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地质条件下桥梁成桩方法探讨

时间:2022-10-14 06:15:40

特殊地质条件下桥梁成桩方法探讨

摘要:在桥梁工程建设中,遇到特殊地质情况下桥梁桩基成桩困难,笔者根据多年的施工管理经验,总结出一套可行的方法,可加大桩基有效成桩质量。

关键词:特殊地质桥梁桩基成桩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TU473文献标识码: A

0 前言

桥梁桩基础施工关系到整个桥梁承载力、使用功能及安全性能,施工时应特别重视,对遇到特殊地质条件,采取何种措施才能达到设计要求,这些都是我们面对的问题,值得探讨。

1 特殊地质情况

施工中,经常遇到的特殊地质情况有岩溶、裂隙 、粉细砂层厚、淤泥质层(软土)覆盖厚、地下暗河、流沙层部位、冻土。

2 桩基成桩的方式

桩基成桩分为沉入桩、人工挖孔和机械钻孔灌注成桩。目前,常用的沉入桩施工方法有锤击沉桩和静力压桩。常用的机械钻孔有冲抓钻、冲击钻、旋挖钻、潜水钻等。

3 特殊地质情况下成桩方法研究

3.1岩溶、裂隙

岩溶:主要是指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灰岩、白云岩等)、硫酸盐岩(石膏、硬石膏等)和卤化物岩(岩盐)等的溶蚀作用及其所产生的地貌现象和水文地质现象,国际上通称喀斯特(karst) 。岩溶作用使岩土体结构发生变化,形成各种形状不同大小各异的溶洞(岩石洞穴)和土洞,以致岩土体强度降低。

在有岩溶条件下,首先要保证有效成孔,采取的技术措施有下套管、孔周围注浆。有岩溶的地方一般采取冲击钻成孔,因为施工速度快,(1)如果遇到溶洞比较大的地方,应采取回填粘土、片石,同时保持孔内水位,钻进速度放慢,让片石和粘土充分挤入溶洞内壁,形成稳定的护壁,待孔内水位不再下降正常钻进。(2)如果遇到漏浆严重,回填粘土和片石没有作用的时,可采取直接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措施,将导管放到距孔底30-50cm距离,直接灌注混凝土,直至溶洞填充完毕,以混凝土面不再下降并灌注到溶洞顶1m以上为止。待混凝土强度达到30%-50%时,再重新钻进。(3)遇到溶洞较大的地方,也可采用下钢护筒或对孔周围地层进行注浆加固措施。钢护筒应用专用设备打入孔内,分段接长,焊缝处应不漏水,错边量符合规范要求。采取桩孔周围注浆孔预加固措施,注浆孔距桩边0.5-1.0m,各孔间距在0.4-0.8m(灌浆孔平面布置及剖面见图-1),通过注浆可以改善桩周土体密实度,再用钻孔灌注桩方法成孔达到要求。所配置的水泥浆液浓度应符合要求,常采用水泥浆液或水玻璃浆。(4)对于出现严重坍孔的桩,在灌注混凝土时应控制灌注速度,适当提高桩顶标高,超灌0.5-1.0m。

3.2 粉细砂层厚

在河流、湖泊水系发达地方,经常会遇到地下粉细砂层厚超过施工极限,一些地方达到10多米厚度,且地下水系发达,在这些地方有必要采取技术措施才能保证成孔。在进入粉砂层时,应放慢钻进和提钻速度,加大泥浆比重到1.20-1.40,采用优质膨润土、粘土、纯碱造浆,泥浆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成孔与否(各泥浆性能指标参见表-1)。钻机施工时,应保证泥浆面始终不低于护筒底部,以保证孔壁的稳定,成孔后,应立即放入事先制作好的钢筋笼骨架,再灌注水下混凝土。灌注前检查孔底泥浆比重及沉渣厚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达不到要求应立即清孔,并应经常测试泥浆比重及沉渣厚度,待达到要求时立即灌注混凝土。因是特殊地质条件,故清孔时间不宜过长,采用反循环清孔速度快,要控制好真空泵的压力适中,以免发生坍孔。

泥浆性能指标表-1

3.3 淤泥质层(软土)覆盖厚

淤泥质层覆盖厚常见于湖泊、沼泽地带,对于这类地方钻孔时,首先要有平整、密实的场地,便于钻机钻进。其次采用长护筒埋设,孔口四周用粘土回填密实,保证护筒在钻进时不受扰动下沉。施工时,应放慢钻机速度,采取合适的泥浆,如采用丙烯酰胺泥浆即PHP泥浆成孔后检查质量合格,应马上灌注混凝土,以免时间过长容易坍孔。遇到坍孔时,应回填粘土及片石,再重新钻进,坍孔严重的应全部回填,放置一段时间再重新钻进。对于大直径桩,应保证作业平台稳定,采用土袋围堰施工,围堰高度应高出最高水位0.5m以上。

3.4地下暗河、流沙层

遇到地下有暗河、流沙层时,施工时应加大泥浆的比重(各泥浆性能指标参见表-1),放慢钻进速度,钻进时抛填块石,粘土等挤入桩周,保持孔内水位比地下水位高1-2m,形成压力差,以保护孔壁免于坍孔。成孔后,立即灌注混凝土,以免长时间放置容易坍孔。

3.5冻土

指地表层寒季冻结暖季融化的土(岩石),一般指季节性冻土或多年冻土。对这一地区桥梁基础多采用钻孔灌注桩。成孔后应及时灌注混凝土,混凝土中掺入早强剂、防冻剂等改善混凝土使用性能,混凝土灌注温度宜为5-10℃。当桩端持力层含冰率过大时,应在冻土与混凝土之间设置300-500mm厚的砂砾石垫层,防止混凝土浇筑时受冻。

4 应注意的问题

施工前,应熟悉勘察、设计图,对特殊地质情况编制作业指导书,施工过程加强组织管理,注意前后工序衔接,不要放置时间过长以免坍孔。当采用旋挖钻孔,泥浆初次注入时,应垂直向桩孔中间注入泥浆,避免泥浆冲刷孔壁造成底部松散坍塌。对于这类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泥浆是成桩的关键,其次是钻进速度不要过快,有些施工单位为了抢工期,加快钻进速度,造成不必要的后果,实属不可取。也有些为了节约成本,忽视泥浆质量,造成坍孔,带来额外的成本增加。这些都应权衡进度、质量、费用的相互关系,不要片面追求某一目标。

5结语

针对特殊地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使得我们认识这一不利因素,采取必要的措施,节省工期、成本,保证质量,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1]

[2]方小睿,沈典栋,溶洞区桥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2003.12

[3]刘吉士,阎洪河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实施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4]刘高明,基于岩溶不利地质条件下公路桥梁成桩施工技术及溶洞处理措施,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9)

[5]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 118-201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邓兴佳,男,1983,工程师,全国二级建造师,湖北腾升工程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上一篇:探析有关土木工程管理问题 下一篇:腾冲北海湿地生态质量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