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金融的无限可能

时间:2022-10-14 03:32:28

汽车金融的无限可能

10月26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会长王侠出席由《汽车商业评论》联合上海汽车金融港、平安银行和建元资本联合主办的2015安亭国际汽车金融论坛,发表了汽车金融对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演讲。

他说,近几年来,中国的汽车产业基本面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转型升级成为汽车产业的必由之路。有变化才会有机会,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着剧变,汽车金融也迎来了重大的战略机遇期。

今年汽车市场没有看到往年那种金九银十的热销场面,这说明中国市场的低增长已经确确实实成为汽车行业的新常态。

令人高兴的是,整个汽车产业界并没有在这种新常态下平庸起来,沉沦下去,而是掀起了一场转型升级创新求变的历史新潮。

今天我们在这里相聚,共同探讨“融合与共生――中国汽车金融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这股热潮增添了一朵亮丽的浪花。

近几年来,中国的汽车产业基本面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转型升级成为汽车产业的必由之路,而以移动互联为代表的新思维、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植入,给我们传统的产业升级提供了技术可能。

加强技术上的提升,特别是关键零部件与核心技术的突破,加快产业整合和结构调整,形成从制造到创造的升级,从生产基地到产地基地的升级,从资产经营向资本经营的升级,从经营产品到经营品牌的升级、从经营国内市场到经营全球市场的升级,这已经成为我们行业的共识。

有变化才会有机会,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着剧变,汽车金融也迎来了重大的战略机遇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能过剩带来激烈竞争,导致传统企业兼并重组密集发生,而来自互联网阵容的新进入者和传统企业之间的融合也在全方位展开,资本整合大计没有汽车金融很难展开。

二、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带来技术上的全面变革和升级,为汽车金融提供了与高新技术亲密接触的机会。

中国制造2025这个国家战略为汽车高端制造指明了方向,也为汽车金融提供了扎根实体经济的良机,一线城市的饱和和很多城市限制汽车销售措施,迫使消费汽车的主战场向中小城市以及农村转移,社会环境和消费观念这种变化使得我们的汽车消费向年轻化转移。

而汽车消费金融和汽车租赁服务可以有效降低用车门槛,促进汽车市场的平稳过渡。网上购车、上门服务、汽车分享等互联网概念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汽车后市场的商业模式和生态体系。

新旧体系如何融合、优胜劣汰?金融资本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意想不到的助推作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鼓励我们的传统产业积极地与国际产能结合,给中国汽车产业走出去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如何为企业在海外铺路搭桥成为汽车金融国际化的新课题。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与汽车领域的技术创造、新模式创新相互叠加,为汽车金融产品创新和市场开拓提供了深厚的沃土。

“互联网+”给汽车金融本身带来了变革和创新的无限可能性,蚂蚁金融、众筹等全新的模式正在颠覆着传统金融理念,增强了金融为汽车企业服务的能力。

当然,机会肯定伴随着风险。

一方面中国在互联网技术上诞生了汽车电商等商业模式,其发展速度之快、影响速度之广已经走在了欧美日韩前面。走在前面就意味着可借鉴的东西越来越少,风险大了,交学费的概念也就更高了。

另一方面,汽车产业的制造业这种属性决定了该领域的投资一般都是长线项目,很难短期得到回报,更不会一夜暴富,所以汽车金融投资一定要摒弃投机心理,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总之,在传统产业与新技术产业进行深入融合和重构的过程中,汽车金融既是这个过程的巨大的推动力量,又会从中获得丰厚的汇报。

只要我们投资方向和重点与汽车转型升级的需求合拍,与汽车社会建设的难点合拍,与消费者的痛点合拍,与创业者的愿望合拍,汽车金融定会迎来美好的前途,就像我们身边的东海波涛浩淼,魅力无穷。

上一篇:流通业需要提升的是什么 下一篇: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