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远视内斜合并弱视手术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14 03:23:05

儿童远视内斜合并弱视手术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和比较儿童远视内斜合并弱视手术配合非手术治疗以及仅采用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12岁远视内斜合并弱视患者30例(44只眼)随机分为15例(23只眼)观察组和15例(21只眼)对照组,观察组首先采用手术对斜视进行矫正然后采取非手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非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愈率,观察组34.8%显著高于对照组14.3%,具有统计学差异(P

【关键词】儿童;远视内斜合并弱视;手术疗效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operation in children with Hyperopia Amblyopia in inclined combined with the non operation treatment and only use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non operation treatment.Methods:3-12 years old in oblique amblyopia hyperopia and 30 patients (44 ey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15 cases (23 eyes)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15 cases (21 eyes) in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by operation of strabismus correction and then take the non operation treatment,while the control group only received non operation treatment,treatment effect comparison the two group.Results:The cure rate in patients of the two groups,the observation group 34.8%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was 14.3%,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key words 】Children;with amblyopia hyperopia internal oblique;Operation Curative effect

【中图分类号】R7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078-02

儿童远视内斜合并弱视在治疗时非常复杂,早期手术治疗斜视是非常重要的,儿童在10岁以后治疗远视内斜合并弱视成功率较低[1]。斜视采用早期手术治疗,能够使患儿构建完整的立体视觉,首先矫正斜视再对远视和弱视进行治疗,会显著提高远视内斜合并弱视的治愈率。我院对远视内斜合并弱视患者分别采用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对其疗效进行对比,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远视内斜合并弱视患者30例(44只眼),将患者随机分为15例(23只眼)观察组和15例(21只眼)对照组,年龄最大值为12岁,最小值为3岁,其中19例男性,11例女性。

1.2 治疗方法

(1)对照组采用非手术治疗,全部患者采用1%含量的阿托品眼药水对眼部进行滴注,2次/d,治疗持续7d;7d后进行验光和检影。采用验光配镜、遮盖健眼、采用红蓝光闪烁治疗仪以及中医穴位按摩等进行治疗。治疗时间持续3-5年。(2)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3-8岁患者采取全麻配合局麻;9-12岁患者采取局麻。将2%含量盐酸利多卡因注射进结膜,鼻上方距角膜缘5mm处做长约3mm结膜切口,将球结膜及筋膜组织进行分离,斜视钩钩起内直肌暴露出来,分离直肌两侧的组织后将其剪开,然后将直肌后徙同巩膜进行缝合,依据患者斜视度数以及直肌发育程度确定手术后徙量,内直肌后徙距离为5-8mm,通常情况下后徙+外直肌缩短1mm矫正度数为5°。在第2条直肌进行后徙时,首先将缝线打一个活结,然后确定斜视是否被矫正,如果处于正位时将活结部位进行结扎,如果没有完全矫正时,先打开活结放松缝线让其处于正位后再进行打结,然后对结膜进行连续缝合,对双眼进行包扎,每天进行一次换药,3d后将其打开,7d后将结膜缝线拆除,术后非手术治疗操作同对照组相同。

1.3 疗效判断标准:经过矫正,患者视力在0.9以上,3年连续随访,视力保持正常为治愈标准;患者视力提高2行以上为治疗进步标准;患者视力出现退化,或视力仅提高1行,说明治疗无效。

1.4数据处理: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组间比较结果,P

2结果

3讨论

斜视是常见的儿童眼科疾病,患者发病率一般为1%-3%,临床中远视内斜患儿的治愈率比较高,但是远视内斜合并弱视患儿的治愈率非常低。儿童1-8岁时期是视力发育的最佳阶段,是双眼立体视觉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早期对斜视进行矫正时非常重要的,其能够使双眼构建完整的立体视觉,及时对屈光不正进行矫正,能够使视网膜获得清晰的影像[2]。斜视会对弱视的治疗造成影响,还会影像到立体视觉建立,尽早开展手术治疗,既能够恢复外观,而且能够使患者取得新的立体视觉。

本次研究证明:远视内斜合并弱视患者早期采取手术治疗斜视,手术后戴眼镜配合弱视治疗仪持续治疗3-5年,患者的视力会出现显著提高,每年提高视力范围在0.1-0.2。由于3-12岁是儿童眼球的发育时期,每年的视力都会出现变化,因此每隔半年就要进行一次验光。当儿童处于全麻时,部分儿童瞳孔会出现扩散,影响到手术操作,所以术前要确定瞳孔中央和角膜中央保持一致[3]。

对内斜进行矫正时,手术过程中最后一条直肌的后徙量非常重要,调节此条肌肉能够防止欠矫或过矫。当缝线穿过巩膜浅层时,首先打活结,然后对眼位进行观察,如果过矫时将缝线收紧,如果欠矫将缝线放松,这样就可以使矫正更加准确。手术后,患儿要长期佩戴眼镜进行矫正,当视力恢复到1.0后还要持续佩戴2-3年。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远视内斜合并弱视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后配合非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显著高于仅采用非手术治疗,具有显著差异。

综上,采用手术治疗远视内斜合并弱视患者,要及早进行,并坚持矫正,能够取得显著效果,值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韦严,亢晓丽,赵堪兴.间歇性外斜视的研究进展[J].中华眼科杂志,2011,47(11):1043-1048.

[2]冯长顺,汤黎明.儿童不同斜视类型手术探讨[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8,26(7):705-706.

[3]王杰,董红.大龄儿童及青少年弱视的治疗[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8,26(8):840-842.

上一篇:提高血液检验的分析控制质量的方法 下一篇:患肺炎的新生儿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