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思考能力

时间:2022-10-14 03:09:23

试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思考能力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具有重要意义。从合理安排程序,优化设计梯度;重视提问问题的明确性、启发性和创新性;挖掘文章内涵,确定探究内容等方面研究语文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思考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训练;思考能力;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1;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8-0045-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稳步推进,语文阅读教学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模式上,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在语文阅读课堂上,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有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学生思考能力的发展。要想在学习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主动出击,方能显出成效。

一、合理安排程序,优化设计梯度

一般而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无论是哪一篇文章,都有一个核心的问题,也就是所谓的“主问题”。在课文讲解过程中,“主问题”发挥着一定的牵引和控制作用,而且这种问题一般是以集群的形式出现,能够推动教学进程。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授课的时候,面对“主问题”,需要处理好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时让问题能够实现层层递进,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例如,在给学生讲文言文《曹刿论战》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思考能力有所提升,授课时是以“论”为切入点:一是战前论,让学生找出可以战胜的原因,并且进行分析;二是战后论,让学生讨论分析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当解决好这个问题,又让学生从文章的人物描写、选材的详略或对比映衬手法中任选一方面进行品析,分析作者如何用简练的语言表现文章的主题,这种手法在今后写作中如何进一步学习等。通过细节探讨,一步一步思考,最后师生共同探讨《曹刿论战》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同样,教学《藤野先生》时,可以给学生设计两个层次的问题:先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藤野先生的品质特点,这是一个细节问题,学生回答完后,又问学生鲁迅先生与藤野先生之间发生的诸多事情中为何偏偏选中这四件事情呢?这样,学生由学会概括到学会从宏观角度思考,学习能力不断提升。

二、重视提问的明确性、启发性和创新性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问题的提出。现代心理学认为,在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中,问题犹如一口井,它基本上决定了思维源泉的喷出质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就是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阅读授课中,教师提出问题的质量直接关系学生思考能力的发展。一个好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动脑思考,提出不同的见解,由此实现思维火花的碰撞,相反,一个不好的问题则让学生丧失思考的积极性。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问题的提出,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必须重视问题的明确性、启发性和创新性。例如,在给学生讲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的时候,先让学生用词语描述一下春风吹过的感觉。学生回答很丰富,多用“温暖、安详、幸福”等词语来形容。教师则进一步引导学生将问题往深处思考:“你觉得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还像什么?”这个问题对于初中生来讲比较难,但是教师没有放弃,不断地开导学生,让学生联想一些美好的生活场景和感觉。最后,让学生用比喻的手法,模仿课文来赞美春天。当然,在引导过程中,会提及我国古代文人如王安石、贺知章、朱熹等人描写春天的诗句,目的是让学生仿佛能够沉浸在阳光明媚的大好春光中,促使学生对春天的认识由感性走向理性,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三、挖掘文章内涵,确定探究内容

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其实是一个探究性的过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问题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选择的内容不能过难或者是很容易。过难,学生不能很好地接受或者消化,而且短短的四十五分钟课堂时间也不允许;过于简单的探究,会让学生感觉比较容易或者是很轻松,会在无形中缺乏一种成就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不可能对思维分析能力进行很好的训练。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要求教师针对学生阅读文本的疑难来设计探究问题,既要整合其他材料,又要补充相关的背景知识,采取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办法,密切联系与生活相关的内容,以此为突破口。例如,鉴赏《皇帝的新装》的时候,先给学生讲述安徒生所生活的年代以及那个年代的社会基本情况与社会变迁,然后在进行课文阅读的时候,让学生思考皇帝游行前后的心理以及民众看到皇帝赤身的时候内心是一种怎样的感觉,让学生结合安徒生所生活的年表自己的看法。这种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探索,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结束语

语文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优秀的文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在认识上得到升华,在思考能力上实现提升。故此,在授课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合理安排程序,优化设计梯度,重视提问的明确性、启发性和创新性,挖掘文章内涵,确定探究内容,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分析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谭爵芳.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基础教育研究,2009(05).

[2]杨秀敏.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浅探[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

[3]胡玮玮,李继峰.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05).

上一篇:农村初中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三环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