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学浅析

时间:2022-10-14 06:34:46

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学浅析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阅读平台,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新课改的语文教学方式中得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学;综合实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新课改的教学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的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注重应用合作探究,关注学生的综合的能力培养。因此,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在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在在新课改下,构建高效的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呢?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拓展知识的延伸,激发学习兴趣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现在的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很多,尤其是学生手头的教辅资料很多。课堂上教师所讲的,学生可能已经预习到了,这时,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往往就很难再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无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照本宣科式的传统讲授方法更是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这就需要教师以课本为根本,进行必要的知识延伸,而这种延伸往往是教师个人知识、阅历和能力的综合,是教师个性张扬的体现,学生无论如何也是无法预习到的。进行知识延伸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讲授某些时代特色的文章时可以结合时事政治进行必要的补充和比较,激发学生的昂扬斗志和学习热情。在讲授诗歌名句时,可以让学生列举学过的描述同样事物或者情感的名句,提醒学生注意归纳总结,寻找规律。在教授文言文时,可以提醒学生注意抓住一词多义、通假现象、词性活用等知识点。遇到某些精彩语句时,可以让学生仿写并当堂讲评。在学习完一篇课文之后,可以及时进行类文荐读和比较阅读,还可以进行改写或续写等等。通过这些方法,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丰富,思维得到开发,对语文的综合理解能力得到很好地提高。

二、改变教育理念,传授学生学习方法

以往的教学之中,教师是课堂之中的主体,评价一个课堂好坏的标准是这个教师在课堂之中讲了多少的知识,然而在新课改之后,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则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学生成为了课堂之中的主体。课堂之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发生了转变,而教师的职责同样有略微改动。以往教学之中,教师是课堂教学之中的主讲人,知识的传播者,而如今的课堂之中,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学习工作的指引者。“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远远比教会学生一些知识要重要的多。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懂得学习是目前教师课堂教学之中最为关键的事情。只有让学生懂得如何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才能够达到最大。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才能够达到最大,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同的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同,对待语文的看法也不同,所以学习方法也就极为不同,每个学生可能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是这个方法带给学生的好处可能极大不同。所以教师在教学之中应该时时注意学生的学习状态的变化,根据他们的反应指引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的学习方法能够达到最优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学生表达能力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在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作文则是提高学生说和写,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有一个误区,总是研究如何提高作文的“教法”,而不太注重学生的写作状态。新课改下,教师要让学生处在一种自由写作的状态,减少限制和束缚,发挥他们最大的潜能而不是说假话,实实在在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作文练习只限制背景,题目随学生起,而且对文章长端不做要求,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可以多写上几页纸,感受不深的题材写上一页半就可以停笔了。只要学生喜欢,教师不会否定他的看法,不会限制他的思维。这样,学生的作文观念变得比较自由,他们常常会想到文章也可以这样写,从而激发写作兴趣。当然,要作文写的好,还要积累知识。能力来自实践,没有相当数量的写作积累,就没有写作质量的普遍提高。为此,教师要规定学生每周练笔不少于两篇,每篇具备一定的量,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练习量,写完后就能做自己的事,这种做法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是一种鼓励,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也是一种较大的鞭策。作文教学中还常见这样的一种现象,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来打分,会出现较大的差异。因此,作文的好坏大家说了算。采取小组民主评议的方法,只要能按基本要求完成作文,就可以得到认可,以此激发学生作文写作的积极性,让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四、转变教学评价,检测学生综合实力

语文课程是一个综合整体,新课改也要求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评价语文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而不能像以往那样只重视阅读与写作的评价。就评价领域而言,它的范围不能仅限于知识与能力,还要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全面评价。也就是说,评价既要对产生这一学习的结果进行描述和判断,又要对产生这一结果的多种因素和动态过程进行描述和判断。既要看到学生的智力发展的一面,也要看到他们的动机、兴趣、情感、态度、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作用的一面。在评价手段上注重多样化和灵活性,注意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相结合,在评价中鼓励发展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和兴趣。

总之,新课改下的中学语文要尊重学生的心灵自由和精神思维的独立性,鼓励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将新课改的思想融入教学之中,提升教学水平,让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气氛中展开思维的翅膀。教师要精心准备,进行精心指导,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潜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目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上一篇: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反思 下一篇: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