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螺旋桨空泡的避免或延缓措施

时间:2022-10-13 12:11:19

摘要:在船尾非定常流动中工作的螺旋桨,常常由于桨叶负荷过大而产生空泡,从而引起强烈辐射噪声,降低舰船隐身性能,必须从螺旋桨设计入手,在额定工作状态下,避免延缓空泡发生。增加螺旋桨空泡斗宽度,控制空泡发生范围,尽量避免泡状空泡发生。本文介绍空泡产生原因,空泡对螺旋桨性能的影响和避免或延缓空泡发生的措施

关键词:螺旋桨;空泡;避免;延缓

中图分类号:U66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66(2008)10-0060-01

螺旋桨在水中工作时,桨叶的叶背压力降低形成吸力面,若某处的压力降至临界值以下时,导致爆发式汽化,水汽通过界面进入气核并使之膨胀,形成气泡,称为空泡。一般认为,压力临界值即为该温度时水的汽化压力(pv或称饱和蒸汽压力)。这种现象在高速重负荷船舶的导管桨都可能产生,会影响推进效率,缩短桨叶寿命,同时引起噪声、振动等危害。近代对螺旋桨空泡研究结果表明,空泡现象与其负荷、空泡数和盘面处伴流分布有关,与桨叶要素关系密切。发现空泡现象时,按不同空泡位置,就其不同空泡机制,采用不同预防。

一、空泡产生的原因:现以桨叶某半径处切面(或普通的机翼切面)的运动说明产生空泡的情况。如图1,设水为理想流体并在远处以流速V0,攻角αk流向叶切面。叶背上的水流速度大于V0,压力小于p0,形成“吸力”。而叶背上的水流速度小于V0,压力大于p0,形成“压力”在叶背上取一点B,设该处的压力为pb,流速为vb,与切面远前方的A点位于同一线上。运动是定常的,在A,B两点应用伯努力方程:pb+1/2ρvb2=p0+1/2ρv02,定义减压系数为ξ=(p0-pb)/(½ρv02)=(vb/v0)-1。如ξ0表示压力降低。

当B点的压力降至水的汽化压力及饱和增气压力pv时,开始出现空泡,条件为:pb≤pv令空泡数为:σ=(p0-pv)/ρv02,其中:静压力p0=pa+γhs;

Pa-大气压力(10330kgf/m2);Hs-桨轴或叶切面沉深。如ξ≥σ则pb≤pv,产生空泡如ξ

空泡:气化空泡-水中空气逸出到气核,汽化空泡-水爆发式汽化,似是空泡-水中气核膨胀。空泡判别条件只对汽化空泡近似正确

二、空泡对螺旋桨性能的影响:第一阶段:局部空泡,对水动力性能无明显影响,但可能产生剥蚀。第二阶段:空泡区拖到随边之外,无剥蚀,但使对水动力性能恶化。前者对性能影响不大,但产生剥蚀;后者影响性能,但无剥蚀作用。

三、避免或延缓螺旋桨空泡发生的措施:1、从降低最大减压系数ξmax着手:(1)增加盘面比,减低单位面积上平均推力,使叶背上ξ值下降。盘面比增加相当于叶切面弦长加大,故可用较小攻角产生同样升力,从而ξmax值降低。(2)采用弓型切面或压力分布较均匀的其他切面形式。弓型切面压力分布较均匀,ξmax值相应较小,对延缓空泡发生有利。(3)减小叶根附近切面的螺距。单螺旋桨船在叶根部分伴流较大,易产生空泡现象,故可将根部切面的螺距适当减小,使该处最大减压系数ξmax值降低,并宜保持相当叶宽以免厚度过大。2、从叶剖面参数着手。叶剖面空泡特性取决于叶剖面上压力分布。压力分布由其厚度和拱度分布确定。因此影响其空泡特性的叶剖面参数有:叶剖面的最大拱度,最大厚度,拱度分布,厚度分布。但其中最大厚度是由叶剖面的强度要求确定,一般在叶剖面的设计过程中是不可任意改变的。且最大拱度,一般是由叶剖面升力来确定,也不可任意改变。但利用升力的重新分配方法,最大拱度是可改变的。这样在设计中,最大拱度,拱度,厚度分布是可任意选择的参数。(1)当最大拱度向尾缘移动时,空泡斗的宽度将增加,从而改善叶剖面的空泡特性。(2)与拱度变化对空泡特性影响相反,当最大厚度位置向尾缘移动时,空斗宽度将变窄,对空泡特性不利。因此,最大厚度应向导缘移动。(3)增加最大拱度可将空泡斗向上移动,利用这一特性可据每个叶剖面在船后伴流工作的实际情况,向上或向下移叶剖面的空泡斗以便覆盖更多或全部的工作点。改善整体螺旋桨的空泡性能。(4)最大厚度靠近导缘的厚度分布与最大拱度靠近尾缘的拱度分布结合,可获得较大的空泡斗宽度。3、打洞法――防止桨叶根部空泡剥蚀。由于船体线型、机舱布置及使用上的要求,使螺旋桨轴不平行于船的基线,因此尾部水流的方向与螺旋桨轴线之间形成某一角度,此时螺旋桨在斜流中运转。在斜流中工作的螺旋桨与在轴向水流工作时比较,相对最大周向线速度增加,攻角较大,这就是说斜流将使空泡较早出现。通常的情况是叶梢部分易生背气泡,叶根部分易生面空泡。因此斜流中工作的螺旋桨要加大空泡裕度20%左右,才能避免叶梢部的背空泡;但其根部的面空泡则将依然如故,此时最佳办法就是根部打1、2个或3个孔。孔的位置一般打在剥蚀起始位置前。孔的作用是使压力面的水流通向吸力面,使压力降得到补偿,改善该切面的降压系数,避免面空泡产生。4、其他方法:从提高螺旋桨空泡数σ着手,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尽量增加螺旋桨的浸没深度,以增大空泡数σ。减小螺旋桨转速,即尽可能选用低转速主机。另外,速船舶在采取措施后仍难以避免剥蚀,可考虑用抗剥蚀材料或抗剥蚀涂料。

作者单位:黑龙江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盛振邦,刘应中.船舶原理[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陈国钧,曾凡明.现代船舶轮机工程[M].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3]满一新.轮机维护与修理[M].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0

[4]王本立,顾其昌,陈留祥.组合空泡初生试验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83.2

[5]钱文豪.论运输船螺旋桨的空泡及其校核方法[C].舰船科研与设计论文集.1978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论国家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下一篇:基于凌阳61A板单片机的多路舵机平滑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