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措施

时间:2022-10-14 06:28:13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措施

摘 要: 通过对云锡松树脚分矿一坑“大马芦”矿段生产现状的研究,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首次提出“四强”理念,将提高矿山单位面积产量当作系统工程,把组织管理、经济管理、开采技术等纳入其中,对生产过程各工序间人员、设备、材料、方法和施工环境进行优化,加强采矿工序的有机衔接,确保人、机、物的合理投入,并制定出台多种切实有效的管理办法,实现人员、设备、单位面积产量有机配置,使采场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促进中段生产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大马芦氧化矿基地持续稳产的目的。

关键词:单位面积产量;强探;四强

前 言

采场单位面积月产量,是指坑内开采平均每平方米采场面积,在一个月内所采下的矿量。它是反映采矿技术管理水平、采矿强度和采场面积利用情况的指标。

随着云锡松树脚分矿二坑铅伴锡、三坑硫化矿含锡资源的急剧萎缩,而一枝独秀的一坑“大马芦”矿段(大箐东矿段、马吃水矿段、芦塘坝矿段简称)生产接替区经过近几年大规模的强采,加剧了中段下降速度,使生产中段减少,生产区域大幅压缩,其深部的开发建设进度又滞后,其他基地要形成生产能力尚需假以时日,短期内难以建成投产,导致锡金属生产能力下滑趋势开始呈现。为遏制锡金属生产下滑的趋势,实现二坑、三坑稳定产量,一坑高产量,以达到稳定全矿的锡金属产量的目的,对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研究迫在眉睫。

1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生产现状

一坑现生产区域为1570~1795中段“大马芦”矿段共8个生产中段,而大箐东矿段1690以上中段将在2010年年底回采结束,进入搜残找盲阶段,生产压力将转至1570、1600、1630三个中段。一坑2010年承担着矿石量109万吨,锡金属10340吨的生产任务,计划开采面积57860米2,单位面积产量为1.57吨/米2.月,所使用的采矿方法为全面采矿法比重占41%、房柱采矿法比重占6%、有底部结构的空场崩落法比重占53%。

1.2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2.1采矿技术管理水平问题

由于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对一些设计工程和现场管理难以意识到位,导致有些工程布置不理想、无意识地增加了采切工程量,甚至于有出现工程重复建设等,使采场建设周期延长,严重影响单位面积产量。对采矿方法的运用还停留在套用和沿用上,不能灵活撑握,致使方法的优点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影响单位面积产量。

1.2.2矿体开采强度问题

在扩漏的质量上,如果施工时漏斗进路超深或漏斗未扩成圆台体则矿石不容易放出,影响了采场出矿能力,使采场单位面积产量低。

在全面采矿法的采场中,由于作业人员施工技能低,主要表现在施工炮眼和使用电耙方面,速度慢和质量低,导致每次爆破的矿石量较少。

2解决问题的应对措施

2.1 实施“四强”开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技术措施

所谓“四强” 开采是指在强掘、强采、强出的三强基础上,鉴于“大马芦”矿段的矿体为层脉相交呈叠瓦状多层产出,矿体产状、厚度变化大的原因,在探矿过程中为有效快速、低成本的使储量升级,特意提出强探这一理念,与强掘、强采、强出合并称为“四强”开采。

2.1.1 强探的技术措施

针对氧化矿体变化大的特点,应用地质钻探、小钻与坑探相结合的多元化的勘探手段,遵循从已知到未知的顺序,加强综合分析工作,超前意识矿体变化情况和可靠程度,精心做好探矿设计,确保探矿突破口选择合理和工程布置合理,防止出现探不到矿的情况。施工时技术人员务必勤跑现场,加强现场监督及时掌握矿体赋存地质特征和矿岩的稳固情况,才有利于采矿方法的选择与确定,有利于采场工程布置的施工与管理,有利于生产组织和各项工作的有机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利用好各种资源,才能获得大幅提高采矿场单位面积产量和经营效益。

2.1.2强掘的技术措施

近几年来,松树脚分矿在使用小直径长钎爆破、掏槽眼的布置形式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工作,使爆破效率、每个循环的进尺得到提高,并且把在平巷独头掘进中实施小直径长钎爆破、掏槽眼的布置形式方面取得的宝贵经验应用到采场建设中,有效的加快了采场建设速度。快速掘进是使我们在最短时间内建成新的生产接替区、采场,争取生产主动权的一大法宝,将为“大马芦”矿段的持续生产奠定坚实的施工基础。

2.1.3强采的技术措施

在全面法采矿中,主要是应实施集中作业,即在采场凿岩爆破时采取一次性施工炮孔,集中装药爆破,达到采场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有底部结构的空场崩落法的强采主要是采场落矿阶段,此阶段的技术措施是如何提高中孔、深孔的凿岩速度。在这方面选择引进新型高效的凿岩设备和高爆力的炸药,加快炮孔施工速度和优化爆破参数减少中深孔的工程量,而缩短采场落矿周期。

2.1.4 强出的技术措施

采场出矿应合理配置电耙型号集中出矿,并考虑以少量工程来减少耙运次数,缩短采场生产周期,达到采场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

2.2 其它技术措施

2.2.1 精心设计严格控制好施工设计关

众所周知,施工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生产能力、生产周期、生产经营成本等指标的先进性和生产的安全性。故做设计时务必根据地质条件和技术条件应用专家选择系统选取多个方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优选出两个以上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比较,并对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行量化,选定综合量化分值较高的方案为最终的施工方案。在审核审定设计时注重以下两点:

①工程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

②技术参数优化和匹配的合理性。

2.2.2编制严密的施工时标网络计划图表

根据生产的总体进度安排要求,确定各项工程的开工、完工时间,且充分考虑各工序的技术间歇时间,编制严密的一、二级施工时标网络计划,以保证人力、物力的及时、合理投入,便于对工程进度、质量进行欲控和跟踪,并对施工过程出现的偏差及时分析原因,与有关部门共同商量采取积极有效地纠偏措施,确保目标按期实现。

2.2.3 进行采矿场矿房宽度参数的优化工作

现在使用的采矿场矿房宽度限于地质剖面的间距,一直沿用12米。在全面采矿法和房柱法中,采取增大电耙硐室宽度的方法,使电耙可以左右移动,有效地增加电耙服务范围,使矿房宽度增大至18米,这意味着每3个矿房就可以省去1个矿房的采切工程,达到大幅提高采矿场单位面积产量的目的。在有底部结构的空场崩落法中,漏斗受矿范围随着矿房高度的增加而加大,矿房宽度可适时调整加大到14~16米,在矿块有限范围内减少矿房数目,从而节省工程量,达到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目的,对于此法应着重考虑对采切工程的减少,来进一步缩短采场建设周期,提高采场综合生产能力达到采矿场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

2.2.4矿块中段回采施工顺序的优化工作

矿块中段回采施工顺序的优化工作是提高中段生产能力的主要措施之一。采场矿房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基础,在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后,还应考虑矿块中段回采施工顺序的优化。目前由于资源分布及中段生产能力不平衡,随着马吃水1720中段资源的急剧萎缩和10#矿群1690中段、1660中段生产能力的急剧下降,大量资源主要赋存于1630中段以下,生产的主要压力集中在1630、1600、1570中段,作业点集中、运输拥挤、溜井影响等因素,给生产组织造成很大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就要求认真分析研究进一步优化矿块中段的回采施工顺序,合理布置同时开采的矿房数,有效地进行人、材、物的投入。

2.2.5采空区处理技术措施

矿山应根据采空区的分布状况,制定统一的空区处理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处理。首先确定空区最大允许保有量及其保留期限,视具体情况采用崩落围岩、充填和封闭、隔离等方法处理,以求达到作业队组安全作业、设备材料安全放置、减少漏风、防止空气冲击波的危害。

3结 论

通过生产现状认真分析和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四强及其它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技术、生产组织措施,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保障采场顺利有机的衔接,使采矿场单位面积产量得到提高,促进中段生产能力的提高。一坑2010年全年采出矿量118万吨,采出金属量10863吨,开采面积55220米2,单位面积产量为1.78吨/米2.月,单位面积产量增加13.4%,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简介:覃符标(1976-),男,广西环江县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矿山开采技术管理工作。

上一篇:数字化变电站新技术在220kV泰和变的应用 下一篇:用科学的眼光看待景观生态学在河道护坡中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