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分析RET/IRF在贫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时间:2022-10-13 09:31:40

联合分析RET/IRF在贫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联合分析Ret/IRF在贫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XT-2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419例不同贫血(缺铁性贫血DA,再障AA,急性白血病AL,肾功能衰竭CRF,失血性贫血BLA,恶性肿瘤MT,溶血性贫血HA)患者和100例正常健康人群的网织红细胞计数(Ret%、Ret#)和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

关键词: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未成熟指数;贫血;诊断

贫血是由多种不同原因或疾病引起的一种临床症状,找出病因,分清贫血类型,对贫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有着重要意义。网织红细胞(Ret)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的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1]。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是血细胞分析仪通过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到的含高RNA的网织红细胞(HFR和MFR之和)与总网织红细胞的比值,是能真实反映骨髓增生和红细胞系统生成状况的独立敏感指数,对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着重要意义[2]。我们对XT-2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的不同贫血患者Ret#、RET%和IRF进行分析,探讨联合分析Ret/IRF在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照组100例,其中男44例,平均34岁,女56例,平均年龄36岁,为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血液检查各项指标正常。实验组419例,其中男178例,平均年龄56岁,女241例,平均年龄48岁,为经临床诊断的内科住院贫血患者,其中缺铁性贫血(IDA)9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28例,急性白血病(AL)6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59例,失血性贫血(BLA)81例,恶性肿瘤(MT)78例,溶血性贫血(H14例。

1.2仪器 试剂 sysmex XT-2000i全自血液分析仪及其原装配套试剂。

1.3方法 XT-2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动实验前经专用质控物监测,确认仪器处于良好状态。取静脉血2ml于EDTA.K2真空抗凝采血管内,混匀。严格按仪器操作规程进行分析测定网织红细胞及相关参数,并计算出IRF。所有标本在4h内完成检测。

1.4数据处理及统计 均数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2结果

3讨论

网织红细胞测定对各种贫血的鉴别诊断及其疗效观察,肿瘤化疗、放疗以及干细胞移植后病情的判断和监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1]。流式细胞测定技术利用激光流式技术和细胞核酸染色原理,测定Ret胞浆内RNA的含量,并根据荧光强度将网织红细胞分为高、中、低三种荧光强度类型(HFR、MFR、LFR)[2],逐渐代替传统的显微镜法。

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指处于晚幼红细胞脱核的最初阶段,胞浆内含RNA最多的幼稚网织红细胞占总网织红细胞的比值(IRF=HFR+MFR/LFR)。IRF的变化与骨髓增生状态和幼红细胞合成Hb有关,当骨髓状态发生改变如骨髓增生或抑制时,IRF变化非常敏感,能真实反映骨髓红系的造血水平,对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着重要意义[2]。大量研究表明[1,3],在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骨髓移植或肿瘤放化疗后,其降低和升高均要明显早于WBC、PLT、ANC及HG,并且与病程发展密切相关,不受感染、应激状态的影响。研究表明[4],IRF在多种贫血疾病中均升高,对贫血诊断价值优于单纯的网织红细胞计数。陈开兰[2]对各种贫血患者治疗前后RET参数情况比较发现:部分贫血患者治疗后,RET%正常,而IRF%特别是HFR%已增高,说明IRF的敏感性比RET%更高,且不受红细胞(RBC)总数的影响,更能真实地反映骨髓红系的造血水平。

本资料显示,一方面,除再生障碍性贫血均低于对照组外,RET#和RET%在其它各种贫血组均同时增高,这与大量资料报道的结果一致[4,5]。说明Ret是反映骨髓红系造血功能的敏感指标。而在恶性肿瘤组,RET#与对照组比没有显著差异,RET%却增高,二者的变化不一致的原因可能为:RET#主要反映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状况,而RET%则与外周血中红细胞的总数有关;同时,IRF在急性白血病和溶血性贫血患者中增高幅度大于其他贫血组,说明IRF可作为反映应急情况下骨髓和红细胞系统增生状态的独立敏感性指标。另一方面,Ret和IRF在不同贫血组的增生程度不一定一致,二者呈弱相关。

综上所述,Ret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而IRF是更能反映骨髓增生和红细胞系统生成状况的独立敏感指数,二者在不同贫血中的变化不一定一致,因此,联合分析Ret/IRF对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更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林海.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测定在肿瘤放化疗中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18):2455-2456.

[2]陈开兰.贫血患者网织红细胞参数与贫血临床治疗的意义[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0):3116-3117.

[3]门剑龙.测定自身免疫性贫血患者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的临床价值[J].临床检验杂志,2004,22(1):47-57.

[4]栾虹,郑军,董西华,等.网织红细胞参数在贫血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40(11):1018-1019.

[5]庄世民,贺小燕.网织红细胞参数在贫血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4):63-64.

上一篇:氟达拉滨联合化疗治疗初治滤泡型淋巴瘤的疗效... 下一篇:分析非那雄胺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治疗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