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扩大进口中高档消费品可行性分析

时间:2022-10-13 08:49:50

中国扩大进口中高档消费品可行性分析

摘要:目前中高档消费品已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对象,“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要适当扩大消费品进口。基于科学发展观、全球新竞争理念及全新开放战略的“顶层设计”,通过对扩大进口中高档消费品的理念、福利及条件等研究与分析后发现,中国具备扩大进口中高档消费品的条件,扩大进口中高档消费品是关乎国民福利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扩大进口;中高档消费品;国民福利

中图分类号:F75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2)07-0010-04

随着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增强,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居民消费的消费档次及消费品质逐步提升,中高档消费品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对象。近几年中国对国际知名的中高档消费品进口规模不断扩大。进口中高档消费品在中国国内市场的快速发展,有助于中国公民出境游过程中实现旅游和购物的分离,减少大量居民国外购物的机会,有利于中国扩大内需政策的落实。同时,扩大进口中高档消费品,不但增加消费者的消费选择,降低消费成本,而且会提高消费品的质量,提升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从长期来看,是关乎国民福利的重要举措。

一、扩大进口消费品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开放思维

扩大进口、实现出口进口并重的战略目标,是中国实践科学发展,以及在现阶段所必须采取的宏观政策措施,它不是一个临时政策,而是持续的、长期的。

进口原材料、中间商品是以进口替代为导向的开放思维。进口替代实现的经济增长是一种“进口偏向型增长”,进口替代的经济增长将降低整个对外贸易占一国GDP的比例,从而是一种比较内向型的经济发展。进口替代是以投资为主导的粗放型发展观,与当前转变发展方式相违背,是惟增长的发展观。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需要实行贸易保护政策。随着目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中国在制造业出口方面具有较强竞争力,所以中国没有必要过分注重实施进口替代战略。

进口消费品是以国民福利提高为导向的开放思维。扩大消费品进口首先受惠的是中国本国市场和消费者,最直接的就是消费者能够以更低廉的价格购买到高品质的进口产品,这是与《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更加注重民生是一脉相承的。消费更多高质量的进口商品,中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有利于改善民生。这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人是社会发展的本质,发展的终极价值不是经济的单方面增长,而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使全体人民获得幸福,以人为本的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和价值标准。

二、扩大进口中高档消费品是全新全球竞争理念

(一)进口中高档消费品的福利分析

1. 对宏观税负损失的分析。2010年,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货物贸易进口国和世界第四大消费品市场。但是,消费品进口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只有3%。目前进口消费品比例依然偏低,市场开拓潜力巨大。根据联合国BEC的分类,“十一五”期间,中国的消费品进口只占总进口的4%。2010年总进口额1.4万亿美元,其中只有4%是消费品,进口消费品占全国零售总额只有3%。

中高档消费品作为小额品种,其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非常小。其中消费税方面,2010年奢侈品国内消费税总收入为28亿元,仅占当年财政收入的0.03%,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关税方面,2010年关税总收入为2 027亿元,仅占当年财政收入的2.4%,所占比重也非常小。

很多人认为,下调部分中高档消费品进口环节税负会直接引起相关税收收入减少。事实表明,中高档消费品进口环节税的调整对于相关税收收入的综合减收效果并没那么大,因为中高档消费品的进口占中国全年全部进口货物的比重很小,另外我们现在对顶级消费品提高进口环节税负的政策也在做相应调整。

2. 对国内产业的冲击分析。扩大进口中高档消费品主要是对国内同档水平产品的冲击,但中高档产品国内较少,而且对中高档消费品的需求主要是由于消费者对其品牌和质量的青睐,其面对的顾客群体与国内同类消费品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对国内的企业的冲击并不是很大。经过多年开放国内品牌已具备一定实力,加上国内品牌在价格上的优势,并不需要太过担忧外资品牌带来的市场冲击力。

另外,中国企业已经过了靠高关税等壁垒保护的阶段。目前,中国各行业的生产能力已经很强,此时的贸易政策不应该还是保护,而应该是开放,是在开放的环境下公平竞争。只有如此,中国的高档次商品才能提升竞争力。否则,只能是在中低档徘徊。虽然开放对国内市场会有一些影响,尤其是在开放之初会对国内的产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冲击的品牌恰恰是那些受保护的企业。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证明,中国很多产业是在开放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通过新的产品研发技术和管理技术等带来的“鲇鱼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使国内企业在不断学习和竞争中成长。

(二)扩大进口中高档消费品符合全球新竞争理念

1. 扩大进口消费品符合参与国际竞争理念的变化。为了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目前很多国家在积极地进行结构调整,中国也不例外。而扩大进口消费品,对中国促进结构调整、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扩大进口中高档消费品,可促使国内积极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有利于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当前国际竞争不再是个别价值链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整合能力的竞争。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需要发挥价值链整合优势,国际市场已进入全价值链竞争时代。如自主车企已经不能单纯依赖低成本制造,自主车企纷纷与跨国车企合资以求突破困境。自主车企受品牌制约,发展空间受制,寄希望通过合资来摆脱低价格、低利润和低端化的局面。合资将助推自主车企从“重规模”到“重品牌”的战略转变,促进自主车企在价值链各个环节实现能力的全面提升。

2. 进口消费品丰富消费选择,增加国民福利。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高收入人群的不断扩大,国内居民对中高档消费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大,消费也越来越呈现多样性。近年来,中国居民的消费重点不断向改善生活质量的方向倾斜,不仅仅满足于吃、穿、用类商品的消费,更愿意在汽车、箱包、手表等高端消费上加大投入,刺激了整个消费品市场的发展。一些新的消费群体特别是80后、90后的群体,他们更崇尚于名牌的消费,而这种现象也越来越多。

上一篇:我国保险生态理论演进及相关研究述评 下一篇:反生产行为概念辨析及相关研究进展