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概念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

时间:2022-10-14 08:46:51

谈概念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

概念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数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建构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拥有了良好的教学语言,教师的教学组织才能有序、有效,课堂才能真正活起来。

一、教学语言不仅来自智慧,更来自理念

1留有恰当的候答时间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能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层次思考,所以教师在对话过程中要给学生留有一段“省悟”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在提出问题之后,很多教师都会急着让学生回答,中间没有候答时间,导致学生没有时间感悟。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地给学生留有候答时间,使所有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师生的对话中来。

2. 倡导平等的对话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自由和探索是儿童的天性与本义,教育就应顺应这种天性,坚守这一本义。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倡导师生间平等对话,并充分尊重学生,引导他们进一步去探索和发现。

二、教学语言不仅是表达,更是对话

1.营造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

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教师必须坚持做到以下几点:(1)蹲下身子看学生,形成正确的学生观;(2)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3)准确把握学生在课堂上要达成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只有做到这几点,才能为营造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打好基础。

2.坚持儿童本位的对话立场

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接近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做出相应的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先易后难,引导学生拾阶而上。

教学案例:“百分数的认识”

师(出示篮球兴趣小组投篮情况的统计表):你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又快又准地比较出谁的练习成绩好一些吗?大家想一想、算一算、比一比!

师总结、板书学生的汇报内容:比投中次数,比失球次数,比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投中的比率)。

师: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合理?为什么?(指名学生分别说说投中的比率是多少)

师:但是,怎么比较出谁的练习成绩好一些呢?小组合作讨论比较的方法。

……

从上述教学可以看出,教师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在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水平上提出的,不仅把握住学生的思维方向,而且抓住了对话的时机,实现了课堂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语言不仅要预设,更要生成

教学案例:“圆柱的体积”

师:长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

生: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师继续引导学生想到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底面积×高”)

师:还可以怎么说?还有不同的计算公式吗?(生答略)

师:请大家想一想,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们是怎样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的?

师: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呢?大家思考一下,能不能把圆柱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求出它的体积?

……

师:现在把圆柱的底面平分成16份,应该怎样把它拼成一个长方形?

师:大家再看看整个圆柱,它又被拼成了什么图形?

生:有点接近长方体。

师:请大家观察教具,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原来圆柱的哪一部分有关系?近似长方体的高与原来圆柱的哪一部分有关系?

学生明确: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

……

1.仔细琢磨预设性语言

课堂教学前,教师要对上课的导入、提问、过渡语、课堂小结等进行精心的设计。如上述教学中,“长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请大家想一想,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们是怎样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的”“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呢?大家思考一下,能不能把圆柱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求出它的体积”等,都是课前预设的教学语言。

2.自我锻炼生成性语言

课堂的教与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很难预设的。如果教师仅凭课前设计的教学语言进行教学的话,何谈使课堂具有生命的活力?但要想使课堂具有生命的活力,那又是多么的困难啊!课始为引导学生说出计算长方体与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我通过提问进行教学,如“还可以怎么说”“还有不同的计算公式吗”等;在引导转化环节中,我没有使用课前预设的语言,而是问学生“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呢”“大家思考一下,能不能把圆柱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求出它的体积”等问题。这样的教学语言有成功之处,亦有失败之处,更反映出生成性教学语言要想说好、说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经过多次的实践与反思。

总之,教学语言是教师素质、知识功底、经验积累、教学机智等的综合体现,教师要不断深入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责编蓝天)

上一篇:巧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练习课 下一篇: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