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缺符号,缺的是耐心

时间:2022-10-13 10:50:22

中国不缺符号,缺的是耐心

想起中国符号,我跟大多数人一样,满脑门子的意象,就像一件张艺谋电影里女主角身上的红棉袄、莫言笔下的红高粱、街边斗殴的个个都是李小龙,简直俗到没有一点创意。所以,我这个稿子一拖再拖,对不起那些天天催我稿子的编辑同学了,但今天一条新闻终于让我对中国符号有了说点什么的欲望。

今天很欢乐,中国人终于可以用“时尚”视角看新闻联播了,不用再隔着万里的距离谈论法国前总统的媳妇,也不用再想着嫁入英国皇室的灰姑娘流口水。因为中国第一夫人跟随的俄罗斯出访,简直是羡煞众人,除了夸赞她的气质外,她穿着的中国品牌“例外”的粉丝量在几小时内迅速狂增。中国原创品牌第一次和政治走得如此之近。

对我们这样一本做中国设计十几年的杂志来说,习夫人穿着中国设计师本土原创设计的报道,是一种莫大的鼓舞,也特别由衷地为“例外”品牌高兴,十几年了,“例外”品牌一直在考虑推崇现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但中国被固有的符号化绑架,早已不是一两天的事情,还生活方式呢,我们都闹不明白现在的方式哪种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想想,明星要出席国际红地毯,你不穿得披红挂绿的,都不好意思跟人家说你是中国人,没准还会被人误认为是日本人。所以活该中国没有自己的时尚,也活该聊到中国文化的传承,我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聊下千年前的祖先以扬国威,但真实情况却是,古文除了在我高中考试那会还能背诵两句外,现在基本上就是半文盲状态,就更别提还有几个人能端庄地写出毛笔字来。

而离我们最近的生活,是吃着爆米花、喝着可乐坐电影院里看好莱坞给咱们炮制的《功夫熊猫》,自个儿回家还偷着乐呢,觉得全世界都那么热爱中国文化。不好意思,我又要打击你,好莱坞电影里那些个熊猫、仙鹤除了穿得像遥远的中国,说话、表情一律都是美国人,那和现代中国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中国符号,确实在一段时间里成为了中国人的救星,在我们尚未完全消失的知觉中,我们实际上是用中国符号的空洞去拼凑一个想象中的中国。外国媒体也强化了这些来自中国的符号,他们透过这些符号来理解中国。符号虽一时解决了中国的自我表达障碍,却也闹出了无数的笑话。原来有个外国人问我,你们中国人都爱李宇春吗?你们都会功夫吗?我竟然不知怎么回答,是老外太单纯,还是中国人表达自己的符号时出了问题?

今天和一个做淘宝运营的女孩聊天,他们未来几年准备开始做中国设计师。但其实我特别想告诉她,想法不错,但是你们打算跟大众怎么说中国设计呢?中国设计不光是旗袍,也不止是画龙描凤,更不仅是青花瓷配红色革命那套。这些仅是一个个符号而已,符号被滥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说多了自己都信了,但这些和现在中国人之间还有关系吗?你搁家再造一个紫禁城,也不能说明它就是中国。

大家还是慢慢想想怎么讲“中国符号”这个故事吧,中国不缺符号,缺少讲述故事的耐心。像“例外”这样推行慢生活故事的品牌,低调地说着对于中国的愿景,这才是你和我的当代中国。

上一篇:TOD’S的艺术下午茶 下一篇:武则天的玉女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