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达君 中医确能立竿见影

时间:2022-10-14 05:35:54

周达君 中医确能立竿见影

针与灸是有区别的。针是调动人体本身的免疫力,调动人体的自愈能力,相对人体的损伤是小的。针有一个手法是平补平泻,调动人体自身的修复。而灸一般是温热性的,带火,带有强制性。

周达君的诊室位于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分院四楼的传统疗法区,隔壁是药熏治疗,他的针灸治疗偏于一隅,记者两次前往,总是患者盈门,周或慢条斯理问症,或有条不紊地扎针。三十年的从医经历让周练就一种淡定的气质。

周大夫是方氏针法传人,所传头皮针在业界是“声名正,声名累”,有段时间大家都在争发名权,而发明人正是周的外公方云鹏。

周达君的师叔去世时告诫他,人生要得意,不要得志,把病看好,心情好就行了。

采访安排在他家。他妻子调侃说,周是个顾工作多过顾家的人,曾对她说“别指望我来养你喔”。周经常写书到半夜。

对针灸,我不甚了了,唯将所听记录于下,供参考。为何中医越来越难学

周达君的外公方云鹏(1909~1990)是方氏针法开创者,包括头皮针、手象针、脚象针、体环针。1948年,40多岁的方云鹏由西医探人中华针灸宝库,“采诸家之精华,师古而不泥于古”,成就一代中西结合的方氏针法。

该法中西结合,以传统经络学为基础,以胚胎发育学为指导,利用充分临床试验始成。后经子方本正传至海内外,周达君则为国内嫡传。

据周达君介绍,近代医学是西医东渐,一个是德日系,一个是英美系,而德日系以严谨著称。

他外公方云鹏早期西医实证的训练,为日后发明方氏针法奠定了实操基础。针灸方面,中医靠理念,西医则讲实证。1953年,方云鹏还办了全国最早的针灸学习班。

周达君在高中时就开始跟外公学针灸,跟他出夜诊。那是80年代。周中医院毕业后,发现学校所学中医无用,又找了一个老中医从头学起。现在的中医学院都被异化了,是按西医的方式教学。周的舅舅方本正教那位老中医儿子针灸,老中医则教周达君中医,周称其为“易子而教”。

关于中西医之分,有一种分法分为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周更倾向于自然疗法与现代医学之分。自然疗法的中医靠调动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中西医各有所长,有些感染性疾病,例如霍乱,西医一输液就没事了,而中医则爱莫能助。

方氏针法从西医介入中医,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既有西医的实证,又有中医的理念。传统中医理念更接近生命的本质。周大夫认为,学中医一定要学《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打基础的,好比是一座大楼的钢筋混凝土框架,你在外面搭什么材料,顺势而变、顺时而变。比如,你可以用电脑计算出“子午流注”,这个中医中最神秘的部分。困难的是,从教育经历上讲,我们都是西方科技的门生,很难领悟老祖宗的理念。

周比喻说,《黄帝内经》好比《相对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起初只是理念,大量实证则是经后人不断证明的。

记者斗胆提问:“未来某一天,中国人要到海外去学中医吗?”周的回答是:“很有可能!”联想到传统手工艺都已漂到海外尤其是日韩,联想到白领们从韩剧中学养生,这种“出口转内销”是否会在中医上重演?

中医传承的难点在于,我们不再能用古人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了。国学热发生在文化断根之后,算是亡羊补牢吧。

一针二砭三灸四汤药

“一针二砭三灸四汤药”,汤药排最后,但用得最多。针灸真有奇效吗?

周大夫介绍说,从历史原因来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认为针灸能刺伤人的身体,发展到清朝到了顶点,认为它损伤气血,太医院就首先去掉了针灸。上有所行,下必有所好。到了民国初又恢复了,因为看到西医连刀子都敢动。

方氏针法属于新针灸体系,旧体系以十二经络为主,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其他很多穴位,例如气穴等。

针与灸是有区别的。针是调动人体本身的免疫力,调动人体的自愈能力,相对人体的损伤是小的。针有一个手法是平补平泻,调动人体自身的修复。而灸一般是温热性的,带火,带有强制性,不管是艾灸还是天灸。

针灸达不到强补强泻的作用,而汤药就行,什么样的针灸能起到30克大黄的泻劲?所以汤药反而危险性更大些。当然,从现实原因来讲,吃药很方便。

一般病人会觉得对药没恐惧,反而怕扎针。其实针灸相对安全,关键在会扎,但也有针灸失误的,造成事故的也有,比如时期,因为违反了客观规律。

针灸和汤药缺一不可,是中医的两条腿。小病以药为主,中等的以针灸和药并下,重病以药为主,针为辅。

周大夫称,通常除中药外,不会给患者配西药。但并不是忌讳开西药,作为治病,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最好的治疗方法,最有利于病人,所有的方法都可用。

周达君所学中医是黄元御的老底子,核心理念就是气血阴阳,气血升降。周揭示说,其实很多老中医到最后用一、二个方子,就能治疗20。多种病,所谓以不变应万变,在这基础上去变化,这个变化是无穷尽的,是典型的太极,阴阳的变化。

医道与医治,哪个更重要

针对很多人把中医当成国学来讲的现象,周大夫坚持认为,首先要能治病,这是任何医学的基础。中医不治病,则道之不存了。

传统文化都应同理:文化一定是被当代人所用,才有生命力。中医是先能治病,才能传承。其他传统文化亦然。

周对中医的传承有很大忧虑,关键是如何按古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事物,确立中医式的认知方式,所以要深读《黄帝内经》和《易经》,毕竟我们是受西方科学思维方式熏陶成长起来的。中西医结合,可不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去指导中医。

中医为养,西医为治。这是通常的误解。周讲了一件小事:一次某位领导喉咙肿痛,半小时后要去赴晚宴,周要求给一分钟,然后在患者耳穴扎针放血,炎症即消,那位领导欣然赴宴。哪种西药有这种效果?所以,中医也能立竿见影。

看病时,患者一定要深信大夫吗?

周大夫解释,信任关系建立需要时间,现在的诊疗速度,根本没时间与病患进行深入沟通。作为一名医生,首先就是解决患者的痛苦,能否为患者作出一个客观的评估;第二,你能不能对疾病的发展和预后作出一个有效的判断。有了这两条,建立信任关系不难。

假如遇到患者不听医生的,医学上讲叫“顺应性比较差”,比如情绪,病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那肯定会影响到疗效。

记者在网上查到一段周大夫的患者留言。梁女士:2006年7日底,腰疼得直不起来,有气无力地问,能给我先看吗?周医生:好!请坐下……梁女士:我真没想到你这么年轻医术就这么高明,真令人佩服,你长得这么高大威武,且是这样的可亲、腼腆,来这里看病没有压力,心情格外好,谢谢!

有这种感觉的还有中风的张女士、四肢麻木的陈大伯、颈椎腰椎疼痛的陈女士、面瘫的韶关婆婆等,有的说:不知为什么在家里总有一股无名“火”,心里难受,就想发脾气,可是一到周医生这里心情就觉得轻松多了,没有“火”可发了。

的确如此。来找周医生看病的人大家之间很友善,不论是病友还是医生都是自己的好朋友,大家一见面就如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这样的氛围您还能发“火”吗?

记者还在一篇关于美国医疗的报道中看到,真正的医治除医师外,还应配心理师、营养师、社会工作者甚至牧师。中国病友不敢奢望,但求遇到个好大夫吧。

上一篇:周景良 人能笃实 自有光辉 下一篇:眼保健操VS激光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