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理化教学中的实验探究亮点

时间:2022-10-14 12:44:45

初中理化教学中的实验探究亮点

2013年暑期参加潍坊市初中物理化学骨干教师培训时,高密市任献和主任提出物理化学课其实就是实验课,得到了王亚健主任等专家的认同,由此可见实验在物理课中的重要性。但在当前仍然有很多教师忽视了实验教学,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老师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做实验浪费时间,不如讲实验省事。

2.学校没有专门的实验仪器管理员,老师嫌准备麻烦不愿做实验。

3.老师想做实验,但实验室器材陈旧或数量不够,不够做分组实验。

4.实验探究需要的时间长,课时紧,完不成教学任务。

针对以上原因,除了学校在管理上完善之外,现结合我在教学中的教学经验,谈一谈自己在实验教学中的实验探究亮点。

亮点一,依据新课标,解决探究实验中探究过程和探究时间的矛盾。

今年暑假集中培训2011年版初中物理化学课程标准,其中对实验探究的要求依然很高,它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和科学内容具有相同的地位和作用。科学探究具有从提出问题到交流合作七个要素,探究过程非常丰富。学生如果自主完成所有七个要素的探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同时课堂时间是有限的,除了科学探究活动外,我们还有其他的教学任务要完成,所以就会构成丰富的探究过程和有限的探究时间之间的矛盾。

通过学习新课标我们发现,实验中七个探究要素不一定面面俱到,属于本实验侧重的科学探究要素,老师要舍得花费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进行,少加指导;而不是本实验侧重的要素,可以通过老师的指导,使探究过程很快进行下去。课堂内的科学探究,通过“不同的实验侧重培养不同能力”的办法,来实现各种探究能力的全面发展,这样就能很好地解决实验课上时间不够的问题。比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侧重“分析和论证”,磁生电实验中侧重于“提出问题”和“收集证据”。

亮点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精心设计学案,提高实验探究的效率。

初中生虽然比小学生的思维逻辑化、抽象化,但鉴于物理学科的特殊性,如果一节课把实验全部放手给学生,学生不容易掌握。我经过摸索创立了模块教学法。将实验内容细化成几个模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采用先分后合、先简后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策略,通过模块来学习实验,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并调整教学过程。

要精心设计实验学案,积极创造实验条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活跃学生的思维。实验学案的设计区别于一般的学案,无法从知识点细化,只能从实验内容、实验环节上入手,以问题任务的形式进行划分。比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在学案中设计这样的问题:

1.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为什么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

2.如何验证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

3.为什么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验证什么?能不能用其他物品代替蜡烛?

4.实验中选用刻度尺的目的是什么?

这样设计学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率。

亮点三,自制实验器材,用身边的物品改进实验。

利用日常物品做实验,不但具有简便、直观等优点,而且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构思和制作教具过程中体现了师生的创造潜能,消除了探究在学生中的神秘感,更能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物理是有用的、有趣的。比如在探究光沿直线传播时,可以把面粉或墨水滴入水中,也可以用蚊香收集烟雾进行实验。在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时,可以用铁架台固定弹簧测力计,用升降台改变圆柱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使测量数据更准确。在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可以用信纸的格数代替刻度尺,节约资源,节省时间。在学习液体压强时,可以用红豆类比水,演示液体的流动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在探究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时,可以把乒乓球下用细线系上石块,放入水中,当把容器倾斜后发现细线仍然在竖直方向,从而证明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的眼睛,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亮点四,进行小组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验教学离不开小组合作,很多老师只是追求热闹、追求形式,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认为首先要进行小组文化建设,小组设计自己的组名、组训、组徽,培养团队精神。比如我们班3组的组名为启航号,组训为“不求最好,只为更好”。老师根据学习基础确定小组中A、B、C层次的学生,分工合作,以加分奖励的形式调动积极性。

通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学生有了很大进步。有一次我要到教育局开紧急会议,没时间调课,只好让学生上自习,可学生却给了我意外的惊喜。学生自己按照上节课的要求自己上讲台演示实验解决问题,自己演示自己讲解,真正自己主动学习,主动解决问题,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很喜欢现在的课堂比以前有了进步,很喜欢现在的学生比以前有了活力,很喜欢现在的自己比以前有了激情。

新课程标准需要教师转变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实验中体现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各种途径让学生重新体验感悟物理规律的生成、发展,真正做到成为学习的主人。

上一篇: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下一篇:浅谈家园合作开展学前幼儿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