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

时间:2022-10-13 12:49:27

浅谈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

摘要:教师职业素质和专业化发展是制约我国农村中学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特别在当前教育形势背景下,增强农村教师的职业素质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275-02

教师是振兴教育事业的根本。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新的教育形势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一名农村教师要注重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和专业本领,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完善自身基本素质,以适应当前教育形势下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但是,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学校,教师的基本素质和专业化发展情况却不容乐观,教育教学质量也不尽人意。新课程改革在给教师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对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化成长,寻找一条具有农村特色的教师专业成长道路迫在眉睫。那么在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学怎样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调查分析,有的放矢

重点围绕我校教师的专业化现状及广大教师对专业化成长培养的需求,以及其他学校教师专业化成长培养的成功案例及剖析;进行座谈、专访、测试,采取切实有效的调控督察措施,确保调查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实效性;写出分析调查报告,力求使报告所揭示的现状既全面又突出主流倾向,成因分析透彻明晰,对策建议切实可行。

2.宏观规划,明确目标

根据调查的具体情况,把教师专业化发展,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学校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可以分成各阶段,每阶段的成长应该有明确的目标。例如在制订学校发展规划中,把教师的发展计划列入学校的整体规划中,对青年教师提出三年出成绩,六年成骨干,十年出名师的三级发展目标。一级目标为前三年以"一帮一"为主要形式,以课堂为主渠道,扎实练好教育教学基本功。二级目标为后三年在学科教学中开展教改教研,在实践中提高,逐步成为骨干教师。三级目标为潜心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力争有所建树。这样通过目标管理、氛围建设、成才机制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教师个人的才能及内在活力得以充分发挥,成为推动学校持续发展原动力。

另外,要求每位教师结合自己年龄特征、身体状况、专业特点和发展愿景,具体制定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做好教师专业规划是实现教师专业化的关键环节。使每位教师学会自我规划,自我设计。

3.树立意识 更新理念

强烈的专业意识和专业追求,会使一个教师在每一个专业成长的环节上孜孜以求,精雕细刻,精益求精。因此首先要引导教师要尽快树立专业意识,排除杂念,正视现实,立志终身从事并献身于教师这个职业,收住骚动的心并沉下心来,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日复一日的平常、平淡、平凡的工作中去,就会从生活的喧嚣和浮躁中解脱出来,获得心灵的宁静和充实。

4.立足课堂,提升质量

对教师而言,每天都在实施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他们教学、生活的主要部分,他们最熟悉、最了解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是简便、捷径的途径。所以,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前认真进行教学设计,课后及时反思和总结。具体采取以下策略: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学案例,与教学同伴进行结对观察。同时,要根据发现的问题,确定研究问题或研究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转写教育论文或体会。教师的主要工作场所是在课堂,课堂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得到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平台。因此要立足课堂,在"三五X"教学策略的指引下,在实践与反思中关注自身的专业化成长。使每位教师学会研究,积累成果,体验成功。

5.典型引路,示范带动

5.1是领导班子成员,要当好一名好公仆,要成为一名好教师,要成为更新教育观念的先行者,身先士卒,努力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模范。

5.2是每一门学科确立1至2名带头人,努力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示范。学科内密切协作,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把本学科教改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凝成课题,及时组织课题协作研究。

5.3是积极倡导行动研究,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要求人人有课题,个个参与研究。

6.层层联动,强化培训

为切实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特实行"校级--教研组--教师"层层联动的三级培训网络。

校级培训活动。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主题培训(包括专家来校作讲座或县级学科带头人来校指导等)。每学期组织一次面向镇或片的公开课活动和教学研究活动。

教研组培训活动。每周至少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每两周至少一次专题教研活动。专题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活动以简报形式上报教导处并装订成册。

教师个人自主培训活动。每日至少一小时读书活动。每周至少一篇心得体会(包括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公开课,撰写一篇较高质量的教改论文。

三个层面的培训做到定期、定址、定人、定内容,并有相应的计划表、过程记录和活动总结。培训形式采用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参与式培训与讲座式培训相结合,假期培训与学期中培训相结合,校本培训与外出学习相结合。

7.健章立制,保障发展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是解决教师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一所学校如果动力机制不完善,教师就会觉得没有奔头,没有发展的机会,从而严重影响其教育教学的积极性,所谓教师专业化发展便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学校要健全机制,给教师提供发展保障。

7.1学校对教师的管理要有相应的制度,从德、能、勤、绩等方面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并将量化考核纳入教师档案,作为评先树优奖励的重要依据。

7.2每学期组织学生对教师进行民主评议,对评议中反映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时向老师反馈,并有目的地加以指导与帮教,促进教师不断成长。

7.3学校要用人唯贤,在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不讲背景,不讲地域,只讲德才兼备,为每位教师提供公平的发展平台,把优秀青年教师安排到毕业班去大显身手,或提拔为学科组长、中层行政干部。这样既能留住人才,也能促进教师自我发展。

8.健全档案 体验成功

实施成长记录袋评价是促进教师专业得到持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主要渠道,可以使每位教师学会自我管理、自我负责、自我评价、展示自我,分享成功。

上一篇:职业中学班主任工作之心得 下一篇:如何让学生正确对待文化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