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六个步骤

时间:2022-10-13 02:43:07

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六个步骤

“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效能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发展最大化的课堂教学活动。这一活动基本标准是教学设计精当,讲课精炼有效,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分层教学落实到位,师生关系融洽,教学目标充分达成。然而,根据学生学习阶段的不同,老师授课内容的差异,“高效课堂”建设思路应有所不同。那么,如何在不同课程中有效地进行“高效课堂”建设,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学教师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

数学是一种语言,是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运用数学的能力是未来公民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在中学,尤其是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设计并实施“高效课堂”,对于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素与扎实的数学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有效教学活动的实施是构造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的关键

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课堂效率要在组织教学活动上下功夫,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才是最佳的教学组织。结合初中数学教学的特点,笔者认为有效教学活动的设计应该存在以几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创设情境,调动学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优秀的课,必须重视导引的设计。导引设计必须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探究兴趣,同时符合学科的特点及教材自身的性质。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所以,我们每节课的导引都精心设计,情境创设要贴近实际生活。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到数学生活化,学以致用,这样学生学习数学时就会倍感亲切,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会迅速高涨,学习气氛也自然轻松、活跃。

(二)第二阶段:相信学生,先学后教

刚开始使用“先学后教”模式时,老师们很不放心总怕学生看不懂、学不会,所以学生自学后,我们总会不自觉的再讲一遍,越俎代庖,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能动性就更加难以调动了,课堂效率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更加拖拉低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集体备课上我们共同讨论疑惑,集思广益。于是大家决定大胆尝试,我们相信只要过程不错,结果就不会错。相信学生,先学后教。我们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合自己的变动,出示学习目标后,教师会帮助学生解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指导学生阅读自学任务,这样做使我们的学生渐渐的学会了把握每节课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并能带着问题和任务去学习、去探究,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学生们在自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和培养了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当学生真的需要解惑时,我们老师才真正完成从课堂的主宰者到课堂的引导者、帮助者的转变。

(三)第三阶段: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有所获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是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能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在合作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从而更快地解决问题。我们根据各班情况将不同学习发展类型的学生组合形成异质学习小组,在各个异质小组中,由小组长负责组织。教学中需要探究和讨论时,则以小组内部学生的讨论为主要学习方式,每个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组织和讨论,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努力训练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技能,训练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条理性,能够取得很好的课堂效果。这是一种以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为指向的教学方法,其目的是把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运用的过程。小组长带领本组成员展开讨论时,教师要融入其中,可以巡视各小组的表现情况,也可以深入到一个小组参与讨论,要鼓励每一个同学都发言,要允许有些同学的看法有所偏差。不要让有的小组在非关键问题上纠缠,对讨论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对于各小组的观点、认识,教师不要立即给予评价,先让学生自己进行交流辩论,直到学生不能确定时,教师才给予指导帮助。对于交流中表现突出的小组,要及时公正、客观地给予评价,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小组合作学习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尤其在习题讲评课上采用这样的形式,效果更佳。

(四)第四阶段:当堂达标,巩固教学成果

“当堂达标”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巩固练习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它起着巩固、反馈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达标习题的设计,避免机械、重复、单调。习题应该有目标,有重点,有梯度。设计目的要明确,题目服务于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相关,数量适当,难易适度,有变化性,多样性,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完成练习。“当堂达标”的及时反馈是高效课堂必须要考虑的一个策略,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完全可以对学生进行当堂的面批面改,反馈当堂化能够迅速检测效果,学生通过反馈的作用又可及时看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及时纠正并激发上进心。教师也可以据此调整教学节奏,及时进行矫正教学等。

(五)第五阶段:优化课后练习,达到“减负、提质”

高效课堂的现实着眼点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生课业负担的主要因素之一既是作业量的问题,在作业布置上可遵循以下原则:

(1)课后练习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设计的练习既要有利于学生对本节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又要有利于学生理清知识点间的联系和区别,更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2)课后练习要有“层”。学生因个体的不同总存在着接受能力、思维空间等方面的差异。因此,练习的设计要依据学生的特点创设一定的“层次”,能够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学优生“吃得好”。

(3)课后练习要有“时”。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中确实存在着遗忘。因此,练习要把握“时机”。教师应抢在知识遗忘前,组织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练习。

(六)第六阶段,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一个教师,无论是青年、中年还是老年,如果他(她)的教学水平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与提升,那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没有养成一个好的习惯,那就是教学反思。笔者所在备课组要求教师每节课后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回忆讲的内容、学生的听课情况,从中找出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然后记录在教学设计下面,作为课后总结的基础材料,以备在以后的教学改进提高。集体备课时,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反思介绍各自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大家从学生普遍性的问题,找出上课过程中的不足,共同总结出规律性,探讨解决的方法,给以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借鉴,避免重复性错误的发生。

总之,结合初中数学教学特点,通过合理有效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构建“高效课堂”,真正做到“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不仅符合新课改对于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对于教师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均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上一篇:怎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激励的手段 下一篇:氧化铝厂水环境影响及对策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