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体验式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时间:2022-10-14 04:20:57

初中化学体验式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体验式教学是对因材施教课改理念的一种诠释.学生在初中化学课堂上进行体验式学习,会结合自身的兴趣特点以及认知习惯,积极主动地在自己所感兴趣的部分投入精力,而这有助于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提升以及相应特长的发展,由此学生将逐步形成适合自身的化学探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此外,学生通过主动而深刻的体验,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将不再浮于表面,而将主动结合自身的感性体验把相关认识提升到更高层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分析能力将获得长足的进步.

一、必要性分析

1.体验式教学将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

化学源于人们对生活生产中有关现象的分析和提炼,进而形成较为抽象的理论体系.对初中生而言,他们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阶段,他们抽象思维方面的有关能力还不够发达,因此在传统化学教学模式下,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特别是逻辑性强、理解难度大的原理和规律,他们往往会通过死记硬背和反复训练来进行掌握和巩固,这样的学习方法不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内化,更无助于他们探究能力的提升以及化学思维的发展.

教师要在初中化学课堂进行体验式教学,需要立足于化学学科的特点,从教学内容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创设化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科学探究,从而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引领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化学学习之中,切实感悟其中的化学原理,感受科学精神的洗礼,实现化学方法的沉淀.

2.体验式教学将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以往的化学课堂强调学生的识记和模仿,因此也就忽视了学生的个体体验,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体验式教学则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感悟化学情境的内在特点,进而对此形成个性化的体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以科学探究的思维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最直接、最本质的化学认识.这样的过程将有助于学生发展实践能力,并能在实践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初中化学课堂中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以自身独特的方式来思考和认识化学情境,并最终结合体验来形成属于自己的意义建构,以实现相应的教学目的.结合初中化学教学特点,笔者认为将体验式教学融入初中化学课堂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直觉体验法

初中化学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置化学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并且多角度地设计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刺激,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个性体验,进而对化学情境形成深刻的认识,这就是所谓的“直觉体验法”.该方法经常被用于化学概念的教学,即教师创设鲜活的情境,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素材,让学生在感受和体验中,对信息进行分析和提炼,从而形成化学概念.

例如,我们在课堂教学之前应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预习材料,如图1所示,让学生在阅读材料与完成课前任务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这实际上就是丰富学生的体验素材.

2.活动体验法

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灵活设计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来获取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深刻的化学认识,这就是所谓的“活动体验法”.

例如,可以采用课本剧表演的方式,让学生扮演科学家的角色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体验科学家探索化学规律的过程,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将切身体验化学学家科研探索的心路历程,从而深刻感悟其中所蕴含的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这样的过程让原本枯燥平淡的原理课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学生的体验也将让他们的认知更加深刻,他们的思维品质也会得到充分的提升.

3.探究操作法

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并提供合适的器材,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在实验体验中研究现象,总结规律,这就是所谓的“探究操作法”.

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由此激发探究欲望,当然,演示实验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这样切实提高学生的体验度,驱动问题的生成,仍以“常见的酸和碱”教学为例,这节课的演示实验就可以在让学生向装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吹气,引发其变成红色后,引导学生分析水和呼入的二氧化碳产生反应,生成了碳酸,进而将问题“石蕊溶液在何种物质的作用下变成红色?”“除了碳酸之外,食醋、石灰水、盐酸等又会使其发生怎样变化呢”交给学生进行小组实验探究.此外,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时,要有意识地增加问题的开放性,以此拓展学生思维广度和探究深度,让学生获取更加深刻而真实的探究体验.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积极进行同学间的协作和讨论,为学生增加团队合作的体验,由此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4.师生置换法

教师在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学习时,让每一个小组围绕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和探究,并从中形成有效而合理的“教案”,在与面向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和展示时,则由一个代表扮演教师的角色,进行授课,从而帮助其他同学形成认知,这就是所谓的“师生置换法”.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全方位地体验讲演和互动,满足学生展示自我的愿望,同时也能让他们在“讲课”过程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而且学生也会把讲课的责任心迁移到学习探究之中,从而在教案的组织过程中,认真分析相应问题中的每一个细节,力求让自己的表现更加完美,这一打磨教案的过程也正是学生提升自我认知的过程.

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一节课往往需要融合多种策略来进行教学,由此让学生感受多样化的体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力,在帮助学生构建认知、提升能力的过程中,唤醒学生探索与创新的快乐,帮助学生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上一篇:ABBACS800系列变频器在桥式起重机中的应用及相... 下一篇:250kVA箱式变电站主变室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