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媒体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选用方法

时间:2022-10-14 06:56:10

教学媒体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选用方法

【摘 要】本文介绍了高职院校电子技术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学媒体的选择原则和应用方法。

【关键词】教学媒体 教学目标和内容 学生特点 媒体特点 教师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5-0066-02

教学媒体指教学过程中用于传播教学内容的载体和通道,是直接加入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传输信息的手段。教学媒体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教学活动离不开一定媒体的支持。教学媒体内涵广泛,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语言、文字、粉笔、黑板等传统传播媒体,也包括幻灯、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电脑以及计算机网络等各种现代教学媒体。教学媒体特别是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为教学信息的便捷、高效传递提供了可能,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物质基础。研究表明,合理应用各种教学媒体,有利于调动学生多重感官对知识的感知,实现信息传递的多渠道化,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度,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促进教学目的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笔者从事高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多年,电子技术课程是电子信息类高职院校的主干课程,包括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路基础、数字电路基础、高频电路基础等。其涉及的电路知识面广、概念多、理论性较强,具有一定的知识深度,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准确理解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成了学好这些课程的关键。在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上,一些教师存在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只要使用现代教学媒体就走向了教学的现代化,甚至有的学校把教师是否使用现代教学媒体作为考核教学效果的指标。有的教师只是用电子课件代替了教案,用屏幕代替了黑板,没有充分体现出现代教学媒体的优势和特点。甚至有的教师根本不考虑教学的需要及学生的特点,没有发挥出现代教学媒体在电子技术相关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笔者认为教师选择和应用教学媒体进行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时应该从以下四个因素来考虑:

一 教学目标和内容

教学目标和内容是选择教学媒体的重要依据。电子技术课程中的每个单元、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为了达到这个教学目标并完成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师常常需要使用不同的媒体去传递教学信息。教师要分析教学媒体在完成某一教学目标和内容中所起的作用,选择恰当的教学媒体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和领会所学的知识。如教学电路中某个物理概念或理解某种物理原理,可选择课堂简易实验或三维动画等,如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电磁感应现象等采用课堂简易实验效果会较好。而另一些较难理解的、不方便或无法用实验演示物理概念和原理的,则可以用三维动画进行演示。比如电子技术中二极管PN结的形成、晶体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电磁学中带电体激发的电场及其分布、磁场的分布等。有的教学媒体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如音频和视频媒体。如学习时域信号和对应频域关系时,可以打开电脑中的音乐播放软件,显示时域信号波形和频谱图的关系,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同一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上的不同表达图形。再如学习半导体器件的发展史时,可以放映科教片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总之,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来选择和应用教学媒体。

二 学生的特点

学生的基础知识、思维发展水平、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因素都影响着他们对教学媒体接受的质量。选用教学媒体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及其知识背景。另外,在两种效果接近的媒体中进行选择时,也可适当考虑学生的习惯和爱好。对大学生选择媒体可加强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理性认识的分量,重点放在电子技术的基本物理规律上。如何才能检验学习者与教学媒体之间的匹配情况,使他们能从最恰当的教学媒体中获益,这是许多教师使用教学媒体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电子技术课程中如果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过于抽象或难度过大,即使是逻辑思维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大学生,理解起来也会感到困难,这时教师必须凭借直观、形象的教学媒体,通过栩栩如生的讲授和举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比如一些难度较大的定理或公式证明,如果选择电子课件讲解,屏幕显示匆匆晃过,学生理解起来就很困难。这时可以采用传统的黑板加粉笔,在黑板上仔细地推导证明,学生思路就会随老师的演算过程变得非常清晰。所以,教师在选择何种教学媒体时关键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

三 教师的特点

教师是教学媒体的具体使用者和实施者。教师在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对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除考虑前述因素外,还需要考虑自己的特点以及对教学媒体的掌握和操作能力。要选择能够扬长避短和显示自己特长的教学媒体。教学媒体只有成为教师必需和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四 教学媒体的特点

各种教学媒体具有不同的适用性。在实际应用中,只有最适用的媒体,而没有最优的媒体。只有充分了解各个媒体的优点和局限性,才能在使用中扬长避短,对它们进行综合应用。如能用实物观察的,就无需用图片和视频,能动手实验操作的,就无需用模拟教学。教学中能否选用某种媒体,还要看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其中包括资源状况、经济能力、师生技能、使用环境、管理水平等因素。因此,理论上的最适用媒体,并不等于实际上的最适用媒体。

教学媒体只有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使用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使用教学媒体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所关心的是媒体使用之后的教学效果。教学媒体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也是有限度的,所以我们只能利用媒体,而不能过分依赖媒体,更不能用媒体来取代教师的作用。

总之,在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各种教学媒体以其特有的优势,如能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反映事实、显示过程,示范演示、验证原理,直观呈现、突破难点,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但是,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因地制宜、科学选择、合理应用,不能一味地用媒体来代替学生的实践、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情感体验,更不能用媒体代替教师的指导、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西南高校师资培训中心.高等教育心理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上一篇:《艰苦的科研历程》给青年教师的科研启示 下一篇:高校学生会管理问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