂引入课堂。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后期是第二阶段。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第三产业快速兴起与发展,给烹饪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与生机。

20世纪80年代后期进入第三阶段。1983年,在首都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一届全国烹饪名师技术鉴定会上,田纪云副总经理提出了烹饪是科学、是文化、是艺术的观点。同年,江苏商业专科学校(即现在的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开设了烹饪技术教育三年制大专班,开创了烹饪技术高等教育的先河,烹饪教育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我国烹饪专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以及发展研究的文献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

第二,访谈法。对中高等职业学校里的烹饪专业教师及学生和学校负责烹饪教学的领导及一些用人餐饮企业领导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目前烹饪专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困惑,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质量要求。

第三,问卷调查法。对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部分中高职学校烹饪专业的学生和教师进行相关情况的问卷调查。

第四,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 8.0对回收问卷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用百分数对统计结果进行一般性的描述。

2.研究对象

以江苏地区为例,分别抽取了苏南(无锡商贸旅游职业学校、常州技师学院、苏州旅游商贸学校)、苏中(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扬州生活科技学校、扬州旅游职业高级中学)、苏北(盐城射阳职业教育中学、淮阴食品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1050份(其中学生问卷900份,教师问卷15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973份(其中学生问卷833,教师问卷14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1.33%,同时还对部分中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和负责烹饪教学工作的领导进行访谈。对用人单位的调查分别抽取了苏南(苏州的吴地人家、无锡的得意楼)、苏中(扬州迎宾馆、扬州会议中心)、苏北(徐州的恒天朝大酒店、盐城的悦达宾馆)的厨师长及人力资源部经理进行了访谈。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生情况调查

主要针对2008~2011年度在校烹饪专业学生,分别从在校生总人数、性别、生源质量、心理特征等方面入手开展此次调查。

第一,在校生人数调查。从调查中得知,各个学校烹饪专业的在校生人数不一,男女生比例失调,招生区域狭窄。以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2008~2011年在校生人数统计表为例(见下表)。调查表显示,该专业以男生为主,女生很少,而且招生数呈现下降趋势。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有关:烹饪属于服务行业,是一项苦力活,其文化积淀不够深远,在社会上接受培训或拜师便可掌握,社会接受度不高,可以说80%以上的人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选择该专业的。

第二,生源质量调查。烹饪专业学生中考成绩普遍位于全市中下水平,文化基础薄弱,对学习缺乏热情。一般中职学生的录取分数大约是当年度中考总分的1/2左右,其中有23.7%的学生中考成绩大于或等于总分的2/3,有10%的学生的中考成绩小于当年度中考总分的1/3。

第三,对教学的感受调查。许多学生希望在学校学习的同时能进入饭店进行实际操作,希望学校能调整好专业课与文化基础课的比例,加强实践教学并在工艺课的教学中有所创新。

2.教师调查情况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其年龄梯度、学历结构、职称水平、科研能力等都是重要考量因素。调查情况如下。

第一,年龄梯度。四十岁以上者占总人数的80%,进校两年以内的占10%左右,未能构成良好的坡度,青黄不接的现象严重,这给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而且男女教师比例失衡,调查得知,140名教师中只有28人为女性,仅占总数的20%。

第二,职称水平及学历构成。研究生学历者占10%,本科学历者占70%,大学学历者占15%,另有5%左右的人只有中专学历。本科达标率较高,但具有创新力的研究生层次的教师比例过低。高级职称教师占16.7%;中级职称教师占41.5%,初级职称教师占41.8%,其中拥有高级工证书的教师占33.3%,拥有技师证书的占56.8%,拥有高级技师证书的占9.9%。这些都反映了教师技能等级与教师职称的不匹配。

第三,课改理念。调查表明,烹饪教师年龄越大思想越保守,接受课改的欲望也越低。他们认为改革与创新是年轻人的事。刚进校一两年的教师有着满腔的热忱,但又不知从何入手。中间者有能力有想法,但苦于力量薄弱,又无法完全挑起大梁,因此导致课改停留在思想深处。不过,多数教师还是希望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合格的专业人才,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只是对新课改目标没有很清醒的认识,不知道如何进行课改,出现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

调查还显示,教师认为场地设施不足、班级人数太多教学组织困难、学校领导不重视等是前三大课改限制。但是据调查,除个别学校外,烹饪工艺实习场地和设备基本上能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场地设施并不能构成课程改革实施的困难,主要是教师观念的问题,对课程改革把握不准,存在着对场地设施资源理解偏狭的可能性。对于班级人数多的问题,笔者了解到,一些学校配备的教师不多,学校为了节省而进行大班教学,却忽略了烹饪专业工艺的特殊性,所以进行课改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工艺课教师的工作量,教师在组织教学方面比较困难,严重地影响了课改积极性。而领导重视方面,虽然不是关键因素,但大家都认为,学校应当建立合理的奖励制度,比如提高项目课程的课时费,建立校内科研奖励制度,以激发教师试项目课程的积极性(见下图)。

第四,科研能力。当前,大多数学校已经由外延建设转到内涵建设上,对科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着高标准、严要求,一部分老师显得束手无策。特别是年轻教师因刚接触职业教育,科研意识不强,未能形成良好的科研习惯。本次调查的140名教师中,只有35名教师有科研项目,并且大多数也无法真正有时间去开展调研;而且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也多是过场,没有真正地实现产学研结合。

3.用人单位调查情况

用人单位调查主要围绕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及人才质量要求两个方面进行。在评价方面,一些单位认为中职学校教学内容不足,毕业生素质较差,他们的行为举止也较差;有的认为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度不够,特别是创新意识与能力欠缺。部分毕业生不能立即适应或胜任工作,缺少责任感,缺少与人沟通的能力,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个人得失过分计较。

而企业非常重视员工的基本素质,主要有:基本功扎实、头脑灵活、富于创造性、有团队精神、职业道德好、能吃苦、忠于企业。调查显示,目前餐饮业对中职类的需求量最大,供求基本平衡。高职以上的人才紧缺程度最大,供小于求。从性别上来看,男生就业好于女生,主要因为烹饪专业是一项体力消耗较大的工作。

四 对策研究

1.重视市场调研,重新打造专业体系

科学的设置专业是职业学校发挥特色,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烹饪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餐饮业第一线培养有扎实基本功、创新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其专业设置应以企业需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采用同类设置法,在已有的专业基础进行拓展与延伸,

打造新的专业体系。例如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经过市场调研,针对现代中年人出现的“三高症”(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儿童肥胖症开设了烹饪与营养专业。同时,对已有的专业进行整合,设置几个大专业,每一个大专业设置子专业(专业方向),实行宽进(大专业)窄出(专业方向),按大专业招生,进校一学期后根据市场需求及人才需求信息进行专业细分,确定培养人才的发展方向,进行专门教学,以使专业设置与人才市场更为贴近,以适应市场经济对复合人才的需求。

2.加快推进课程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规格

首先,在课程结构上,要摆脱以学科为中心的框架,使课程的组织与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课程方案的制定可以根据专业所应对的职业岗位的不同需求有所区别,可以尝试制定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一体化的课程方案,或者包含必修、选修的模块化课程方案。例如烹饪专业以烹饪菜肴项目为主线,在讲授某种项目菜肴制作时,还可以介绍其他烹调方法、菜肴的营养分析、菜肴的典故等方面的内容。

其次,课程设置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能对未来的工作起到指导作用,如心理健康、美育教育、职业性法律法规、安全性措施等,也应进入课程结构之中。

最后,烹饪专业还应开设烹饪理论实验课程,比如:干货的涨发、油温的测定、调味品的配置等,以解决以下问题,一为烹饪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二为师生进行科研创造条件;三是为市场推出新产品提供科学的依据。

3.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

餐饮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把烹饪职业教育改革推到风头浪尖上。目前,烹饪专业的教学方法单一,手段落伍,抑制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阻碍了烹饪专业的发展。为此,在教学形式和方式上,要注重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形式和方法的结合,提高教学的现代化水平。积极探索项目教学法、主题教学法、仿真教学法等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比如讲“扬州蛋炒饭”前,可以以一首《蛋炒饭》的歌曲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主要采取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法。一是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技术实践能力。可以采用短训与长训相结合,脱产学习与在岗培训相结合,理论进修、实践训练相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多种形式,造就以知识和技能为主特征的专业教师群体和个体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其中,要特别注重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缓解目前学校专业学科带头人普遍缺乏和“青黄不接”的矛盾。二是引进人才。聘请一批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参与教育和教学,以弥补校内教师人员和实践经验上的不足。

五 结束语

总之,近几年烹饪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非常迅速,在许多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有待及时解决。国家、政府也应积极采取有力的措施,对职业技术教育加以正确引导,将我国职业教育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共同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宏.西部丘陵地区不同群体旅游经历的调查研究[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

[2]茅建民.关于烹饪专业教育现状与未来的思考[J].美食,2002(4)

上一篇:厨师培训总结报告范文 下一篇:厨师个人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