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时间:2022-08-07 06:54:00

探析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摘要:混凝土具有强度高、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耐久性和变形性适宜等优点,这就直接决定了其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作用。而混凝土浇筑技术水平的高低又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性能,从而影响着建筑物整体的质量,因而混凝土浇筑技术的重要性不容小觑。

关键词:工民建 混凝土施工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作为建筑施工重要的原材料之一,混凝土的使用对结构与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密切相关。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自然是控制好混凝土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在整个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还会碰到其他一些难题。比如,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对于大面积的混凝土施工来说,裂缝问题是最为常见也是比较棘手的一个重要难题。而归咎其出现裂缝的原因,则主要是水泥的水化作用。水化作用是一个放热的过程,而混凝土自身又有着一定的保温功效,所以当混凝土的内部温升大于外部环境并达到一定的顶峰时,就会立马出现降温的现象,而此时的内部降温却是远远低于外部的,这就容易造成混凝土结构的硬化,进而出现我们所见的裂缝现象。

一、工民建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1、骨料

混凝土的骨料是砂和石子(碎石或砾石),砂和石子进场后要送建材实验室进行检验,检验合格方可使用,储料场对不同规格、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砂和石子要分别堆放,并有明显的标示。河砂等天然砂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用砂,浇筑混凝土的用砂关键是砂的细度模数和含泥量,砂子太细或砂、石的含泥量和有机质过多,会增加混凝土的干缩裂缝,级配良好干净的骨料是保证混凝土质量和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抗渗性和耐久性的根本保证[1]。

2、外加剂和掺合料

在混凝土中添加外加剂和掺合料可减少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的性能,配制出满足使用要求的混凝土,但是,不能盲目添加,添加的外加剂和掺合料必须有针对性,要事先经过试验,有质量证明书,不得使用过期无效的外加剂和掺合料,否则适得其反,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增加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几率。

3、水泥

水泥的品种有很多,必须选用符合设计图纸和构件要求的水泥,每批水泥必须有生产厂家的出厂合格证,而且还要送建材实验室进行检验,检验合格方可使用,做到先检后用,切勿先用后检或边用边检,不合格的水泥和过期的水泥严禁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要分别存放,不得混合使用[2]。

二、混凝土的输送和搅拌技术

1、混凝土的输送

要在建筑施工的现场装设一台移动泵和一台托泵,相关人员对所使用的混凝土泵的技术和功能要足够了解,并配置充足的易坏零件,以备零件出现故障时可以及时进行抢修。泵管的安装一定要牢固,来减小泵送过程中因为压力而造成的损失,同时,在泵送前要用清水湿润管道,再用水泥砂浆管道和泵机。还要检查泵管中是否有残留的混凝土,主要是在泵管的弯曲处,如果有残余物,一定要清理干净;还要保证管道的接口处密封性好,防止跑漏浆[3]。当泵机需要暂停时,要采取相应的倒泵措施,使混凝土在管内进行前后的往返运动,以保证良好的可泵性。

2、混凝土的搅拌

相关人员一定要认真控制水泥、混凝土骨料以及添加剂等的用量和投料顺序,在进行混凝土搅拌时更要注意搅拌的时间和浇筑的时间,不同品种的材料搅拌和浇筑的时间都有差别。搅拌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根据不同种材料自身的特性对混凝土的各种材料配比要把握合理,搅拌一定要均匀。

三、工民建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使用增加了对建筑整体性的要求,因此,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防止施工缝的出现,在施工混凝土时必须采用分层浇筑技术。即在完成上层浇筑之后再开始下层混凝土的浇筑。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协调好各个施工工序之间的配合。

1、混凝土浇筑技术的特点

因为对混凝土的整体结构要求很高,所以通常情况下不可以留施工缝。当对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时,要确保下层的混凝土在初凝前浇筑上层混凝土,这样就可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和施工过程的连续性。所以,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和振捣等环节都要协调配合好。

1.1 全面分层浇筑技术

这种浇筑技术通常应用于施工面积较小,在施工过程中应从较短边开始,依次向较长边进行浇筑。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第二层浇筑时,必须在第一层浇筑完毕再按第一次浇筑顺序进行第二层浇筑,并依次类推[4]。

1.2 分段分层浇筑技术

这种浇筑技术通常使用于施工面积大、浇筑薄、距离长等工程。在混凝土浇筑强度大、施工地点的混凝土搅拌机无法实现施工要求的情况下才会使用分段分层的浇筑技术。这种浇筑方法首先从混凝土的底部开始,经过一定的时间和距离之后接着开始对第二层进行浇筑。

1.3 斜面分层浇筑技术

当施工建筑物结构的长度超过厚度的三倍的时候,可以采用斜面分层的浇筑技术。在使用该种技术进行浇筑工作的时候,只需要浇筑一次混凝土就达到顶部,可能会产生一个坡度大约是 1:3 的混凝土斜面,而通常是从混凝土的浇筑层下方开始进行混凝土振捣过程,继而向上移动,确保浇筑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对于浇筑面积比较大的建筑工程,为了防止发生浇筑断裂的情况,需要使用以下一些安全措施。第一,必须使用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材料,为保证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可以添加适量的外加剂,比如:把粉煤灰添加到低热的硅酸盐水泥中,再添加进混凝土里面等。第二,可以适量增加浇筑面积,同时降低浇筑速度和厚度,结束浇筑工作后,要尽快清理污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进行第二次振捣。

2、温度控制及养护

温度控制可以从施工中进行,就是指,如果是在炎热的天气中进行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则可以进行分层浇筑,每层的浇筑厚度要控制在一定的厚度之内,不能太厚,这样就保证浇筑物的整体散热,避免裂缝的产生,还可以通过水管预埋的方式来进行降温。拆模的时间也是需要调整的,如果出现了急剧降温的状况则需要进行表面保温处理,防止内外温差过大。从养护角度来看,其目的是降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进而避免裂缝的产生,而养护外部的覆盖物可以利用稻草袋或者是塑料膜等,而覆盖层的厚度是需要根据科学的方法进行计算的,不能够凭借主观经验随意调整覆盖层的厚度。

3、其他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当混凝土入模的时候,不可以采用集中倾倒的方法来冲击钢筋骨架或者模板,当混凝土的浇筑高度高于 2m 的时候,需要利用串筒,此外,从出料管口到浇筑层的倾落高度要低于 1.5m。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必须限制在 5h 之内,最后确保两次浇筑时间之间的间隔小于 1.5h,以防出现冷缝等质量问题,实施浇筑过程中,确保振捣的时间长短,表面不再有浮浆、气泡和不在下沉的时候为止。最好振捣器的插孔呈梅花形状,保证移位距离小于 0.4m;向建筑施工梁板浇筑混凝土的时候,首先从梁柱的节点处开始浇筑,确保各个部位振捣的紧密性。具体的浇筑过程中,遵循先高后低的原则,即先高标号后低标号为止。

结束语

混凝土浇筑施工已成为混凝土施工中的主要部分,因此,在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混凝土浇筑施工。因此,这就需要在混凝土施工中,控制好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并且要切实掌握好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结合工程实际采用针对性的混凝土浇筑方案,满足振捣要求,全方位、多视角的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进而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狄进祥;王全福;苏雪峰.浅析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及其提高措施[J].山西建筑.2009(01)

[2]. 杜莹.浅谈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2011(02)

[3]. 李龙泉;尚真宇;宓永宁.混凝土外加剂对混凝土的影响[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9(03)

[4]. 张淑燕.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现代农业.2010(03)

上一篇:探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下一篇:探析混凝土桥梁检测与加固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