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继电保护可靠性之我见

时间:2022-10-14 06:27:37

提高继电保护可靠性之我见

摘 要: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电力系统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理论将应用于继电保护领域,这对继电保护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所以改善继电保护装置的性能,对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显得尤其重要。本文结合实际,总结了如何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可靠性。

关键词:继电保护;可靠性;变电站

一、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

继电保护装置(见图 1),继电保护装置是一种自动装置,在电力系统中主要负责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这是它的主要职责也是任务,它可以随时掌握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同时及时发现问题,从而通过选择合适的断路器切断问题部分。继电系统的可靠性是发挥继电保护装置作用的前提。 一般来说继电保护的可靠性主要由配置合理、 质量和技术性能优良的继电保护装置以及正常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来保证。当电力系统中的元件发生故障或者电网发生异常时,继电保护装置开始启动,判断后使距离故障点最近的断路器迅速断开,使故障元件及时从电力系统中隔离出来,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电网本身的破坏,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的变电环节,不仅大量使用继电保护装置,而且对其性能有很高的要求。具体的来说,继电保护设备主要用来对电网实时运行状态的监测, 记录设备的故障类型,控制各种电器元件工作。

图一继电保护装置

二、提高继电保护运行可靠性的措施

由于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引起的停电事故,在影响电网自身安全的同时,也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此,如何防止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提高继电保护的运行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严把验收关

首先,要从源头抓起。运行人员在继电保护的验收工作中,应该严把验收关,将设备的隐患、缺陷消灭在萌芽中。在新变电站投运或系统设备改造中,当继电保护的调试工作结束时,施工方应当严格自检后提交验收单,然后由供电公司组织验收。实际中,验收工作经常交由保护工区进行,变电站的运行人员却不参与其中,造成运行人员缺乏对设备的深入了解,无法及时处理设备的很多细小故障。运行人员应配合保护人员对保护进行调试,合格并确认接线、元件、标志、压板已恢复正常状态,现场卫生清洁干净之后,在验收单上签字。同时要注意记录的录入,比如保护定值变更,要进行整定值与有关注意事项的核对,要在运行记录中将变动的内容、时间、负责人等信息详细记录,并由当值值长签名确认。总之,要在设备投入前,了解设备状态,及时发现隐患,才能确保运行中少出错,甚至不出错。

(二) 提高员工业务工作的水平

(1)运行人员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现在运行人员,特别是新近人员普遍缺乏对学习的热情,总认为有典型操作票就可应对所有工作。其实,操作中经常遇到特殊情况下的操作,由于没有典型操作票的帮助,必须要靠运行人员自身的技术功底来保证操作的正确性。比如旁代操作,如果是旁路开关旁代线路时,要将旁路开关的保护定值调整到与所旁代线路开关的保护定值相同,如果是相位比较式母差保护在母联开关旁代线路时,必须进行电流互感器端子的切换。还有,在大型的停电操作中要注意可能联跳其他开关的保护,及时将它们的出口压板退出,特别是主变后备保护跳母联开关、母线保护及失灵保护跳主变、线路开关等。总之,运行人员要通过对继电保护的学习来提高对其维护、操作水平,光靠现成资料是无法应付日益智能化的电力系统设备。这一条,对新进人员尤其重要。

(2)运行人员应加强事故处理能力,在平时例行的反事故演习中,要力争实效,模拟实际情况,保证运行人员在发生事故时,能正确记录、操作保护装置。发生事故时,应立即记录相应的保护动作情况并汇报保护装置动作情况,但不要复归信号。应在恢复送电前,将所有告警信号全部复归,按调度命令将现场设备恢复正常方式。事故处理后应及时记录运行记录中,并且应对事故中暴露的问题,在安全日活动中进行讨论研究。现在设备运行水平逐日提高,从站内角度考虑大型事故极少发生,但运行人员不能掉以轻心,多加强针对性练习。比如:多进行事故演练,通过对保护的打印、阅读、分析的练习,积累经验。保证在发生事故时,可以更加准确地汇报事故情况,从而加快处理速度,保证电网可靠运行。

(3)要严格对工作票、操作票的管理,根据继电保护运行规程来编写典型操作票。保护装置的投入、退出,要严格按调度范围的划分,在征得当值调度员的同意后方可执行。在具体操作中,要核对设备的名称和编号,要有监护人和操作人,高声唱票。为了保证保护投退的准确,可在运行规程、典型操作票中将常用的压板投、退编入其中,方便运行人员学习、查阅。

(4)当运行人员发现继电保护装置存在异常、缺陷时,除了要及时汇报调度人员,联系保护人员之外,如发现下列异常情况,均应及时退出相应保护装置:

(5) 认真编写巡视制度并且运行人员要严格执行设备巡视检查制度。运行人员对继电保护巡视检查的内容,应写入变电站内的现场运行规程中,其中应包括:保护是否正常投入;压板位置是否正确;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回路分别无开路、短路等现象;保护装置的电脑显示屏画面是否正常;各回路接线是否正常,有无松动、发热现象存在;设备是否存在异响,异味;保护装置的信号灯是否正常,其亮灭均应按照保护要求。

在对继电保护装置及其二次线进行巡视检查中,我们可以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隐患,进而避免事故的发生。但现实中一部分运行人员抱有侥幸的心理,认为综合自动化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微机会将相关故障的告警报文自动上报,但事实上,有许多隐患并不会显示在微机中。比如:当 220 kV 母线电压互感器的端子箱中接线松动,此时设备仍然正常运行,微机中不出告警信号,但如不及时处理则会在外力影响下(比如:维护人员清扫端子箱等)造成所带线路保护失压,可能造成保护的误动[3]。所以,对保护设备的巡视不仅在交接班中进行,还应在每天安排一次全面、认真的检查。通过运行人员的巡视检查,能够及时发现缺陷,可以及时汇报调度,告知保护工区,防止设备故障的扩大化。

(三) 变电站的技术改造

近年来,由于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老旧变电站的技术改造也特别多,所以旧有的保护装置已经不是影响继电保护可靠性的主要原因,但设备改造得合理与否,却成为使用中的新问题。

(1)对保护进行选择时,无论线路保护、还是母线保护,均选用两套原理不同、甚至厂家不同的保护装置,这一点保证了事故发生时,保护动作的可靠性,但应注意同一站内的保护装置型号不宜过多,还有就是要方便对设备维护的便利性,不可一味追求设备的小型化、先进性反而脱离了实际,造成后续工作的不便。比如:在站内进行新线路保护验收时,发现新上的线路保护,厂家与性能均与过去差别较大,造成设备调试失败,延误了线路启动。再比如:某市内变电站,考虑到地面的集约化,保护设备高度一体化,将两套保护设备共用同一箱体。当进行保护校验时,保护班组的工作人员须进入保护屏方能工作,否则会造成维护的不便。

(2)在对旧变电站改造时,对于双母线接线的变电站,应有两套失灵启动电流判据装置,分接在母差保护中和断路器保护中。目前,许多变电站仍只在断路器保护中接有失灵装置,存在设备隐患。

(3)现在变电站在进行综合自动化改造中,往往综合自动化系统厂家与保护装置厂家分属不同单位,在沟通上不方便,造成系统运行中,后台机容易发出非故障信号,造成运行人员监盘困难。使运行人员产生麻痹思想,可能漏掉重要信号,产生隐患。因此应该与各生产厂家多沟通。

三、结语

随着国网公司对电网建设提出智能化的要求后,电网网架更加坚强,设备运行更加智能。但维护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保证保护设备的准确动作,仍然是变电运行人员极其重要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泽.关于继电保护可靠性提高措施的探讨.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8

[2] 廖恒雄. 如何提高继电保护安全运行的可靠性[J]. 科技资讯, 2007(12).

[3]张宇辉.电力系统微型计算机继电保护[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245・

上一篇:浅谈钢铁企业建筑构件的日常维护 下一篇:关于山区高等级道路设计几个关键指标的问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